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起伊阙之战一战成名,魏国的魏武卒被扫光,其战略思维让人叹服
迪丽瓦拉
2025-08-04 10:33:45
0

白起是战国四名将之首,也是秦国的武安君,是秦国军功制度下的产物,根据梁启超的的考证,整个战国时期,前后延续了差不多200多年,但是死于战争的士兵有200多万,而这些死亡人数中有一半都是死于白起的手中。白起可以说是秦国军功制下最优秀的产物,也是全国这一制度最成功的代表,他一生斩敌上百万,拔城70余座。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在合适不过,他的一路升迁都是用六国的人头堆积出来的,所以他还有另外两个名号,一个是“杀神”,另一个是“人屠”。

史书中对伊阙之战的记载十分简略,20个字就将这场经典大战一笔带过,但是这一战是白起的成名之战,反映了白起战争指挥艺术的最大特色。这一战中白起带领秦军强行突袭,接连拿下5城,斩首了韩国和魏国的两国联军24万,俘虏魏国大将公孙喜,韩国的“材士”(战国时期“特种兵”,注重射箭等)步兵与魏国仅剩的一部分武卒也在此战中被一扫而光。而这两国联军并非不堪一击,当时的韩国军队是号称装备了整个战国时期最强弓弩,而魏武卒的战斗力更不用说,那是享誉整个战国的部队。而面对这样的强敌,秦国的军队只有两国联军的一半,而白起硬是将这场战争漂亮的打赢了,其战争指挥艺术不得不人人赞叹。那么这场经典战役的经过是怎么样的呢?

战争布局

对于伊阙之战,《史记》的很多文章,比如《秦本纪》《韩世家》《魏世家》《楚世家》等都只是做了简单的记录:秦左更白起率军与韩、魏两军在伊阙大战,斩首24万,俘虏魏将公孙喜,并攻下5座城池。再无详细记载,而《战国策·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中的记录才人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一战的详细情况。

秦昭襄王十四年,魏将公孙喜率领魏军百里驰援韩国。韩将暴鸢则率领韩国最精锐的材士据守洛阳之南的龙门伊阙,感到自己切身利益受到秦国威胁的东周君(洛阳附近周王室分封的两个姬姓小国,西周国和东周国),也决定出人出力支持韩、魏两军抵挡秦军。可以说这样的阵仗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韩魏联军利用伊阙的地形驻防,堵住了秦军北上洛阳盆地的主要通道,进据伊阙迎击秦军。联军据险扼守,与秦军呈对峙态势。

而北上的两个通道都被韩魏派兵把手,韩军总兵力大概有20万驻防伊阙。魏军兵力应为5万至8万,驻防龙门山之西、洛河南岸一带。而此时的白起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看起来完全不是公孙喜与暴鸢两位老搭档的对手,白起从对方的布置中嗅出了一丝奇异的味道:如果两军合作亲密无间的话,那么韩军兵多完全可以分兵同时防御两个要点,并让战斗力更强的魏军来协助韩军守卫伊阙隘口,韩魏两军各自在隘口左右扎营共同御敌。现在这样的布局说明两军之间互相存在芥蒂,只要利用两者之间的矛盾就能攻破其联盟。

白起不按常理出牌

白起考虑到这一情况,觉得这里面有机可乘,白起决定弄险分兵:以少量部队为疑兵,大张旗鼓地主动前往伊阙韩军大营门前挑战;自己则率领主力精锐向西迂回,秘密地抵近魏军营地。为了保证这次分兵计划不被韩魏两国发现,白起当天清晨就让全军出动,一路向北推进,并派出精锐斥候扫荡联军散布于伊洛的哨兵与斥候。有一部分逃走的斥候带回了秦军全军出击,向伊阙隘口攻来的消息,此刻大营中的韩军立即整军备战,秦军在白起的带领下开赴伊阙大营门前,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击。精神紧张的韩军士卒们张开强弩,在军官的号令下不停地向秦阵射出羽箭。而联军也以为秦军被挡下寸步难行。

