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年,朱元璋最欣赏的女婿梅殷溺水而亡,曾被朱棣胁迫写血书劝驸马投降的宁国公主,直接冲进了皇宫,扯着朱棣的衣服痛骂道:“驸马是不是你害死的!你把驸马还给我!”
宁国公主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长女,也是朱棣的亲妹妹。朱元璋爱屋及乌,因为依赖马皇后,也对这个女儿格外疼爱。
1378年,年仅14岁的宁国公主嫁给了18岁的梅殷。此后数年,在朱元璋16个女婿中,唯有梅殷最受岳父器重和喜爱。
梅殷的父亲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的汝南侯梅思祖,这个人的经历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反复叛投”。
梅思祖起初是元朝的将领,后来投靠了红巾军,惹得王保保大怒,直接将他的父亲剁成了肉酱。但是,梅思祖很快又背叛了红巾军的刘福通,转投到张士诚麾下。最后,徐达攻打过来时,梅思祖献上了一座城再次叛投。
朱元璋也是对梅思祖的行径有所耳闻的,所以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便毫不避讳地问道:“你现在又来投靠我,难道对张士诚没有一点留恋吗?”
梅思祖特别识时务地回答:“天下大乱,我们都想投靠当世豪杰。而您就好比昏暗天空里出现的一轮明日,我们这等小卒那里还敢造反呢!”
读者朋友可以猜猜朱元璋是怎么回答的,他说:“看来,你这个人倒是蛮了解我的。”
这可真是一个敢捧,一个也真敢听啊!不知道梅殷是否也有父亲的这张巧嘴。
梅殷其人文武双全,尤其精通经史,因为有学问,也深受朝廷百官的尊重。后来,太子朱标过世,朱元璋决定让孙子朱允炆继位。而梅殷更是被委以重任,朱元璋密令他辅佐朱允炆。
可以说,朱元璋真是没选错人,因为梅殷确实很忠诚。
1399年,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梅殷始终在朱允炆身边出谋划策。两年后,梅殷又被朱允炆安排镇守淮安。在这期间,很多人都借机在朱棣和朱允炆这对叔侄间左右摇摆,而梅殷始终不变心志,军纪也越发严明。
1402年4月,朱棣胜利在望,他派人给梅殷递话,表示想要去给父亲朱元璋进香。当然,进香是借口,朱棣不过是想借道进南京城。
梅殷也是很刚,直接回怼道:“先帝早有禁令,不遵守的人就是不尊孝道!”
所谓“禁令”是朱元璋为了防止死后诸位王爷逼宫而留的后手,就是不允许藩王不经允许进京。
收到梅殷回复的朱棣勃然大怒,此刻的朱棣兵临城下,胜利在望,没成想梅殷如此不识时务。
于是,气到抓狂的朱棣立刻斥责梅殷:“如今我清君侧,那是顺应天命,你以为常人能阻挡吗?”
这封信再送到梅殷手里时,梅殷的处理方式更绝,他直接将送信使者的耳朵和鼻子割掉了,并且告诉使者:“之所以不割掉你的嘴,就是留你一条狗命。你回去给我告诉朱棣,究竟什么叫作君臣大义!”
梅殷如此刚勇的处理方式,其结局可想而知。而他如此作法,逼得朱棣延缓了进南京城的速度,只得绕行扬州。
仅仅2个月后,朱棣就成功破城,而建文帝却神秘失踪了。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忆柔曾经写过“火海失踪”而后“出家为僧”一说。当然,《明史》给的答案是:朱棣听到消息说建文帝在海上,因此组织了郑和下西洋。
总之,建文帝凭空消失了,这让想要名正言顺继承帝位的朱棣非常不安。
朱棣继位后,逼迫宁国公主咬破手指给驸马宁梅殷写了一封劝降的血书,而梅殷看到血书后,第一反应就是崩溃大哭,忙问建文帝去向,来人只冷漠地回答他两个字:死了。
梅殷绝望地说:“我本应该随君去,君生我即生,君死我便死。但如今,我还要忍耐一番。”
随后,朱棣安排建文帝发丧,朱棣见到梅殷,很是客套地说:“驸马辛苦了。”而梅殷却非常不客气地说:“不敢有功,劳而无功罢了。”
朱棣被梅殷的一番话弄得下不来台,没成想,梅殷让他没面子的事层出不穷,他总是不分场合地就开怼朱棣。光是语言刺激还不够,梅殷还有各种神态的鄙夷,您说朱棣得是什么心胸才能放得过梅殷呢?
后来,朱棣学习他爹,开始监视一些大臣,梅殷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之一。但是,朱棣派来的锦衣卫似乎不太高明,直接让梅殷发现了。自此,朱棣和梅殷的矛盾也越发地深。
1404年,突然有人举报梅殷与一个刘姓女秀才诅咒朱棣,甚至还在家中豢养死士。当时,朱棣并没有当众斥责梅殷,而是温和地说自己会处理,随后就让锦衣卫将梅殷押送到了辽东。
第二年,梅殷回京途中,却被锦衣卫指挥使赵曦等人推入了水中,最终被活活淹死了。但是,两个人在给朱棣的奏折上却称梅殷是自己投水而亡的。
宁国公主听闻驸马已死,直接冲到了皇宫,不管不顾地扯着朱棣的衣服痛哭,询问梅殷的下落。朱棣只好软语安慰她,承诺帮忙找出凶手。后来,朱棣果然将赵曦等人处死了,这才算平息了宁国公主的怒火。
此后,朱棣提拔了梅殷的两个儿子,还不忘警告道:“若非看在你们母亲的面子,你们是不会有今天的!”至此,宁国公主寡居地过着残生,最终竟活到了71岁高龄。
梅殷的一番热血终是洒在了大明的热土上,而他对明朝的忠心也可以在地下向朱元璋祖孙俩诉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