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36年,华克之刺杀汪精卫后投奔延安,毛主席为何不收留他?
迪丽瓦拉
2025-08-05 17:04:17
0

1937年初夏,一个被国民党通缉十万银元的男人从香港来到了延安,但是毛主席在热情接待他之后却拒绝了他留在延安的请求,这个人就是震惊华夏的汪精卫刺杀案的总指挥,华克之。但实际上,华克之真正想杀的人,是蒋介石。

为什么毛主席会拒绝这样一个英雄人物的到来?为什么华克之想杀蒋介石,最后却选择了刺杀汪精卫?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民国“百变特工”华克之的故事。

“百变特工”华克之

华克之精通易容术,他曾经用过几十个化名,装扮过商人、记者、哲学教授、种植园主、国民党高级将领和华侨巨贾,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白区里穿梭于各大城市之间,香港、广州、上海、南京都留下过他的传奇故事。

华克之周旋于美日英和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动政权之间,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战线出生入死、屡立功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成立坐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过,这都是他选择拥抱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后的故事了,在一开始,华克之其实是一个坚定的“三民主义”者。在南京省立一中读书的时候,华克之就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后来又接触了启蒙主义思潮,在课余时间拜读了孙中山的著作,逐渐树立了对三民主义学说的信仰。

未满18岁的时候,华克之就已经成为了学生领袖,并且在自己周围团结了一批和自己一样的热血青年,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当时在南京市国民政府的市委委员宛希俨,在这位国民党成员的引领下,华克之又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让华克之对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有了很好的认知。

1924年春天,华克之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了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这次会议上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孙中山,孙中山在这次会议上重新阐释了自己的三民主义,令国民党成为了革命民主联盟性质的政党,华克之对此衷心拥护。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的上台,华克之深切地感到了一丝危机,华克之判断,蒋介石将会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潜在威胁,特别是“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之后,华克之对自己的朋友们明言:“一旦胜利在握,别说共产党没有活路,将来我们这些正牌国民党员恐怕都要在总指挥(指蒋介石)的刀下成为冤魂”

华克之的预言是对的,北伐军占领南京之后,蒋介石就在4月9日捣毁了南京国民党市党部,将著名共产党人士肖楚女、侯绍裘,以及华克之的政治引路人宛希俨秘密逮捕并杀害。

4月12日晚,义愤填膺的华克之联络了一批忠实的同志反对蒋介石,以南京市党部委员,青年部长华腕的名义贴出海报,通知全市国民党员们14日上午举行集会,抗议蒋介石的血腥暴行。

华克之组织的公开挑战令蒋介石反革命势力一片恐慌,蒋介石手下的人准备紧急搜捕华克之,但是陈果夫建议蒋介石当务之急是清剿共产党,对于国民党内的事务可以采取怀柔政策。

蒋介石接受了陈果夫的建议,亲自写信给华克之邀请他面谈,但是华克之却公开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令蒋介石十分难堪且愤怒。

14日大会结束后当晚,蒋介石下令将声讨自己背叛革命、违背孙中山遗训的华克之逮捕入狱,后来经过国民党元老和民主人士的努力,华克之被释放了出来。但是经此一遭,华克之彻底看清了蒋介石的丑恶嘴脸,下决心要和蒋介石抗争到底。

一丝火种在华克之的心里悄悄地种下,等待着成为燎原之火的那一天。

归隐江湖,谋划刺杀

1929年3月,已经彻底不装了的蒋介石再次下令逮捕了华克之,华克之在国民党进步元老的庇护下已经无法生存,便选择隐居在了上海,在这期间,华克之结识了一批和他志同道合反对蒋介石的革命伙伴,其中张维是华克之的同乡,陈惘子是马列主义者,孙凤海是一个枪法极好的退役军人,出身贫苦,满腔热血嫉恶如仇。

这几人组成了一个坚定的反蒋小团体,有“民国第一杀手”之称的反蒋著名人士王亚樵,也同样是华克之的支持者。华克之坚信,蒋介石是中国革命运动的最大障碍,只有对他进行最直接的有效打击,从物理上消灭他,才能有效推进国民革命。

