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网影子会以三种面目出现:第一种郑耀先知道第二种李涯知道,第三种谁知道?
迪丽瓦拉
2024-11-02 21:41:27
0

原标题:漏网影子会以三种面目出现:第一种郑耀先知道第二种李涯知道,第三种谁知道?

特洛伊木马屠城的故事,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木马的肚皮下面打开了一扇小门,全副武装的希腊战士从木马中钻了出来,特洛伊城掠夺一空,烧成一片废墟。特洛伊的男人大多被杀死,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财宝都装进了希腊人的战舰,海伦也被墨涅依斯带回了希腊,这就是传说中的“木马屠城”。

奥德修斯(也叫俄底修斯)的木马计让坚守了十年的特洛伊城在一夜时间化为灰烬,“堡垒总是被从内部攻破”,于是在真实的历史和谍战剧中,出现了无数的“木马计划”、“黄雀计划”、“渗透计划”,数量不详的潜伏者以各种身份在若干年后出现,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破坏。

在电视剧《风筝》中,两个“影子”暴露后全部服毒自尽,郑耀先居然“成全”了最后发现的“真影子”韩冰,而没有将其生擒并审讯,所以戴笠和毛人凤究竟藏下了多少影子,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郑耀先与韩冰恩怨纠葛三十年,爱恨情仇连他们自己都分不清,所以我们虽不能说陈国华、马小五违犯了反特工作纪律,也不能说郑耀先有灭口之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类似影子的特务根本就没有全部被捉,《风筝》小说原著中,在韩冰死后,又有一个新的姓文的特务出现,在重庆江边开始向敌人发报。

那个姓文的新特务是以华侨身份出现的,他把“风筝,系原保密局少将处长郑耀先”的情报发了出去,那份情报足以证明他对郑耀先并不是十分了解:其一,郑耀先是郑介民授予的少将军衔,而那时候郑介民是“国防部次长”,郑耀先已经脱离保密局,在保密局也没当过处长,他应该是“国防部二厅潜伏组少将组长”。

当年军统(保密局)、中统(党通局、内调局)、国防部二厅(也叫情报厅,三厅是作战厅,郭汝瑰当过两次三厅厅长)在败逃时都留下了不少潜伏特务,比如《黎明之前》中的军情八局谭忠恕手下的行动处处长李伯涵和《潜伏》中的保密局天津站情动队长李涯,就分别制定了“木马计划”与“黄雀计划”,《渗透》中的东北督察室大队长、副主任齐公子齐思远,也制定了“渗透计划”。

这三个计划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培训一些没有特务案底的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后分散潜伏,在潜伏前也没有具体的行动任务,他们只是保持静默,在适当的时机,以各种身份活动,进行不动刀枪的破坏——不动刀枪如何搞破坏,熟悉那段历史和现实情况的读者诸君当然明白。

我们查阅史料可知,李涯的历史原型就是保密局天津站最后一任站长李俊才:吴敬中在天津解放前顺利出逃,李俊才带着四个潜伏小组到军官会自首了。自首的李俊才进了战犯管理所,在1966年4月16日第六批特赦后,到西安市草滩农场职工子弟学校当了老师,并于1983年升任副校长。

“最大的黄雀”李俊才变成了副校长,他是真投诚还是真潜伏,现在再质疑已经没有必要,但是通过李俊才的特殊经历,我们还能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戴笠和毛人凤埋下的影子不止江万朝和韩冰,郑耀先在韩冰自尽后伤心过度也于1979年11月2日零时18分辞世,其他没暴露的“影子”,会以怎样的身份潜伏下来,最后又会以怎样的面目公开出现?

李伯涵的“木马计划”是在上海以东八十海里的小岛上培训了三百名特工,培训的内容就是教给他们各种各样生产技能,使他们能够进入工矿企业工作,顺利潜伏下来等待时机进行破坏活动。

齐公子的“渗透计划”是,在小说原著中赵致对店小二许忠义说得很清楚,但有些字词,笔者却不能不进行一些删减和改动:“这五十二名特工,他们会以各种合理合法的手段潜伏下来,目的并非是窃取情报,也不与任何人有联系。终身只做一件事,用潜移默化的手段,拉拢、腐蚀干部,并将这种现象愈演愈烈,杀之不尽,斩之不绝,直至最后一起灭亡……也许是二十年,也许是六十年。”

赵致说得很可怕,而且有些话确实犯忌,所以看过小说原著的读者诸君,也别在评论区告诉大家了。

说来说去,“木马计划”、“黄雀计划”、“渗透计划”,都跟古希腊故事中描述的差不多,咱们能讨论的,就是漏网的影子会以什么身份出现,笔者根据沈醉回忆录等史料进行分析,只能猜出他们的三种可能的公开身份。

据沈醉回忆,当年军统西北区区长吴景中(就是《潜伏》中的吴敬中,他当保密局天津站站长之前,还当过东北区区长、西北区区长、中苏情报所总务科长、军统临澧特训班一大队二中队指导员兼情报教官)、霍立人都往陕甘宁边区派遣过许多类似影子和黄雀的潜伏特务。

