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会议》前,老蒋放弃了收复琉球的相关提案,并作出如下解释
文/文史纪事
从领土问题上来说,最令你难以释怀的是什么?
有人说库页岛,有人说外蒙,有人提唐努乌梁海,也有人提琉球。
在1879年被日本吞并前,琉球曾在此前50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中国藩属国而存在。在二战期间,我国本来有机会收回琉球,但老蒋出于种种顾虑,最终放弃了这个绝佳的机会,最后在1972年时,美国将琉球行政权给了日本,后来还引出了另外一个岛屿之争,这令国人难以释怀。
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中英美三国商讨关于对日反攻作战及战争结束以后对日本处理的相关事宜,之后于12月1号发表《开罗宣言》,表示要将日本自一战以来在太平洋占领的所有岛屿剥夺,日本所侵占的东北、澎湖群岛以及宝岛还给中国。
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第8条提到,《开罗宣言》的条件必将实行,此外还将剥夺日本对琉球群岛等本土外的岛屿。
1945年8月中旬,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接受了《波茨坦公告》,签订了投降书。1946年,琉球群岛被美托管,几个月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托管提案。
按照联合国宪章的相关规定,托管的地区应以人民自由为原则,促进托管地区自治或者独立发展趋势。因此琉球曾有过恢复自由的机会,但后来美国并未按照规定实行,这才令琉球又落入了日本手中。
实际上在1942年11月,宋子文曾公开表示,中国应要收回琉球,老蒋在1943年的《中国之命运》一书中也提到琉球等领地是捍卫民族生存关键。不过在开罗会议前准备相应提案时,关于是否收回琉球却未能统一意见。
后来经过不断商讨,最终达成一致,即“收复东北、澎湖群岛以及宝岛,琉球不提”。
至于原因,老蒋曾在自己的日记中解释:宝岛和琉球在我国历史地位不同,琉球之地位与朝国等同,因而对琉球的提案不予提起。
实际上不提琉球的提案,主要还是怕被误会。只不过让老蒋没料到的是,在开罗会议上,对方主动问询是否要琉球群岛,对此老蒋表示:愿和美方一起托管琉球。
会议结束以后,老蒋写下关于此事的解释,主要是想安对方的心,甲午之前琉球已经被日本占领,共同托管比归于自己更为妥当。
就这样,中国错过了一次收回琉球的大好时机。而在会议上老美之所以主动问询老蒋是否要收回琉球,是因为看中了中国在二战中的战略价值和发挥的作用。老美曾表示,虽然中国的武器落后,但是战斗意志顽强,如果日本得手,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二战中的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因此收回琉球作为补偿也是应该的。而老蒋放弃收回琉球提案,提出共同托管,估计是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处理好琉球及日后与日本的关系等,所以想共同托管再伺机而动。
只不过后来美军付出7万多人的伤亡代价占领了琉球群岛,自然不想轻易将果实交出去,在一个就是后来解放战争,中国对于琉球问题鞭长莫及。
如果当时要回了琉球,如今会是什么样?未来是否还有机会,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旦日本胆敢有什么坏心思,必将让其付出比琉球独立还要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