孙凤海和张维坚决支持华克之的主张,陈惘子稍有异议,曾经多次劝阻华克之,并向他持续不断地灌输共产主义和马列思想,后来陈惘子见华克之意向已决,就不在硬性劝阻,只向华克之转达过几次中共中央地下组织的善意劝导。

华克之等人也深知除掉蒋介石殊为不易,要做长期周密的准备,有人提议可以先拿宋子文试水,宋子文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也是国民党反动派勾结美国人的主要桥梁,如果能先干掉宋子文,对蒋介石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不过刺杀宋子文的时候由于烟雾弹释放过早,所以执行具体行动的孙凤海没能准确击中宋子文,只在宋子文逃跑的时候送给他了一颗进入他屁股上的子弹,但是好在刺杀结束后所有人都安全撤离了,这一次“牛刀小试”的行动也算是圆满完成。

1933年秋季,华克之受邀前往福建参加19路军的福建起义,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化华克之深感要立刻将刺杀蒋介石的行动付诸实施,于是就成立了一个名为“晨光社”的小通讯社,准备用记者身份的掩护来刺杀蒋介石,为了避免外人对他们的行动产生误会,华克之将陈惘子送出了晨光社。

经过两年的准备之后,晨光社终于得到了一次机会,能够刺杀蒋介石了。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召开,此时晨光社由于经费问题也已经难以为继,华克之等人也都觉得这次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孙凤海主动找到华克之,对他说:“此为最后,我为荆轲。”

10月28日,除了准备执行任务的孙凤海之外,晨光社的其他四人都已撤离南京,孙凤海的妻女也被送往香港,三天之后,孙凤海于上午9时进入会议现场,按照国民党的规矩,每次会议结束之后都要进行合影留念,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合影的场合一定会在室外,而且各路记者为了抢夺镜头,也会在那时一拥而上,孙凤海刺杀的时机就在此刻。

但是等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做了简单发言之后组织合影的时候,孙凤海的眉头却突然皱了起来,事情发生了变故。

刺杀汪精卫

按照会议的安排,在合影第一列的应该是蒋介石、汪精卫、阎锡山、张学良等人,但是等人在合影地点集合完毕之后,孙凤海发现,第一列怎么也找不到蒋介石的身影,而摄影师已经得到了通知,国民党要员落座之后就立即开始拍摄,不得延误。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孙凤海的思迅千回百转,找不到蒋介石,但是汪精卫在,1935年的汪精卫已经不是那个“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爱国青年,在1935年中,汪精卫就批准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将中国华北的主权拱手相让于了日本侵略者。

于是孙凤海抓住合影完毕之后的最后机会,决定临场改变刺杀目标。孙凤海闪出人群,从自己的大衣里抽出左轮手枪,对准汪精卫连开三枪,第一枪打中了汪精卫的右臂,第二枪贯通了汪精卫的左臂,第三枪的时候汪精卫转身想逃,射进了他的后背。

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只有少数几人保持镇定,汪精卫的侍从在汪精卫倒地之后才反应过来,齐齐举起手枪向孙凤海射击,孙凤海胸口连中两弹倒地,当场牺牲。

孙凤海倒地之后,蒋介石才从会议楼上下来,脸上颇为惊慌,但是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是蒋介石派出的刺客,因为汪蒋之间的权力斗争人尽皆知,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用力的抓住蒋介石,苦叫道:“蒋先生,你不让缦卿干我们就不干,何必如此?”