沈醉在《军统内幕·军统对陕甘宁边区的罪恶活动》中回忆:“军统设在兰州的西北区,先后区长程一鸣、吴景中、霍立人,和我私交都很好。当时该区的主要任务也是针对边区进行特务活动……准备长期埋伏,有取信于人的证明,去后极力伪装进步,不马上活动,时间不计较,一两年乃至十年都行,只要能立下足,一步一步伸进去,将来一定能作出成绩。”

沈醉知道的潜伏特务,主要以有文化的大学生中学生为主,他们中甚至有人还考入了抗大:有一个姓袁的,沈醉隐去了他名字的中间一个字,只说他叫袁某良。沈醉只说了这一个姓袁的抗大学生而且还不说全名,肯定有他的考虑——该人是冒名顶替进入,后来因病离开,所以沈醉才说了,有多少一直没离开的,沈醉是不会说的。

从抗大毕业后会干什么,笔者不说,读者诸君也知道,这就是影子的第一种公开身份,江万朝、韩冰都是这种身份,这种第一身份郑耀先是知道的。

郑耀先只知道影子型潜伏特务的第一种身份,那些特务的第二种身份,郑耀先不知道,李伯涵和李涯(李俊才)却肯定知道,那就是掌握着“专业技术”的“人才”,比如什么或比如谁,笔者不说,大家也知道。

潜伏影子的第三种身份,或者说第三种面目,连齐公子齐思远也未必完全清楚,因为他招募并培训的人员比较复杂,有的有文化,有的有相貌,而且理论水平都在封闭式培训后都变得很高,一般人根本就识别不出来。

有些事情,越琢磨越可怕,笔者这篇稿子也只能到此打住,剩下的事情交给读者诸君来分析研判:漏网的影子会以三种面目出现,第一种郑耀先知道,第二种李伯涵李涯知道,第三种谁知道?当年的影子已经老去,新的影子,会是什么样子、做什么工作、叫什么名字?除了本文说的这三种,漏网的影子,还可能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又会做些什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本清末民初回忆录,看完久久不... 在不少人看来,正经人谁写日记和回忆录,尤其当写作者带着传之后世的心思,也就不免刻意和遮掩。可是,如果...
原创 邓... “小平同志要找你谈话。” 1980年,海军副政委杜义德接到通知,要与小平同志面谈。途中,他心中不免...
原创 两... 在两宋时期,如何应对“钱荒”这一经济问题,是当时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深入理解这一问题,我们首先...
原创 清... 清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由于清朝末期的丧权辱国,给人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许多人对这个朝代持有偏见...
原创 妲... 如果没有《封神演义》这部作品,妲己这个人物或许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掩埋,很难再引起后人的关注。然而,正是...
原创 南...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但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跟着名著学造反:历史上的著名反... 有粉丝老爷问我,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反诗,最好是引起过一段血雨腥风那种,正史或小说中的都算。我查了一下,...
原创 蜀... 好的,我帮你将文章改写一遍,保持每段原意不变,增加细节描写,总字数变化不大。 --- 三国时期,诸...
原创 霍... 自古英雄出少年,尤其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少年英才更是屡见不鲜,英雄辈出。而在众多少年英雄中,最为人熟...
原创 镇... 1904年3月23日,一艘名为马尼拉号、排水量达到2700吨的货轮在德国不莱梅的造船厂顺利建成并下水...
原创 陈... 从学生时代起,毛泽东就身处革命的洪流中,几乎没有过一天能够安稳度日的时光。特别是在他成为党中央的领袖...
原创 埃... 1798年,随着拿破仑远征埃及的脚步,许多随军学者开始了对古埃及文明的探索。这些学者中有许多是当时法...
88年历史的火车站“退役” 新... 央视网消息:6月30日,在吉林通化,随着最后一趟旅客列车驶离通化站,这座有着88年历史的火车站完成使...
民国镇南教师委任状及教育概述 曾经见过很多份民国时期的委任状,曾被文书上那端庄、娟秀的字体所震撼,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深意,那是一种书...
大唐天宝十四载,从李隆基到李白 天宝十四载(755)二月,安禄山派了副将何千年来到长安,请求以番将三十二人代替汉将统兵。虽然唐帝国自...
《非洲的描述》:1526年首次... 一本早期标题页来自 《非洲史与描述》,作者为莱奥·阿非利加努斯(1485-1554),首次出版于 1...
原创 徐... 好的,我会帮你对这篇文章逐段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全文字数变化不大。以下是改...
古代中国的“计程车”如何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的记里鼓车复原模型。   中国科学技术馆供图 张荫麟复原《宋史》记载的记里鼓车齿...
150岁北京东莞会馆修缮完毕 盛夏时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烂缦胡同里槐香四溢。行至青砖灰瓦的东莞会馆门前,百年前曾见证东莞籍士人往...
原创 千... 人生仿佛一场豪赌,若赌对了,便可财源广进,权势滔天;若赌错了,便可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悲惨无比。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