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动物命名之痛:“洋名”泛滥的背后,暗藏西方殖民密码
迪丽瓦拉
2025-08-04 13:03:01
0

上个世纪,凭借《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震惊世界的南美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还在学校上学时,有一次老师说:西班牙巴尔沃阿登上巴拿马一座山峰之后,成为同时看见大西洋、太平洋两大洋的第一人。加莱亚诺就问老师:难道数万年来生活于此的印第安人是瞎子吗?

印第安人当然不是瞎子,只是“被瞎”了而已。我们都知道印第安人的悲剧,但也别有多少庆幸,因为这种“被瞎”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

1997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葛玉修,成为第一个拍摄到普氏原羚的人,于是撰写了《救救我吧,普氏原羚的呐喊》一文,呼吁社会对普氏原羚进行保护。然而,当地人看到之后却一脸懵,因为青海当地称之为“黄羊”或“滩黄羊”,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普氏原羚”。

问题在于:中国的特有物种黄羊,“学名”却是一个“洋名”,当地的中国人反而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除了黄羊之外,中国大部分动物用的几乎都是“洋名”,其中包括很多特有物种,导致当地人“被瞎”。接下来,就聊一聊洋名泛滥的原因!

中国动物洋名泛滥

如今,所谓“国际上的动物命名法”,实际上是欧洲命名法,始于18世纪的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规则是先以拉丁文为命名分类基础,后来再规范英文名称。其中,拉丁文命名标准是根据“模式标本”采集地点或“科学发现者”的名字命名。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谁先“发现”谁命名。

也就是说,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欧洲人来华殖民探险,然后弄些动物标本,就成了“最先发现者”,就可以他们名字命名这些动物。

“普氏原羚”就是如此,其中“普氏”是普热尔瓦尔斯基,此人在中国进行殖民探险,猎杀了很多中国动物。于是,除了“普氏原羚”,还有“普氏野马”、“普氏裸鲤”等“洋名”就此出炉。

不仅普热尔瓦尔斯基(下图),当时还有很多欧洲人来华,也给中国动物取了很多“洋名”,又比如中国麋鹿被命名为“大卫神父鹿”。其中,最惨的是鸟类,中国有记录的鸟类高达1400种以上,但中国人命名的仅金额雀鹛、四川旋木雀和弄岗穗鹛3种,其他全是“洋名”。

其实,植物也是如此,比如现在的水稻只有两个名称,即“日本稻”与“印度稻”,尽管水稻产于中国,是中国先民辛苦培育而来。显然,这种命名就抹杀了中国先民培育水稻的贡献。

如果再扩展一下领域,也会看到大致相同的问题,中国古代不少发明发现都被冠以“洋名”,比如祖冲之之子祖暅的成果就被命名为“卡瓦列里原理”,还有勾股定理之于毕达哥拉斯定理(古希腊没有丝毫孕育出这一定理的条件)。仅以中国古代数学来看,距离微积分已是临门一脚,但数学中却基本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

洋名泛滥深层原因

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欧洲的命名规则真科学,自然可以采纳,但林奈的这套命名规则,明显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不强调以动物“体态行为特征、主要栖息地”等进行命名,而往往是突出“发现者”个人,显然就不利于从名称上识别。

更为重要的是,所突出的“发现者”,往往又不是真正的“最先发现者”,比如生活在中国的动物,中国人早就知道,并给予命名,近代突然出来一些洋人,就宣称他们是所谓的“科学发现者”,完全无视中国人的发现与命名,然后就拿到了命名权,将洋人的名字堂而皇之的植入进去,这显然是没道理的,而且也不科学。

但问题是,林奈这套命名规则,是中国洋名泛滥的原因吗?其实,这只能算表面原因,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搞清楚深层次原因,也就明白为何强调“发现者”,也就明白为何会有“墨菲定律”(或笔者浅薄,实在不知道这为何能成定律,不就是祸不单行吗)、“毕达哥拉斯定理”等的命名了。

我们都知道,西方文明具有殖民扩张性,但如何扩张和确保成果呢?其中三点非常关键,即:物理上的占有、法律上的占有、精神上的占有。

比如英国殖民美洲,物理上占领土地,与印第安人签订某些法律条款确保占有,同时还传教印第安人实现精神上占有。三者没有先后顺序,谁先谁后视情况而定,在中国是传教士先行,进行精神上的占有。

