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安德罗夫弥留之际,曾有两个人选,为何戈尔巴乔夫脱颖而出?
迪丽瓦拉
2025-08-04 15:33:57
0

戈尔乔夫今年已经90岁了,但他还经常站出来指点江山,发表评论。不过没人理会戈尔巴乔夫的话,甚至有的俄罗斯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罪人。还有人说,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执政,或许苏联不会解体。但谁选择的戈尔巴乔夫呢?

从苏联历史资料来看,安德罗波夫提携了戈尔巴乔夫,不过安德罗波夫对戈尔巴乔并不信任。

1、相识提携

现在俄罗斯一些专家认为,苏联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改革。而且也认为这一时期的改革派代表人物是戈尔巴乔夫。

而戈尔巴夫能进入苏联领导层,是安德罗波夫的提携。据资料显示,上世纪七十年代,安德罗波夫把戈尔巴乔夫调入莫斯科,成为苏联最年轻的中央委员,而且主管农业。前任主管农业的是戈尔巴乔夫担任地方领导时的老上级库拉科夫,据说戈尔巴乔夫上位,与库拉科夫也有一定关系。不过最主要人物还是安德罗波夫。

戈尔巴乔夫如何认识的安德罗波夫?

安德罗波夫当时位高权重,既是勃列日涅夫最信任的人,还掌管克格勃。而当时苏联领导人休养的地方不多,除了克里米亚,再就是南高加索地区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当时戈尔巴乔夫担任该区的一把手。安德罗波夫有肾病,因此他经常去南方疗养,在基斯洛沃茨克养病。此时戈尔巴乔夫作为地方领导人,就经常去探望安德罗波夫,时间长了,两人关系很密切。而且戈尔巴乔夫能说,有些观点与安德罗波夫相同,安德罗波夫很欣赏戈尔巴乔夫,然后他就把戈尔巴乔夫推荐给了勃列日涅夫。此后苏联领导层调整,年轻的戈尔巴乔夫被任命主管农业的委员。

安德罗波夫也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位改革家,他也曾推行过改革,以及苏联自由化市场。对于苏联现状,安德罗波夫比谁都了解,直到他接任后,才着手进行改革。所用的人都是安德罗波夫身边人员,其中就有戈尔巴乔夫。

安德罗波夫的改革并不是激进,只是在体制内进行改革。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想法正好与安德罗波夫合拍,这也是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年纪轻轻就成为中央委员。所以没有无缘无故爱,一个人成长进步,得有赏识你的人。

2、犹豫不决

安德罗夫欣赏的人除了戈尔巴乔夫,还有一个人就是阿利耶夫,曾当过阿塞拜疆一把手。阿利耶夫也是一个改革家,他在阿塞拜疆当书记时就进行了改革,他向安德罗波夫建议,去匈牙利看看,因为匈牙利早在1958年就进行了改革,而且发展很快。在匈牙利出现了私营企业以及私营银行。这在当时华约组织来说都是新鲜事。而苏联根本不可能能。不过安德罗波夫对阿利耶夫的建议很欣赏,他让阿利耶夫研究一下匈牙利经济模式。

安德罗波夫担任领导人后,他调阿利耶夫到莫斯科任职,担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主管经济工作。由此阿利耶夫也成为安德罗波夫身边人。

安德罗波夫对苏联现状有很清醒的认识,因此,他任内的改革先从反腐开始,然后试着在现有体制下进行一些改革。正是这种改革,安德罗波夫对身边人也有自己的评价。他认为戈尔巴乔夫不强硬,甚至说很软弱。安德罗波夫这样说,显然他希望一个更为强硬的人接替他。而这个人选就是阿利耶夫。

据阿利耶夫的朋友说,当时安德罗波夫重病在身,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犹豫不决。这也是正常的,毕竟苏联这样的大国,如果选错领导人,就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问题发生。从当时苏联来看,阿利耶夫被认为是有可能接替安德罗波夫的最合适人选。

当时苏联政治局内有两个人,一个是戈尔巴乔夫,一个就是阿利耶夫。虽然戈尔巴乔夫后来否认,他与阿利耶夫竞争,但有一个细节不得不提。安德罗波夫患病期间,阿利耶夫一次也没有探视,而戈尔巴乔夫则经常去。因此,后来戈尔巴乔夫被安德罗波夫选定为接班人。

戈尔巴乔夫上位后,阿利耶夫就遭到了打击,他被赶出政治局,最终离开苏联领导层。这一切都是戈尔巴乔夫所为。

当时外界认为戈尔巴乔夫年轻,而且有朝气,得到党内的认可。现在看来,应该是安德罗波夫有所交待,这才为戈尔巴乔夫接班扫清了道路。

3、能力欠缺

但苏联人没想到,给予他们希望的人能力太差。戈尔巴乔夫上任后,就进行一系列改革,而且出一本书叫《新思维》。但由于戈尔巴乔夫政治理论功底太差,当他改革后遇到一些问题时,他陷入恐慌。他甚至无法预测一些改革会带来严重后果,也没有深刻悟透安德罗波夫改革为什么在体制内改的目的。

