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种沿用千年的刑罚,是一辈子的屈辱,现在年轻人却非常喜欢
迪丽瓦拉
2024-11-02 20:39:44
0

原标题:古代一种沿用千年的刑罚,是一辈子的屈辱,现在年轻人却非常喜欢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便开始萌发,这使得社会中开始出现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奴隶制度也应运而生。

没有人甘心当奴隶,在压迫之下,便会萌生反抗之心,上层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惩罚作奸犯科之人,便制定了一系列的刑罚措施。

因此,刑罚则成了社会中维持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保障当权者权威性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刑罚的本质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其实质也可以看作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缩影。

如果要对刑罚进行溯源,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在舜禹统治时期,相关的文献记载便出现了关于刑罚制度的确切记载,比如《尚书·尧典》中有云: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 钦哉!惟刑之恤哉。

夏朝建立之后,统治者更加意识到了刑罚的重要性,便确立了五刑制度,即:

墨、劓、剕、宫、大辟。

在此之后,刑罚制度逐步走向了完善,但也更加具有严酷性,秦朝之后,在上古五刑的基础上,又确定了笞、杖、徒、流放、肉、死、羞辱、经济、株连八大类

在此之后的封建制度下,刑罚的种类也走向了多样化,当我们细细研究这些刑罚时,便能发现大多数的刑罚都是很残酷的,是对身体极大摧残,好让触犯法律的人受到惩罚,以警示其他人。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开放,一些在古代被称之为刑罚的制度,在现今的社会已经习以为常,比如说沿用了数千年的墨刑,一旦受刑便是一辈子的屈辱,现在很多年轻人却非常喜欢。

墨刑

墨刑,又称黥刑、刺字,是上古五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肉刑,直到光绪三十二年才被彻底废除,在中国古代社会沿用了数千年。

作为刑罚制度中的正刑,墨刑可谓是对人体伤害最小的一种刑罚,施刑的方法是在犯人的脸上或者身体上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汁或者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符号。

由于这种刑罚所需要的墨汁颜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便将其命名为墨刑。

墨刑最初的刑具是刀,后来才慢慢成为改用针刺。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刑罚的目的就是惩治犯人和警示他人,相比较其它几种刑罚,墨刑在痛苦指数上并不突出,那么为何它能跻身进上古五刑之一?

这是因为墨刑虽然看似很轻,但也要伤及皮肉,更是要施加于身体最明显的地方,这就使得脸部和额头成为了这种刑罚的首选部位。

人的面部神经极其敏感,在脸上动刀也好,动针也罢,其痛苦是相当剧烈的,由于脸部无法很好的包扎和护理,因墨刑而去世的犯人更是大有人在。

当然,相比较其它几种刑罚,墨刑的致死率还是比较低的,统治者之所以钟爱这种刑罚是因为它能让犯人一辈子顶着屈辱生活,对犯人精神上的折磨是永久性的。

即便是刑罚到期,墨刑也不会消失,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知道受过墨刑的人是犯人,进而被人指指点点,蒙受流言蜚语的折磨。

到了五代之后,统治者们认为,墨刑的惩治力度实在不够,便将其定义为刑罚制度的一种附加刑。

这样一来,折磨犯人的力度就比较大,而对犯人的惩治也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地步,封建社会的弊端也在刑罚制度上暴露无遗。

刺字

受了墨刑的人,并不意味着就一辈子是犯人,如果心理素质强大,还会有一番作为,比如说汉初名将英布。

他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犯了事就被处以墨刑,在脸上刻了字,后来从军之后,军队的人都因此称呼其为黥布。

英布在军中并没有理会旁人向他投来的异样目光,反而一路勇猛向前,最终成就了黥面将军,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不过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黥面也有别的用途,并不单单适用于犯人,还开始走向军队之中。

在古代,选拔士兵的时候,也有一道道流程,必须全部合格之后才能入伍为军,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顶替的现象,毕竟当时没有指纹和人脸识别,要掉包还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负责选拔士兵的官吏,便想到了在脸上刺字,然后配以军籍,这些士兵被黥面多数还是资源的,以表达效忠朝廷的决心。