其中,精神上占有的途径之一就是“命名”,以洋人姓名来命名,比如“普氏原羚”、“大卫神父鹿”等。在其他文化领域也是如此,比如毕达哥拉斯定理(这一命名显然不如“勾股定理”明了)、墨菲定律等。当我们放眼望去,都是“洋名”时,精神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因此,西方殖民扩张文化属性,强调殖民占有,才是这套命名规则出现与被欧洲推广的深层原因。

上个世纪,中国现代茶圣吴觉农痛心疾首的留下一句话:“一个衰败了的国家,什么都会被人掠夺!而掠夺之甚,无过于生乎吾国长乎吾地的植物也会被无端地改变国籍!”而很多物种,虽然没有被改变国籍,却被改变了名字。可见,一旦国家贫弱,那么什么都可能被殖民掠夺,网上某些自诩清醒的专家学者说“落后未必挨打”,实质非蠢既坏。

问题在于,中国很多特有物种,或者说主要在中国的物种,却被冠以“洋名”,且还符合所谓“国际通用”规则,这件事显然非常恶心,那么应该如何改变呢?上图葛玉修认为,国家规范物种命名,杜绝带有殖民色彩的“洋名”,对中国物种要有自己的称呼。在葛玉修的建议下,“普氏原羚”如今改为“中华对角羚”。笔者认为,同时还要时刻壮大自身,如果某一天攻守易形后,寻机重新建立一套更科学的国际命名规范。

参考资料:《葛玉修:规范物种称谓,钉牢中国印记》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清铜币已酉宣统年造十文 大清铜币的铸造始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这种钱币的铸造背景与清末的...
原创 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
原创 军... 1935年4月初,长征中的红军在四川、贵州交界处与前来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斗智斗勇,上演了一系列令人拍...
原创 魏... 曹魏其实非常可惜,因为他是曹操南征北战几十年打下的江山,又历经曹丕、曹叡两代帝王的不懈努力,这才奠定...
《三国志·战棋版》PK3典藏卡... 哈喽大家好啊,经过几个赛季,典藏卡包现在的武将数量已经来到了56个,这赛季出了典藏战法后有一些没怎么...
看古城如何激活历史文化资源 江苏徐州古称彭城、涿鹿,建城史已有2600多年,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
三救宋江,自主建国,开创海域新... 李俊原为庐州人氏,家境贫寒,早年在扬子江中做撑船梢公,同时还与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一同贩卖私盐。因...
原创 周... 一、被妖魔化的周瑜 三国时期,最让人惋惜的英年早逝是谁?魏、蜀、吴三国都有一位,魏国的是郭嘉,死时才...
原创 《... 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36人因为不堪忍受腐败的朝廷,遂起兵反抗朝廷,一时横行无敌,后来张叔夜组织敢死...
原创 安... 戈尔乔夫今年已经90岁了,但他还经常站出来指点江山,发表评论。不过没人理会戈尔巴乔夫的话,甚至有的俄...
原创 李...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
历史上唯一被灭族的皇族——司马... 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历史舞台上,出仕于曹魏的司马懿,凭借其隐忍、权谋与狠辣,最终成为了三国的终极胜者...
原创 为... 为啥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不敢对朱元璋下手?原因只有一个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统治者...
原创 民...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特别是关于当时那些名将的故事广为流传,尤其经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推广以后使得像...
原创 范... 想必许多人都知道范进这号具有代表性的封建人物,《儒林外史》中的这篇文章,主要就是为了告诉人们,范进中...
原创 志... 志愿军入朝之前,朝鲜人民军确实遭受了重大挫折,但关于 “20 万打到只剩 2 万多” 的说法是不准确...
原创 这... 自古以来,为将者靠的不仅仅是勇猛,还要凭智。就如韩信个人并不勇猛,论单打独斗的话,几乎可以确定会被项...
原创 1... 对于林徽因这个名字,相信对民国历史稍微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民国一代奇女子。且不说她和徐志摩之间的传奇...
原创 原... 引言 北宋时期,重文轻武国策在当时造成了什么影响?——首先,我们从王朝建立说起,公元960年,宋州归...
原创 为... 因为秦始皇做不到。 这里说的做不到,无关乎秦始皇的个人能力,而是客观的历史条件没有达到,就算是把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