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中山用过的四副棺材:一个在故宫,其中一口为何躺着梅兰芳?
迪丽瓦拉
2025-08-04 10:34:07
0

1925年3月12日,一个悲痛的消息传来——孙中山先生因病救治无效去世了。举国上下,无不扼腕痛惜,孙中山先生的功绩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正是他推翻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孙中山先生去世的消息一传开,大家都想念着这位革命的先行者,尊称他为“国父”,中华民国的父亲。

面对孙中山的不幸离世,人们为了怀念他,为他打造了四口棺材,一具放在故宫博物院,一个躺着梅兰芳,那么孙中山的遗体又到底在哪个棺材之中呢?

甚至有传言说蒋在败退台湾的时候带走了孙中山的遗体,当然这个传言早已经被证实是假消息,不过为什么围绕着孙中山的棺材,会有这样一些故事呢?

巨人的陨落

1924年,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等军阀曾先后邀请孙中山上京共商国是,说是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实际上大家心里也都清楚,这可能就是军阀们为孙中山设好的鸿门宴,宋庆龄等孙中山的身边人都不希望孙中山上京,但是他心里却清楚,哪怕这些军阀们的目的是不单纯的,为了中国革命的局面,他也必须要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孙中山当时已经检查出来身患癌症了,但是他还是拖着病体,多番辗转,在进京的过程中,也会招待一些记者,聊一聊有关革命的事情。在12月底的时候孙中山到达了北京。连日的辗转,加上心中对于国家前途未来的担忧,孙中山的病也是越来越严重了。

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去世。他曾留下遗嘱“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他临去之前心心念念的还是中国的统一大局,他深耕革命四十余年,遇到过挫折与挑战,也曾看到中国的一线生机,从前他认为中国革命靠的是知识分子不怕死、不怕牺牲的勇气,后来他也在不断地学习中认识到全国上下一心的威力,他知道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遗愿被中国共产党所继承,中共带领着中国百姓,为中国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孙中山先生若是能够见到今日之中国,一定也会万分地欣慰。

四次易棺

孙中山留下了遗嘱,他也有一个自己小小的私心,他希望自己的遗体可以像列宁一样被封存在水晶棺中,长久不腐,不过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中国来说,我们并没有建造水晶棺的技术。此前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现在孙中山的葬礼上,他想要被安葬在水晶棺中,苏联愿意帮助我们建造一具属于“国父”的棺木。

不过由于孙中山逝世比较突然,苏联制作的水晶棺还没有及时运到北京,所以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先将孙中山安放在另一口棺材上。

那是一个楠木的棺材,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们先对孙中山的遗体做了一些防腐的措施,然后将他移到了那口楠木棺材中,等待着水晶棺运送到北京,就可以将他转移过去。

但是这个楠木棺材有一个缺点,就是太小了,将遗体放进去以后,那些原本应该放在遗体周围的鲜花、国旗等一系列的陪葬品,就没有地方放了。

很快,有个人就出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就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孔家的孔祥熙,也算得上说孙中山的姐夫了(孔祥熙的妻子宋蔼龄是孙中山妻子宋庆龄的姐姐)。

孔祥熙为孙中山准备了一个更大的玻璃棺材,于是孙中山的遗体就被转移到了这个更大的棺材之中。很快,苏联定做的水晶棺就到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工期较短,所以水晶棺比较粗糙,不过大家还是将孙中山又转移到了水晶棺中。

但是很快就发现孙中山的遗体出现了腐败的迹象,原来是水晶棺的表面有许多小裂缝,导致整个棺材密封效果不好,所以没有办法,国民政府又只能从美国重金购得一副密封性良好的铜棺,再一次转移了孙中山的遗体。

经过四次易棺,孙中山终于是能够得到安宁了。

棺木去了哪里

孙中山先生一共有了四口棺材,除了最后安葬用的那口铜棺,剩下的那些棺椁也有了自己的安放之处。最早的那个楠木棺材,最终安葬了我们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当时梅兰芳先生去世,他的妻子想要为丈夫找到一个好一点的棺材。

