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年,强大的北魏发生分裂。
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脱离权臣
高欢
,投奔关陇军阀
宇文泰
。
534年十月,高欢立
年仅11岁的
元善见
为帝,即魏孝静帝,东魏开始。535年,
宇文泰
毒死
魏孝武帝
,立皇族
元宝炬
为帝,即魏文帝,西魏开始。
而此时南方正是梁朝时期,自
502年梁武帝萧衍建国以来,至今已30余载。
于是当时的中国形成三国对峙局面,即“后三国时代”。
其中
东魏
继承了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中原地区,占尽天时地利,实力最强;
西魏
最为贫穷弱小,但
权臣
宇文泰雄才大略,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故此整合最优,最富有朝气;而江南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到
梁朝
时已臻于鼎盛,更兼梁武帝萧衍重视文化礼乐,因此梁朝是后三国中文化最昌明之国,但是到了梁武帝晚年昏庸,
沉溺于佛教,又袒护皇族,
所积累的
社会矛盾
濒临喷发,但却老骥伏枥,志在收复中原。
此即侯景之乱的大背景。
侯景,
鲜卑化
羯胡,是和高欢原来都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的部下。高欢诛杀尔朱氏之后,侯景
投靠
高欢,深受重用,
历任尚书仆射、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等,拥众十万,专制河南。
但侯景和高欢之子高澄不合,
曾扬言:“王(高欢)在,吾不敢有异;王无,吾不能与
鲜卑
小儿(高澄)共事!”
这便为他后来的反叛东魏埋下伏笔。
547年正月,高欢病逝。几天后,侯景就公开反叛
东魏
,他先请求以河南六州附
西魏
。但西魏宇文泰对他心存戒心,仅授侯景以太傅、河南道行台、上谷郡公的虚衔,但并不出兵相助。
侯景不得已,又求助于
梁朝
,愿以十三州附梁。
梁武帝大喜,以为这是天赐良机,可借侯景之力北伐,必然成功,于是接受了侯景的投降,便下诏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都督河南南北诸军事。
这便惹怒了东魏,
高澄派大将慕容绍宗进攻侯景,
梁武帝
则派侄儿贞阳侯
萧渊明
援救。
双方于547年十一月在
寒山
决战,梁军惨败,主帅萧渊明被俘。
548年正月,东魏又在
涡阳
大破侯景,收复了侯景献给梁朝的土地,侯景率800余名残兵败将逃到梁朝境内的
寿阳
。
如此一来,
梁朝
除了得到
侯景
这颗定时炸弹以外,一无所获。
引爆这颗炸弹者是东魏,东魏巧妙地使用了离间计。
在赶走侯景及梁军以后不久,东魏就向梁朝抛出橄榄枝,让俘虏
萧渊明
写信给梁武帝,声称如果两国重归于好,便可放还
萧渊明
。
这便引发了侯景的疑心,担心自己会被作为筹码遣送回东魏。
他将计就计,伪造了高澄要求以侯景交换萧渊明的书信,用来试探梁武帝。梁武帝看信以后复书说:“贞阳侯(萧渊明)早上回来,侯景晚上就可以给你们送过去。”
自此,侯景反意已决。
首先,他以寿阳为基地,招兵买马,扩大实力;其次,私下与久蓄异志的临贺王
萧正德
勾结。经过数月的准备,548年八月十日,侯景以诛杀中领军
朱异
为借口起兵于
寿阳
,兵力约有8000人,正式揭开叛乱的帷幕。
梁武帝对其反叛很是轻视,
派邵陵王
萧纶
统率诸军,征讨侯景。
侯景则避实就虚,孤注一掷,放弃大本营淮南,率轻骑突袭
建康城
。
548年十月,侯景袭占
谯州
(今安徽
滁州
)、
历阳
(今安徽
和县
),进而引兵临江。
萧衍还派萧正德守卫
朱雀航
。萧正德与侯景约为内应,派大船数十艘,以运芦苇为名,暗中接济侯景军辎重。十月二十四日,侯景军队到达朱雀航(今江苏
南京
中华门一带)。萧正德先后打开朱雀门和宣阳门,迎接侯景军入城,进而围攻台城。
548年十一月初一,萧正德登基为皇帝,改元正平,封侯景为丞相、天柱将军,进攻台城越急。
在台城被围一个月以后的548年11月底,皇室的第一支援军终于来了。
梁武帝的六子邵陵王萧纶带着精兵强将杀了过来。他本是带着三万部队去寿阳讨伐侯景的。走到半路,听说侯景兵临建康,便立即率军赶了回来。
二十多天后,从梁朝各地赶来的大批援军陆续来到建康城外。鄱阳王萧范的长子萧嗣和西豫州刺史裴之高、衡州刺史韦、司州刺史柳仲礼、前司州刺史羊鸦仁、宣猛将军李孝钦、南陵太守陈文彻等人先后率军到达了建康附近,梁军声势大振。
