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辽沈战役中,国军为何不绕过塔山救援锦州?原因其实很简单
迪丽瓦拉
2025-08-03 19:03:27
0

大家都知道在辽沈战役爆发之后,东北国民党军队面临着锦州被包围,与关内的陆上联系将被切断的不利局面。此时,蒋介石下令抽调华北傅作义的几个军,联合原本驻守在葫芦岛的军队,组建了东进兵团,同时在沈阳组建了西进兵团,企图东西两面进军,共同解救锦州之围。

虽然在纸面上看,国民党方面有两路援军,其实在沈阳组建的西进兵团在达到彰武、新立屯一线后就逡巡不前了,只剩下了在葫芦岛组建的东进兵团。可是,东进兵团在救援锦州的路上,被牢牢阻击在了塔山一线,无法越雷池半步,只得眼睁睁看着锦州范汉杰部守军全军覆没。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国民党东进兵团为何不绕过塔山一线而救援锦州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锦州是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之间的一个战略重镇,自古由锦州进出东北必然要走辽西走廊。辽西走廊指的河北省山海关与辽宁省锦州市之间的下场地带,它东临辽东湾,西依松岭山,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走廊长约有一百八十公里,宽有八到十五公里不等。从军事地形上看,辽西走廊背山面海,丘陵起伏,形势险要,是连通关内和关外的重要通道,历来都是兵家征战必经之地。

而塔山位于锦西与锦州之间,是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子。这里东临渤海,西靠虹螺岘山和白台山,山与海之间最狭窄的一段,仅有十二公里宽。塔山村子周边地势平坦低洼,村西通向高桥的地方,是一片宽约八千多米的开阔地,散布着一些高差不大的小丘陵;东边靠着锦州湾的山包就是打渔山岛,涨潮的时候是岛,退潮的时候是和海岸连成一片的滩涂。

正是因为塔山村这样的地形,使其成为了辽西走廊上扼守锦州的门户。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东进兵团只能从葫芦岛经由塔山,才能实现救援锦州的目的,根本不可能采取绕道的方式到达锦州,因为塔山东边是海,天然阻隔;塔山西面是山丘地带,不利于大规模兵团运作。而且救援重要的是时间,怎么可能会选择浪费时间绕道救援。各位读者,你们认为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世纪欧洲大学史 14 世纪晚期的Grandes Chroniques de France(《法国大纪事》) 中的巴黎...
原创 兴... 《兴唐传》中有十六杰,李元霸是一杰,宇文成都是二杰,裴元庆是三杰。 但在四明山下,三杰裴元庆用尽命...
原创 明... 明朝开国功臣汤和与皇帝朱元璋,这关系真难懂,朱元璋杀了汤和的女儿,他们还是哥儿 “臣犬马齿长,不堪复...
原创 众... 标题:众将之中,还有两名女将,一个叫黑月奴,一个叫白月姣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战鼓震天,烽烟四起...
原创 韩... 《史记》作为一部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史传作品,在确定为之立传的人物时,司马迁必然要做岀取舍。 如果...
原创 怎... 洞悉人性应该是对贾诩最中肯的评价。在三国里贾诩号称‘’毒士‘’也可以说明此人既有良谋,也有毒计。更为...
原创 中... 学过历史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最早有记录的朝代就是夏商周。但是实际上在春秋战国出现之前...
原创 中... #中国近代的落后真的是清朝造成的吗#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间发生了众多的重大事...
原创 “... 说起张良,大众并不陌生,他是西汉建国的开国元勋,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虽然同为三杰,但张良...
原创 很... 文|老达子 本文共2762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前言 关于清朝的评价,其实一直都存在多种观点...
原创 袁... 袁世凯作为民国史上最具争议的人之一,其功过本文不作置评,笔者要说明是他创造的一项绝无仅有的记录:立下...
原创 朝... 旅途中遇见的阿美姑娘:一名活泼可爱的朝鲜导游 朝鲜的旅行总是让人既感新奇又充满好奇。对于外界来说,...
原创 “... 话说“靖康之耻”北宋覆灭,国家的兴衰是历史长河中不变的规律,当时强大的游牧民族金人,为何在与南宋的战...
原创 西... 西汉初年削弱诸侯王的斗争: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的园地,探寻历史的奥秘。今天我们了解一下西汉建立后,如...
原创 项... 项燕临死前曾说8字,秦始皇没认真,16年后字字应验。 我们知道其实当初秦始皇所建立的大秦,无论是在疆...
首届安徽楚文化论坛在淮南举行 11月23日上午,首届安徽楚文化论坛在安徽淮南开幕,来自全国160多名专家、学者及楚文化相关研究人员...
原创 长... 长坂坡赵云在几十万曹军之中几次杀进杀出,最终救出阿斗。在这个过程中,赵云先后杀死曹将五十多人。不过这...
原创 隋... 引言: 隋朝是中国大一统朝代中走过来最艰难的一个,想比之前的秦朝结束六国分争,和后来的元朝结束百年分...
原创 为... 【历史】一个人来说,掌握自己的命运那是很重要的。 对于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一个国家如果无法掌握自己的...
原创 中...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8)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527年,吴王余昧死了。他死了不要紧,却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