总理想到了这个曾经安葬过一段时间“国父”的棺材,便向梅兰芳的妻子提议,将这个楠木棺材特批给梅兰芳安葬,于是这个原本是孙中山的棺材,最终安葬了我们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而那个水晶棺材,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有用这个棺材将孙中山下葬,但是这个棺材也是当时苏联政府感念孙中山的贡献,免费赠与中国的,不仅是苏联对孙中山先生的一种认可,更是我们中苏两国关系的一个见证,所以需要妥善处理这个棺材。最终的决定是将这个棺木摆放在博物馆中,以另一种方式供后人瞻仰。

而孔祥熙定做的那个玻璃棺椁,则是用来放置了孙中山先生的一些遗物,当作陪葬品也一起葬了下去。可以说,这四个棺材,都有了它们最好的归处。

小结:

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如果没有孙中山拳拳爱国之心,或许我们的革命事业没有办法达到这样的一个顶峰。当我们提起孙中山的时候,我们称呼他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认为他是亚洲觉醒的先驱,更是我们当之无愧的“国父”。

孙中山先生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中共能够继承他的遗愿,开辟一个崭新的中国,今天的我辈青年,也当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让我们曾经的先辈们看到,今日之中国巨龙腾飞的模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辽宁“三阳开泰”话朝阳 | 宝... 编者按 近期,辽宁沈阳、辽阳、朝阳三座名为“阳”的城市在网上“刷屏”,作为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原创 他... 在革命年代,我军有不少优秀的军事将领早年间曾就读于黄埔军校。今天,我们就来说其中一位,他毕业于黄埔军...
原创 为...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国军在天津仅仅坚持29个小...
雍正帝的登基之谜:篡位还是合法... 雍正帝的即位历来是历史上的一个悬案,围绕着他是否篡改康熙遗诏的问题,学界和民间流传着诸多说法。康熙帝...
原创 康... 《——【·前言·】——》 康熙皇帝见多识广,可第一次接触巧克力时却被搞懵了。 这份从西方传来的“稀罕...
原创 原... 顺治帝:清军入关第一个皇帝,爱美人不爱江山,一种说法是得天花死了,一种说法是出家当和尚了,还有最近一...
原创 他... 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曾泽生将军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回顾那段激荡的岁月,人们常...
原创 不... 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此四项发明之伟大,不用编者再次多嘴,但古代还有许多...
原创 李... 李清照出身名门望族,她的关系网确实非常复杂且令人惊叹。以下是对她关系网中一些重要人物的详细介绍: ...
原创 英... 英国曾经公布过圆明园被毁前的照片,其中宫殿精致,到处都是奇花异草和珍贵宝物,说是人间仙境也不为过。但...
一场很“巴”的展览,山西青铜博... “巴”字,在现代汉语中,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常常依附于别的汉字,比如嘴巴、下巴、盐巴等。然而,这个...
原创 历... 笔耕于麒阁史观,记述历史之脉络。 历史有时宛如一部扣人心弦的戏剧,其情节转折往往出乎人们意料。在遥远...
原创 原... 公元618年,腐朽的隋朝为唐所灭。唐朝统治中国近300年之久,其版图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黑龙江...
原创 回... 【前言】 “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这句话,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亲眼目...
原创 蚩... 我们对于远古时期的印象是其乐融融的,人们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男耕女织,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但事实上...
原创 总... 每当战乱发生时,一个国家的其他士兵们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把本国的最高领导人保护起来,不让他受伤。毕竟领...
林东海:奔光明两岸一心,盼团圆...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献旗的林东海(右一) 受访者供图 ...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将六国分别分封给自己的子嗣和宗亲。刘肥被封为齐王,建立齐国,封地七十三...
原创 回... 1983年1月,湖北省政府发生巨大震荡,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行长关广富,被破格提拔为省委书记。 从一...
原创 老... 国家的建立历经了时光的蹉跎,在历史的长河中除了有一段段传奇的故事之外,留给后人的还有深远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