然而,梁武帝最器重的两个儿子——老七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老八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却始终没有出现在援军中。
前来勤王的部队没有领袖式的人物,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联军盟主司州刺史柳仲礼的话也没人听,他便每天只是营中饮酒作乐,不再积极进攻侯景。
于是,就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
台城内老皇帝萧衍和太子萧纲、文武百官被围着。侯景在建康城内率兵进攻台城。梁朝数十万援军在建康城外观望。
侯景进攻台城三个多月,台城内仅余3000残兵无力再战。
549年三月十二日,侯景攻入台城,将梁武帝禁闭,自封为都督中外诸军(三军总司令)、录尚书事(相当于丞相),控制梁朝军政大权,恢复梁武帝太清年号,萧正德被降为大司马。
然后,侯景派人带着伪造的诏书前往援军大营,要求他们解散。数十万来勤王大军很乖,很听侯景的话,开了一个碰头会,完成任务,真的解散了。
549年五月初二,
梁武帝萧衍驾崩。他是被活活饿死的。侯景不想担负弑君骂名,把萧衍软禁,不予饮食。萧衍躺在台城皇宫净居殿,嘴里发苦,索要蜂蜜不得,在发出了两声”嗬!嗬!”后,便在饥渴交加中逝世,享年86岁。
五月二十七日,侯景立萧衍第三子、萧统同母弟太子萧纲为帝。
为此萧正德极其怨恨,密召鄱阳王
萧范
带兵入京,侯景得悉后,
索性痛下杀手,在当年六月缢杀了萧正德。
549年五月二十七日,在父亲萧衍死后第25天,萧纲被侯景拥立为帝,成为萧统傀儡。
47岁的侯景自封为大都督,迫使萧纲之女——仅13岁美貌的
溧阳公主
萧妙淽嫁给他为妻,后又逼萧纲封其为“宇宙大将军”。
551年八月十七日,侯景废萧纲为晋安王,立豫章王
萧栋为帝,
改元天正。
又
先后将以太子
萧大器为首的
萧纲十五个儿子全部处死。
十月初二,萧纲被侯景杀害,享年49岁。
萧栋是梁武帝
萧衍
曾孙、昭明太子
萧统
之孙,父亲
萧欢
是萧统的嫡长子。
侯景之乱后,
萧栋侥幸逃脱,沦为种菜农户。当皇帝乘坐的马车突然来到时,他正和老婆一起在地里锄
葵菜
。
萧栋知道此行凶多吉少,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哭泣上车。
萧栋不仅是个傀儡皇帝,而且是一位过渡皇帝。不到三月,551年十一月,萧栋便将帝位禅让于侯景,侯景登基为帝,国号为汉。萧栋被贬为淮阴王,他和两位弟弟萧桥、萧樛都被囚禁在一密室中。
得知父亲萧衍、兄长萧纲已死,镇守江陵的
湘东王萧绎终于发兵讨伐侯景了。
在侯景之乱中,
萧绎持节督荆、雍等
八州军事,拥具实力,坐观国祸不理,暗藏私心,首先故意放纵侯景作乱,坐视父亲梁武帝和兄长太子萧纲先后死于侯景之手。
在发兵讨伐朝廷叛贼
侯景
的过程中,萧绎舍弃自己真正的敌人
侯景和西魏
,却一直在残害自己的兄弟骨肉。
他先后杀掉了侄子
萧慥
、
萧誉
,并联合西魏杀死六哥萧纶,杀害孙子辈的
萧栋
;极力阻止八弟武陵王
萧纪进攻侯景,萧纪
派儿子
萧圆照
援助萧绎,却被萧绎阻挡在
白帝城
;另一个侄子萧圆正率领部下接受他的部署,他却将其囚禁在岳阳。杀死八弟
萧纪后,
又将
两个侄儿萧圆照
、
萧圆正活活
饿死。
他这么做,只是为了消灭可能的皇位继位人选,为自己创造登基的机会。
551年十一月
,
萧绎派大将王僧辩、陈霸先对侯景发动进攻。
552年二月,
王陈二军在白茅湾(今安徽
怀宁
以东)会师,登坛设誓,缔结盟约。
三月,两军
在建康与侯景展开了大决战,终于彻底击败侯景。
侯景逃至胡豆洲(今江苏
南通
一带),意图下海,四月十八日被部将
羊鹍
所杀。
王僧辩将他的双手截下交给高洋,头颅送至江陵,尸体在建康街头暴露。
建康百姓将侯景尸体分食殆尽,溧阳公主分得一块,当下便“囫囵吞下,嚼尽无余”,其尸骨烧成灰后,有人掺酒喝下,以解心头之恨。
萧绎下令将侯景的脑袋悬挂在江陵闹市上示众,然后又把头颅煮了,涂上漆,交付武库收藏。
侯景有5个儿子留在北方,大儿子被高澄剥皮后用锅煮死,其余4个儿子被阉割后煮死。
侯景之乱虽平,但江南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号称富庶的三吴之地经历侯景之乱后“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552年,萧绎在江陵即皇帝位,史称梁元帝。
554年冬,萧衍长子
萧统的
第三子、雍州刺史
萧詧
引
西魏
兵来攻,江陵被围,萧绎被杀,年48岁。
557年十月,萧绎九子梁敬帝萧方智禅位于权臣陈霸先,不久被杀,南梁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