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马皇后许诺刘伯温,让其在帮朱元璋五年时光辅佐朝政,到时候保证他能安全归养,安度晚年。刘伯温听了之后做事情勤勤恳恳,小心谨慎,励精图治,专心致志帮助朱元璋整理朝政业务。
五年光阴他望眼欲穿,就在期限将至的这天,他给马皇后送了五个蟠桃与一片落叶,当马皇后的丫鬟看见这礼物时,觉得他特别小气,毕竟是一个宰相级别的人物送东西这么廉价!当马皇后看见礼物时一眼便看出了刘伯温的心思,五个蟠桃与一片落叶代表五年时间到了该落叶归根了。
为了兑现承诺,马皇后先是跟二虎打探了朱元璋最近的心情,因为二虎是皇上身边的跟班,皇上的一举一动他也最了解,二虎告诉马皇后,朱元璋最近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茶不思饭不想,马皇后当即想起了朱元璋最爱吃烧饼的喜好,并吩咐下人找来京城最好的烧饼师傅令其在皇宫内摆摊,朱元璋在批奏折时,闻到了一股焦香味,寻味而来发现居然是自己喜欢吃的烧饼,拿起就开始大吃特吃,这久违又熟悉的味道,朱元璋吃得很是满足!
马皇后看到此情景心里也是莫名的开心,并找准时机跟朱元璋提起了刘伯温,劝朱元璋成全刘伯温辞官归养返乡的愿望,朱元璋瞬间表示不同意,马皇后无奈只好说出五年前曾经答应过刘伯温返乡的愿望。听到这话,朱元璋瞬间来了脾气,一阵恼怒,责备马皇后擅作主张,让她以后不准在干涉政治,并甩袖气冲冲的走了。
被拒绝的马皇后感到很无奈,这时看见一个烤糊的烧饼,她让丫鬟把这个烤糊的烧饼送给刘伯温。在宰相府内,刘伯温看到了马皇后吩咐下人送来的烤糊烧饼,意味深长的看着它并深深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时,刘伯温的儿子在旁边看到此景并问到皇后她怎么做是什么意思。刘伯温解释到归养的事情烤糊了,可能再也回不到老家青田了。
刘伯温以为从此归乡无望,这时朝廷发生了一场政治变故,许多官员因为各种政治原因遭到朱元璋的问罪!原本惨遭连累的刘伯温居然绝处逢生,原因是他的徒弟杨宪,这人深受朱元璋的赏识,从一个小地方的知府一直爬到相国的位置,然而高处不胜寒,人心都是贪婪的,他到了一定的高度,便渐渐肆无忌惮的暴露出了本性,他这一路走来说直接点全靠谎言,他管理的小地方全是大丰收,还花钱给外地商人买了一株大穗给朱元璋看,并说自己大丰收的成果,朱元璋也特别开心,并称大麦穗为祥瑞,所以杨宪就一路从知府爬到相国的位置。
杨宪的事情暴露后,朱元璋感到前所未有的心累,并拿着尚方宝剑把大麦穗劈成了几段,他一直对杨宪的才能都是持肯定与赞赏态度的,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杨宪为了自己的前程精心布置的骗局。
这件事情出来后对朱元璋的心灵打击很大,并气的倒在了床上,他一直坚信天下没有人骗得了自己,经过这一事情后,朱元璋的性格变得更加多疑,也就是从这时起,他不再相信任何人。
杨宪是刘伯温的门生,当初也是刘伯温举荐给朱元璋的,由朱元璋一手提拔起来,虽然与刘伯温的关系不大,但朱元璋为了自己的面子,必须要惩罚刘伯温,大明的法律是刘伯温制定的,对待法律肯定的滚瓜烂熟,他让刘伯温给自己定罪,刘伯温表示根据法律,自己要被罢官夺职,撤除所有的福禄,遣返故里,永不录用。这时朱元璋说到,这根本不是什么罪吧,你这是在奖赏自己吧
刘伯温再三请求,希望朱元璋开恩让他辞官回乡,终于朱元璋同意让他回乡,虽然心里面还是有一点不心甘情愿。
刘伯温朝思暮想的辞官归养终于得以实现,他等这个结果等的太久了,他一回到府邸立马吩咐收下收拾衣物,准备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他不担心皇上改变主意,怕的就是有人劝皇上改变主意,果然,朱元璋问了身边的另一个大臣胡惟庸,他是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表示不应该放刘伯温走,就算是归养也不能让他返回老家青田,因为哪里民情躁动不安,刘伯温这一去,要是那些刁民蜂拥而至,拥他做旗帜,视他为主心骨。听到这些话,朱元璋心里就开始打如意小算盘。
刘伯温回乡只带了随身衣物,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回家,由于杨宪的原因,满朝文武只有一直把刘伯温当对手的李善长相送,看到刘伯温的归养,他放下了戒心,更是虚心请教刘伯温能对自己一番提醒,刘伯温诚心相劝,希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善长能务必要经常与皇上讨教,就算皇上不耐烦,也不能独断专行。
刘伯温刚离开,朱元璋就叫手下搜查了刘府,然而尽管搜查了个天翻地覆也没有发现其他异常,却发现了一张被刘伯温烧了的残缺卷轴,这个卷轴被带到朱元璋身边,他发现这时刘伯温写的遗书,原来刘伯温对于杨宪事件已经做好被砍头的准备,朱元璋很是感慨,原来刘伯温最终还是不信任自己。
就在刘伯温离开京城走进山路之后,遇到一帮神秘官兵,他们表示已经等候刘伯温等人多时,他们奉命护送刘伯温等人安全返回青田老家,二刘伯温清楚,朱元璋还是不放心自己归乡,这根本不是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