苏联问题太多了,如果动了体制,改革就会出现严重错误。但当时在戈尔巴乔夫眼里,只要快速的改革,而且一次性就能完成他心中目标就行。这是一种不计后果的改革,很容易出错。

改革的想法没错,苏联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时,问题太多,不改不行了。因此,当时列宁格勒改回原名,甚至东正教再次兴起,有些人看到了希望。但却不知道,戈尔巴乔夫正掉进西方人设计的坑,而且还把苏联带到沟里。

如果读过列宁著作,其中有一句话叫“我们应该知道人民前进的方面,然后走在人民的前面,应该推测历史趋势,并顺着历史趋势走下去。”这句话实际上就是说,无论怎么改,要得到民众的支持。或许戈尔巴乔夫没深读列宁理论,或许也只是一知半解。

当时有人认为苏联闭塞,而且没有言论自由。但这是实际情况而形成的,如果一个国家谁都乱说,甚至与国家决策层背道而驰,那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可以有言论自由,但必须是在不违反国家法律上的自由。戈尔巴乔夫怎么做的?他直接放开言论,甚至允许一些西方媒体进入,这就造成了混乱,而且再想往回收是不可能的了。

戈尔巴乔夫不断推行他的“自由化”、“公开化”等说法,但后来这些都走向反面,甚至出现违反苏联体制的事。这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

4、实践证明

俄罗斯有一位政治家曾说过,改革必须在制度极其严格时才能实现,而制度本身就有漏洞,再去改革,就会出现问题。

苏联经济要发展,就需要有严格的制度来保障。但戈尔巴乔夫却没这样做,一鼓脑瞎改,最终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有人说,如果阿利耶夫当领导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苏联不可能选择阿塞拜疆族的阿利耶夫。

最让民众不满的是,苏联改革到混乱时期,戈尔巴乔夫无力管控,有人说他是“懦夫”,这与安德罗波夫的评价是相同的。

特别是作为执政党的苏G,戈尔巴乔夫没有控制住,最终导致分裂。实践证明,安德罗波夫选择戈尔巴乔夫是错误的。也有人说,戈尔巴乔夫不出现,也会出现其他人。但选择一个领导人,要从全维度进行衡量,特别是性格方面。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俄... 俄罗斯,作为国土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似乎总和很多形容词绑定在一起。例如,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排名第一的...
春节上榜!“非遗”总数世界第一...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
原创 用... 刀笔吏不能做公卿,小人物不能掌大权,五千年的历史早已印证了这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熟悉历史的朋友...
原创 犹... 要说起世界上命运最悲惨的民族,人们肯定会首先想到犹太人,因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犹太人都没能拥有自...
原创 二... 日本战俘在苏联境内的生活也比较有趣。1945年11月,第一批5000名关东军战俘被苏军专列押送至坦波...
原创 加... 加拿大,这个国土面积达到99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比中国还要大,但其现役部队总兵力却仅为...
原创 侵... 前言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华民族一次浴火重生的考验。整整十四年,鲜血染红了...
原创 古... 古埃及的金字塔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它们不仅是法老的陵墓,更是古埃...
原创 在... 时光荏苒,如同白驹过隙,昔日的漫漫旅途在时代的浪潮中悄然蜕变,如今已化作高铁与飞机的轻盈穿梭,将世界...
原创 北... 北宋年间,两次相隔二十六年改革均以失败告终。 一场是宋仁宗年间的范仲淹变法,史称“庆历新政”;一场是...
原创 赵...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晚,天气陡变,大雪飞降,寒气逼人。宋太祖赵匡胤召弟光义入大内,摒退左右...
原创 历... 戈尔巴乔夫是俄罗斯史上最大的罪犯,是一个把权利扔在地上,让一些歇斯底里的疯子捡起来的怯懦者——普京 ...
原创 如... 《——【·前言·】——》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一个错失的良机,一位将军的命运就此改写。1863年5月...
原创 史... 史上生育能力最强的帝王:一生娶500多名妻妾,生育800多位子女 1672年,摩洛哥菲斯城内,一场惊...
原创 铁... 南斯拉夫曾是欧洲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在二战后,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力量,连当时的苏联都要忌惮,不敢轻...
原创 中... 气吞山川敛六合,身世如谜议千年,这话用来形容秦始皇,很是贴切。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惹人热议的,除了他...
原创 斯... 历史是客观的,但同时也是有立场的。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是否伟大,需要站在他代表的民族、国家和立场上,...
原创 非... 在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确实存在这样的部落——辛巴族。这个部落的女人不喜欢穿衣服,会用红泥涂抹身体来...
原创 建...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
原创 就... 就凭大清留了那么多疆土,就不能彻底否定他,明朝那是真挫 明朝君王没有开疆扩土的意识,而且喜欢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