原创 为何关羽在华容道放过曹操?说出来别不信,原来他根本捉不住曹操
迪丽瓦拉
2025-08-01 11:32:45
0

《——【·前言·】——》

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成了三国中的一大“悬案”。有人说是念旧情,有人说是顾忠义,可真相真是这么简单吗?

要知道,当时曹操是大败而逃,满身狼狈,而关羽兵精马壮,眼看就能一战成名,结果却让他溜了!难道关羽真的心软,还是另有隐情?

其实细想一下,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关羽可能根本不是“放”走曹操,而是根本“拿”不住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曹操的野心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了北方,掌控了中原大部。他的势力如日中天,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这位睥睨天下的枭雄坐拥百万大军,觊觎江东富饶之地。在他看来,只要跨过长江,统一天下指日可待。可惜天算不如人算,江东两位实力派孙权、刘备联手抗衡,让曹操的美梦成了泡影。

曹操的崛起绝非偶然,他善于用人,更懂得经营。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曹操网罗了大量人才,从文臣到武将,无不精锐。

他重用荀彧、程昱等谋士,任用张辽、许褚等猛将,建立起一支能征善战的强大军队。不仅如此,曹操还推行屯田制,解决了军粮供给的难题。

他还积极发展手工业,铸造精良武器,为军队提供优质装备。这些措施让曹操的实力不断壮大,远超其他诸侯。

而曹操的成功也让他逐渐轻敌。他认为江东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孙权年轻气盛,刘备四处漂泊,不足为虑。

这种轻视对手的心态,让他在制定战略时忽视了江南水域的特殊性。北方将士不熟悉水战,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也让士兵难以适应。

更重要的是,他低估了孙刘联军的决心和能力。孙权虽年轻,但深谙父兄基业来之不易;刘备虽居无定所,却得到了荆州百姓的拥护。

命运转折的赤壁大战

北方大军浩浩荡荡南下,曹操的骄傲和自信达到了顶峰。可惜事与愿违,北方将士不适应江南水战,加上瘟疫肆虐,军心动摇。

诸葛亮和周瑜抓住战机,以火攻重创曹军。曹操的百万大军在烈火中溃不成军,被迫北撤。这场大败让曹操元气大伤,但他并未失去东山再起的资本和野心。

赤壁之战的细节远比史书记载的更为复杂。曹操的水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战船之间首尾相连,这种部署原本是为了防止士兵晕船,却成了致命弱点。

当周瑜派黄盖诈降,实施火攻时,连环的战船反而成了火势蔓延的助推器。更糟的是,当时正值冬季,长江之上东南风急,火势如同脱缰的野马,瞬间吞噬了曹军战船。

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有的跳入冰冷的江水,有的在甲板上被烧死。曹操精心打造的水军,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可是真正让曹操军心涣散的,是随后爆发的瘟疫。江南潮湿的环境加上大量尸体腐烂,疫病迅速蔓延。

军医束手无策,士气一落千丈。曹操不得不忍痛下令撤退,这个决定虽然让他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却也保存了实力的根本。

华容道上的生死对决

曹操撤退途中,诸葛亮设下连环计,派遣赵云、张飞轮番截击。

经过一番恶战,曹操的队伍只剩下三百精锐骑兵。虽然人数锐减,但张辽、许褚、徐晃等猛将仍在左右护卫。

关羽带领五百校刀手在华容道设伏,表面上看关羽兵力占优,实则双方实力相当。曹操手下都是百战精锐,即便疲惫不堪,但求生意志和战斗力丝毫不减。

华容道的地形十分特殊,两边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窄路可供通行。关羽选择在此设伏可谓用心良苦。

这里不仅限制了曹军骑兵的机动性,更重要的是切断了所有退路。而曹操的三百精锐并非等闲之辈。

他们都是从万军之中杀出来的百战老兵,每一个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张辽、许褚这样的猛将更是能以一当十。

关羽的五百校刀手虽然训练有素,但多是新近招募的士兵,实战经验远不及曹军精锐。如果真的正面交锋,胜负难料。

更重要的是,曹操身边的这些将领都是沙场老手,在绝境中更显勇猛。他们深知这是生死关头,必定会拼死一战。

关羽必须权衡的不仅是能否拿下曹操,更要考虑己方将士的伤亡。这样的考量,让华容道之战变得更加复杂。

恩怨情仇难断头

关羽与曹操的渊源可追溯到讨伐董卓时期。温酒斩华雄的壮举让曹操对这位威猛将领青睐有加。

后来关羽被俘,曹操以上宾之礼相待,对这位猛将爱惜有加。关羽虽然心系刘备,但也用功劳回报曹操的知遇之恩。这份情谊让关羽在华容道上陷入两难。加上张辽的劝说,关羽内心的天平开始倾斜。