唐朝末年,盘踞在山东郓城的军阀朱瑾为了对付朱温的大举进攻,便征召了一批骁勇善战的壮汉,然后在他们额头上刺两只大雁,因此这支队伍还被称之为雁子都。

朱温也不甘示弱,他挑选了一批亡命之徒,脸上同样刺字,为这支军队取名为落雁都。

后来到了宋朝,士兵刺字的现象更加普遍,宋仁宗时期,黥面的狄青更是成为了北宋军队的一把手。

纹身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脸上刺字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不仅掌握了刺字的技巧,还掌握了褪字的方法。

很多人在当士兵时被刺字后,等到官位晋升后,便会用褪字的秘方,将其褪掉,狄青在成为统兵大将之后,也有人建议褪掉刺字。

可是狄青不愿意,他认为脸上所刺的字是与士兵共勉的最好的“证据”,有时候,在巡查队伍时,他害怕脸上刺字不明显,还故意灌酒使其更加明显。

一直到清末时期,墨刑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不再是刑罚的具体手段,也不再是士兵表露心迹的方式。

可是现如今,曾经被称之为上古五刑之一的墨刑却拥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并被很多年轻人追捧。

想必您已经猜到了,没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纹身、刺青。

在年轻人的印象中,纹身是一件非常炫酷的耍帅方式,这使得很多人热衷于在手臂、腿部、背部、脚踝等部位纹各式各样的图案,甚至一些非主流的年轻人,将全身都给纹满,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现在一些人根本无法欣赏到纹身的美,当然也包括我,但是在社会潮流的大开放之下,年轻人也终究有追逐自认为美丽的方式。

只是他们或许根本不知道,纹身是一种在古代沿袭了数千年的刑罚……

参考文献:《尚书》、《汉书》、《宋史》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句古语所描绘的“神枪张绣”与“文颜”虽然勇猛,但命运却多有悲剧色...
原创 被... 三国中,刘禅一直被视为“扶不起的阿斗”,是昏庸无能的代名词。然而,若我们深入剖析细节,揣摩刘禅的所作...
原创 李... 瓦岗英雄的勇武在历史上不仅颇有记载,而且许多角色是真实存在的。例如,《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提到的“...
原创 秦... 在许多古装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观众经常能听到古代帝王的自称,比如“孤”、“寡人”等等。然而,最为广为人...
原创 历... 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每个朝代都经历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甚至连罪犯也会被放逐到遥远的边陲地区。实际上...
原创 慈... 慈禧太后无疑是大清朝最后一位实际掌权的统治者。在她的统治期间,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原创 他... 1895年3月,李鸿章抵达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展开谈判。在这场外交较量中,伊藤博文步步逼近,在经...
原创 1... 清朝自1636年正式成立至1912年,历经268年,其间共产生了13位皇帝。清朝以“马背上下来的江山...
原创 赵... 当然!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 《钦定四...
原创 隋...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隋唐历史中的“十八条好汉”以及瓦岗军中的几位英雄人物。我们对这些虚构人物和历史原型...
原创 3...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每段都改写如下: -...
原创 胡... 在国共两次内战的关键时期,国民党军队中涌现出一位赫赫有名的“猛将”,他的出现给我方军队造成了极大的压...
原创 明... 前段时间,关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议题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吸引了许多人不远千里前来祭拜。很多人声称自...
原创 1... 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个阴雨绵绵的秋日,北京一隅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里,傅玉芳静静地躺在那里。1953年9...
原创 雍... 《——【·前言·】——》 雍正刚登基时,靠的是隆科多宣读遗诏、稳住大局。 可短短六年,昔日拥立之功被...
原创 汉...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八月,吕后因病去世,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残酷的清洗,仅三个月之后,吕家被彻底...
考古工作者化身讲解员 探访东北... 让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再沉睡于仓库,而是让更多人看见。近日记者走进辽宁考古博物馆,与那些曾深藏库房的...
原创 淮... 我会对原文进行改写,增加细节描述并保留原有语义。 --- 我叫棠棣,热爱历史。希望大家关注我,一起...
原创 开... 1957年春天,宁静的泰和县突然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氛。此时,一位身着军装的将领正缓步回到家乡。与平日...
原创 欧... 好的,我将逐段对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文意思不变,同时适当添加细节描述,字数变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