汪精卫躺在地上也奄奄一息的对蒋介石说:“委员长为何出此下策?”蒋介石此刻知道辩解是没有用的,就立刻下令将汪精卫送往医院抢救,并当场给国民党特务头子沈醉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凶手。

在国民党特务机关的全力运转之下,蒋介石宣称刺杀汪精卫是共产党所为,华克之的晨光社也很快就暴露了,华克之被国民党悬赏十万银元,其他人都纷纷遭到了通缉,马列主义者陈惘子被抓捕之后虐待处死,张维本人和他的家人也都被蒋介石下入大牢,孙凤海的妻子、母亲也均没有幸免于难。

这一切都让华克之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只凭个人英雄主义是没有办法改变中国的事实,这个时候,陈惘子教给他的马列主义让他振作了起来,华克之从小资产阶级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转变成了相信人民群众力量的共产主义者。

刺伤汪精卫一周年之后,华克之发布了《告全国同胞书》,并且亲自托人送给了蒋介石一份,还送了一份到延安。在《书》中,华克之明言刺杀汪精卫与共产党无关,是孙凤海临时决议,此外,华克之还揭露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罪行和汪精卫的卖国行径。

将真相公之于众后,1937年,华克之从香港秘密前往延安,终于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

毛主席在延安热情接待了华克之,但是也坦白地告诉华克之,因为现在国共已经合作抗日,华克之头上的通缉也还没有被取消,如果国民党发现华克之在延安之后向我党要人,那不论是我党还是华克之都会陷入被动,所以华克之还是不要待在延安为好。

华克之也深明大义,表示服从组织安排,毛主席就派华克之前往华南地下战线参加隐蔽斗争,并且亲自批准华克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经窃取蒋介石保密的中国军用地区送往华南分局,还曾经在军统特务的监视下将周总理的亲笔亲送给了宋庆龄,在上海救出起义飞行员的家属等等危险万分的任务。

但是由于隐蔽战线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华克之到底完成多少重大任务现在我们仍不知晓。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纪念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百变特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张昭屡次劝孙权归降曹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正统性问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朝廷,名义上仍然是...
周原遗址考古新发现专家咨询会召... “周原遗址考古新发现专家咨询会”近日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召开,专家们认为周原遗址三重城垣的发现是一个...
原创 鸿... 一些人认为,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是干大事的人不应该有的“妇人之仁”,甚至是项羽最终失败的根源。其实,...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历...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民生(前右三)、抗战老战士等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新华社...
原创 历...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间无数英雄豪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正是他们的努力...
关于冬至的故事,有几个流传较广... 张仲景与饺子的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到许多乡...
原创 日... #深度好文计划#当我们谈及唐朝这个辉煌的历史时期,往往只能通过残存的史料和想象来描绘它的盛世景象。然...
原创 蒋... 蒋介石大军包围,中原军区九死一生,李先念唱空城计赢得一线生机 1946年初夏,中原军区陷入了空前的危...
贫瘠的土地对俄罗斯有何作用? 西伯利亚,是位于亚洲北部的地理区域总称。其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因此虽然面积广阔,但人口和经济价值极低...
原创 1... 1985 年最后一个哈尔滨犹太人去世,东北自此再无犹太人,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一些主要...
原创 9... 2023年8月,盛夏的酷暑也无法驱散笼罩在互联网上的阴霾。一条消息如同病毒般迅速扩散,引发了网友们的...
原创 秦... 虽说秦始皇陵经历了项羽军队、赤眉军、黄巢起义等无数人的破坏和盗挖,但是历代王朝基本上都是持保护的态度...
原创 曹... 曹操是东汉末年群雄中的一位,也是最为著名的一位。在打败袁绍后,曹操俨然成为北方霸主,也是最有可能统一...
原创 宋... 文 / 子玉 扩张军队是宋朝解决所有问题的常规操作,但宋朝的军队却始终是大而不强最终还成为了宋朝的一...
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呼吁铭记历史 ... 近年来,一些日本政客公然淡化甚至美化日本的对外侵略历史,歪曲历史真相,遭到日本社会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
原创 5...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常常会听到对历史的争议与讨论。而说到中国的历史,毛主席无疑是个无法绕过的人...
原创 项... 历史是神秘的,也是神奇的。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唯结果论,一些拥有卓越品质的人即使失败了,也会从厚重...
未雨绸缪却成优柔寡断,朱拉尼或... 《未雨绸缪却成优柔寡断,朱拉尼或成美以棋子?》 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每一步棋都关乎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原创 1... 1949年2月,第9纵队于河南省周口地区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属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军长...
原创 中...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