这时候白起感觉到实际已经成熟,立即率领后阵主力向西方登上小高地,并在北侧的缓坡上进行战术展开。此时的魏军听见东南方传来的响动,在韩营打探情况的军吏也回来报告秦军正在攻击韩营,他们便认为秦军已经与韩军陷入激烈交战而不会再来魏营触霉头了,因此放松了警惕。毕竟经历过一次次战斗,魏武卒已经损失的差不多,在这里的魏武卒已经是魏国最后一只精锐,所以魏王自然非常宝贝,一般不轻易出战。加上当时魏将认为秦军的兵力不到联军的一半,自古以来分兵作战都是人数倍于敌人的时候进行的,人数少的时候基本是不可能出现,但是恰好白起就不按常理出牌,魏军认为不可能,而白起就真的真这么做了。这也算是出其不意。

有心算无心,收到奇效

白起局部兵力占优的秦军(大概10万)用较短的时间攻破了缺乏战意的魏军(兵力5万至8万)营寨。而他让主力部队在魏营西侧向北深入穿插,待杀透魏营后再转向东迂回包抄,形成一个半包围圈,这让溃散的魏军冲击了韩军的大营,这一来韩军原本的布置都被打破了,而恐惧和疑惑在大军中不断“传染”,而这时秦军严整的大阵也跟随着魏国溃兵的脚步出现在韩军士卒的面前。更为可怕的是,秦军不光现身于魏营所处的西方,连北面都是秦军的黑色战旗——韩军大营已经被秦军两面包围了,韩军从统帅到普通士兵都被吓坏了,接下来就是一场溃败和屠杀,两国联军被屠杀了24万人。

这次战役结束之后,白起率领秦军继续北上,将函谷关前的韩国领土一举收入囊中,史书称白起连拔五城。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白起因战功卓著升任国尉。韩、魏两国门户大开,秦国东进之路畅通无阻。伊阙之战成就了白起,从此他一战成名,在杀神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但是似乎历史上得到武安君这个称号的人都没有好下场,白起就是其中之一,最终死于非命,让人不胜唏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辽宁“三阳开泰”话朝阳 | 宝... 编者按 近期,辽宁沈阳、辽阳、朝阳三座名为“阳”的城市在网上“刷屏”,作为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原创 他... 在革命年代,我军有不少优秀的军事将领早年间曾就读于黄埔军校。今天,我们就来说其中一位,他毕业于黄埔军...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国军在天津仅仅坚持29个小...
雍正帝的登基之谜:篡位还是合法... 雍正帝的即位历来是历史上的一个悬案,围绕着他是否篡改康熙遗诏的问题,学界和民间流传着诸多说法。康熙帝...
原创 康... 《——【·前言·】——》 康熙皇帝见多识广,可第一次接触巧克力时却被搞懵了。 这份从西方传来的“稀罕...
原创 原... 顺治帝:清军入关第一个皇帝,爱美人不爱江山,一种说法是得天花死了,一种说法是出家当和尚了,还有最近一...
原创 他... 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曾泽生将军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回顾那段激荡的岁月,人们常...
原创 不... 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此四项发明之伟大,不用编者再次多嘴,但古代还有许多...
原创 李... 李清照出身名门望族,她的关系网确实非常复杂且令人惊叹。以下是对她关系网中一些重要人物的详细介绍: ...
原创 英... 英国曾经公布过圆明园被毁前的照片,其中宫殿精致,到处都是奇花异草和珍贵宝物,说是人间仙境也不为过。但...
一场很“巴”的展览,山西青铜博... “巴”字,在现代汉语中,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常常依附于别的汉字,比如嘴巴、下巴、盐巴等。然而,这个...
原创 历... 笔耕于麒阁史观,记述历史之脉络。 历史有时宛如一部扣人心弦的戏剧,其情节转折往往出乎人们意料。在遥远...
原创 原... 公元618年,腐朽的隋朝为唐所灭。唐朝统治中国近300年之久,其版图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黑龙江...
原创 回... 【前言】 “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这句话,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亲眼目...
原创 蚩... 我们对于远古时期的印象是其乐融融的,人们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男耕女织,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但事实上...
原创 总... 每当战乱发生时,一个国家的其他士兵们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把本国的最高领导人保护起来,不让他受伤。毕竟领...
林东海:奔光明两岸一心,盼团圆...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献旗的林东海(右一) 受访者供图 ...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将六国分别分封给自己的子嗣和宗亲。刘肥被封为齐王,建立齐国,封地七十三...
原创 回... 1983年1月,湖北省政府发生巨大震荡,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行长关广富,被破格提拔为省委书记。 从一...
原创 老... 国家的建立历经了时光的蹉跎,在历史的长河中除了有一段段传奇的故事之外,留给后人的还有深远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