关羽在曹营期间,曹操不仅赐予他锦缎美服,更让他统领精兵。在关羽斩杀袁绍大将颜良、文丑后,曹操更是亲自为他擂鼓助威,这种知遇之恩远非寻常主将对待降将可比。

曹操深谙用人之道,他深知关羽是难得的将才,因此处处表现出对关羽的尊重和信任。即便知道关羽心向刘备,曹操依然给予他最大的自由,这份胸襟和气度让关羽内心充满感激。

张辽与关羽也有深厚的交情,两人在曹营时常常切磋武艺,相互欣赏。当张辽在华容道苦苦相劝时,说的并非违心之言。

他提醒关羽,曹操虽然野心勃勃,但对待人才确实宽厚,若非如此,也不会有今日的强盛之势。这番话触动了关羽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他在忠义和恩情之间陷入更深的矛盾。

背后的政治博弈

诸葛亮早已算准关羽会放走曹操。曹操的存在反而有利于牵制其他势力。若曹操一死,曹氏集团必定群龙无首,为夺权而内斗。

届时汉献帝可能重掌大权,反而不利于刘备的发展。孙权、刘璋等人也会趁机扩张地盘,局势将更加混乱。

诸葛亮深谋远虑,让关羽在华容道上演这场放虎归山的戏码,实则暗合各方利益。诸葛亮的考虑远不止这些。他深知曹操虽败,但根基未失。中原大地仍在曹操掌控之中,他的人才储备和军事实力依然强大。

贸然除掉曹操,反而会打破当前的平衡。江东孙权一直觊觎荆州,若无曹操在北方牵制,必定会全力南下。西蜀刘璋也不甘示弱,可能会趁机东进。到那时,刘备将面临更复杂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清楚地知道,汉献帝才是最大的变数。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至少维持着表面的君臣之礼。

一旦曹操被除,汉献帝有可能重掌大权。届时,以汉室宗亲自居的刘备反而会陷入尴尬境地。

是继续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还是公然与皇帝对抗?这都将是难解的困境。因此,让一个实力受损的曹操继续存在,反而符合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

《——【·结语·】——》

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看似一时意气之举,实则暗藏玄机。

面对昔日恩主,关羽内心纠结;权衡当时形势,生擒曹操并非易事;考虑各方势力,放虎归山反而是最佳选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三国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解... 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 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
原创 消... 地球是一个圆,只要我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断前进,遇山登山,遇海架桥,越过所有的艰难险阻,那么就一定能回到...
原创 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大清王朝和洋人打过许多战争,但有这六场战争最丢人,具有百万大军的大清王朝,...
原创 明...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 政治家、改革家 ,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这是历史对张居正的定论。 最...
原创 宋... 就因为接受了招安,宋江被无数读者痛骂。这里其实有个矛盾的地方,很多人一边痛骂梁山好汉是强盗土匪,祸害...
原创 蜀... 乱世三国的三位领袖——曹操、孙权、刘备,可谓历史上排的上号的政治家,这三位随便拉到某个时代,都能成就...
原创 满...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康熙和雍正皇帝的高级智囊和御用撰稿人,他位居上书房首席大臣...
原创 彭...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
原创 梁... #历史开讲# 梁山好汉如果不接受招安,那么后果会是什么? 我认为,如果梁山好汉不接受招安的话,那么后...
原创 乱... 冯诞和王猛对话 《资治通鉴》里面有一段前秦丞相王猛和属下聊天,参军冯诞说:“将军你和汉高祖用臣之道不...
原创 为... 美国在二战之后,就已经成为了世界霸主,在苏联解体之后,他们独一无二的霸主地位正式得到确立。时光一晃快...
原创 全... 提到苏联,就不由让人们想起强大两个字。 拥有55200辆主战坦克,压制火炮、火箭炮达到51700门,...
原创 千... 他是独霸世界历史长达一个世纪的人,所建立的帝国在50多年间,仅凭30万人的军队,便征服了40多个国家...
原创 秦... 秦始皇是中国一位非常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一统天下,而且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
原创 江... 1926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这年8月,江主席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田家巷,一个书香满室的普...
探访河南新密古县衙:古韵悠长诉...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河南新密古县衙(密县县署),感受这座古老建筑的历史韵味。该县衙始建于隋大业十二年(...
初心如磐 砥砺奋进 观《西北岁... 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近期热播,这部电视剧遵照党史,让我们重温我国西北地区的革命峥嵘岁月,讲...
原创 拿... 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永远都是人民,历史也是由人民创造的,但是个别特殊人物的出现也总会让人类历史的发展呈...
原创 初... 初唐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其中不乏汉族将领,还有很多异族将领。接下来我们看看...
原创 常... 洪武二年,年仅40岁的常遇春突然暴毙,这时距离朱元璋称帝仅2年的时间,作为明朝一大悍将,为明朝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