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乃第一猛将,面对刘关张的围剿可以全身而退,
独战许褚、典韦在内的六大猛将的围攻,也是分毫无损,可见吕布能排在三国战力榜第一名并非浪得虚名。但是
曹操当年擒获吕布后,为什么没有招降吕布,反而杀了他?难道曹操没有信心驾驭吕布?为何不能先收纳到帐下,先用其能,然后卸磨杀驴不更好吗?
按照曹操爱才惜才的性格,面对许攸,他倒履相迎;面对关羽,他更是以礼相待,奉为上宾,可见,曹操对于自己真心喜爱的人才,他的表现是如此真诚。相反,面对当吕布被抓来他面前的时候,吕布说:“布今愿降明公,公为大将,布副之,何愁天下不定?”,但是曹操看向吕布的眼神不是喜悦,而是冷酷,随后曹操询问刘备意见,刘备说出了“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在曹操心里,早就打定主意要杀了吕布,询问刘备,那就像是老板询问下属,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其实老板心里早有答案,只是让下属说出来而已。
而且曹操不招降吕布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年龄问题
曹操心想:吕布最厉害就是骑兵冲锋能力和以一敌多的战力,现在他老了,还能冲锋多久?而且如今我手下猛将、谋士人才济济,不缺你一个吕布。其实,吕布在白门楼上被抓的时候已经即将年满40岁了,在当时三国时期人均年龄不到40岁的前提下,曹操认为吕布的武力已经过了巅峰期,不值得再招降他。
二、身份问题
当时的吕布是被汉王朝封的温侯、奋武将军,是得到官方认证的,好歹也是献帝亲自册封的,与曹操官位有高低之别,但没有君臣之义。吕布投降,充其量是与曹操达成合作关系,并不是真心奉曹操为主。而且按照吕布反复无常的性格,随时反叛也是常事。
三、人品问题
曹操最看重帐下的将领是忠诚,特别是曹操的名句:“
宁教我负天下人
,
不可教天下人负我
。”可以看出曹操最在意的是别人的背叛,像吕布这种声名狼藉的人,先后反叛丁原、董卓,曹操心里是十分鄙视这样的人。而且像吕布如此背信弃义之人,曹操如果招降他,只会让自己担惊受怕,时刻担忧自己的背后会被人捅刀子。
从古至今,反复无常、背信弃义之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即使个人能力再强,品行不端,思想不正都是得不到世人的认可。
#曹操没有办法驾驭吕布吗?#
#历史开讲#
#三国#
#头条小组红人扶持计划#
#历史故事#
#我要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