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年末,在被金兵围困一个多月之后,北宋的都城开封被攻破。1127年春,在劫掠了开封之后,金军带领无数的金银财宝以及徽钦二帝、数千的皇亲国戚北归,北宋正式宣告寿终正寝。不久,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在众人的拥戴下于南京继位称帝,即为宋高宗。
北宋被金国灭亡,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北宋走向灭亡的每一步都是由一个辽国人开始的。北宋灭亡分成三个部分,那就是联金灭辽,和金国闹翻,被金国攻灭,而这三部曲的开篇关键人物是三个辽国人,即马植、张觉、郭药师。
第一章:马植献计,联金灭辽
马植本是辽国幽燕地区的大族,政和初年即1111年,童贯出使辽国回京途中,马植宣称有灭燕的办法,因此受到童贯的接见。童贯见马植颇有见识,相谈甚欢,因此将其带回东京开封,让其改名李良嗣,并将其推荐给了宋徽宗。他向徽宗和北宋朝廷提出了自己灭燕的建议。李良嗣告诉北宋朝廷:“金人对辽恨之入骨,而辽天祚帝荒淫无道,大宋可以派使臣从登州或者莱州渡海和女真结盟,想约攻打辽国,则燕云之地唾手可得”。
宋徽宗赞同并采纳了他的话,赐他姓赵,任命他为秘书丞,攻燕之议从此开始。从此,马植成了赵良嗣,辽国人成了宋朝的臣。
自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两国经常互派使节,两国的皇帝更是以兄弟叔侄相称。两国也在边境开设榷场,互相贸易,互通有无。联金灭辽的决策自是有巨大的争议,然而,最终北宋还是从登州渡海联系金国,经过多次的协商,北宋还是和金国联盟,约定夹攻辽国。
然而,事与愿违,长时间不打仗的宋军军纪涣散,毫无战斗力可言,竟然被辽军打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燕云地区大部分还是被金军占领,宋金经过多轮的拉扯,北宋在付出了巨大的财物代价之后才得到了燕山地区的七个州,而辽西京大同府附近的几个州郡北宋始终未能获得。
北宋在得到燕山地区几座空城之后,花了很大的力气经营此地,可惜后来全都成了金国的囊中之物,更是为金国南下提供了足够的物资支持。
第二章:张觉来降,宋金闹翻
张觉,平州义丰人。在辽国中进士,任辽兴军节度副使。金军围攻燕京,为了招抚张觉,升平州为南京,张觉被加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然而此时的张觉并未死心塌地投降金国,后来又听说天祚帝的消息,又有很多不满金国的政策的当地百姓归附,遂杀了金国的使臣,与金国反目。同时,迫于金军压力,张觉开始联系北宋,希望纳土归降,且派人去朝见宋徽宗。北宋
朝廷以平州为泰宁军,任命张觉为节度使。可惜,张觉一州之地难以抵挡金国大军,而北宋因为是金国盟友,更加不可能出兵,只是暗中支持。金军一来,张觉兵败,逃入燕山府。
金国得知了张觉投降宋朝的事,勃然大怒,以军事逼迫北宋交出张觉,北宋最终竟然绞杀了张觉将其头颅送给了金国。但金国认为宋朝毁约在先,两国盟约已然瓦解,开始着手攻击北宋。
北宋绞杀张觉,另一个可怕的连锁反应也很快发生,导致北宋很快失去了燕山地区的控制。
第三章:郭药师,北宋的守门人,也是掘墓人
郭药师和张觉一样,都是辽国的将领,但是郭药师投降北宋更加的早。郭药师本是渤海人,被辽王耶律淳招募,耶律淳死后,萧后兄妹专政,
宣和四年(1122)九月,郭药师率所部八千人献涿、易州投降宋朝。
宋徽宗对郭药师可以说荣宠备至,亲自设宴招待,而且让其执掌燕山府的兵权。但郭药师一路专权,增募士兵,不听朝廷号令,他和北宋朝廷始终有隔阂。加之北宋迫于金国压力,毫无犹豫的牺牲张觉,更是令郭药师和其手下的辽国旧将心怀不满。而此时,金军早已有意拉拢郭药师,两者私下早有往来。
金军攻打燕山,郭药师出兵抵抗,果不其然不是金军对手,于是转头投降了金国。旗帜一换,郭药师转身就成了金国的开路先锋。更是其向金国建议直取东京开封,可以说是金灭北宋的大功臣。
北宋的灭亡当然是其军队战斗力差,将官无战斗意志所致,更是重文轻武的国策所导致的悲剧。但是,灭亡的关键步骤,每一步都是由辽国人开始的也不能不说实在巧合。
马植(赵良嗣)、张觉、郭药师,这三人的结局也令人唏嘘。马植成了北宋灭亡的替罪羊,被北宋下旨处死,家人流放。张觉直接身首异处。反倒是郭药师,见风使舵,却高官厚禄,在辽国是,在北宋也是,甚至到了金国也是金国重臣,其子孙也在金国为官。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