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蒋让傅作义率华北六十万大军南下,有无可行性?为何遭拒绝?
迪丽瓦拉
2025-08-06 05:02:46
0

老蒋让傅作义率华北六十万大军南下,有无可行性?为何遭拒绝?

1948年11月,南京城内暗流涌动。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密谈即将展开,却无人知晓其中玄机。蒋介石急召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南下,表面上是为了商讨大事,实则暗藏杀机。当傅作义踏上南京的土地时,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悄然拉开帷幕。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个决定可能改变整个国家的走向,而傅作义将如何应对这个看似高升实则危险的职位?

1949年1月,北平城内一片欢腾。傅作义率25万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为这座古城免去了战火的蹂躏。街头巷尾,百姓们欢欣鼓舞,纷纷称赞傅将军的明智之举。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两个月前,傅作义差点就离开了这片他苦心经营的土地。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48年11月初。当时的局势,就像一锅煮沸的水,眼看着就要溢出来了。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老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一个劲儿地给傅作义发电报,说有要紧事商量,非得马上见面不可。

傅作义心里直打鼓。他太了解老蒋了,这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谁知道呢?但是军令如山,他只好硬着头皮飞到南京。

刚到南京,傅作义就觉得不对劲。国防部长何应钦笑眯眯地跑来说,老蒋要给他个新差事——东南军政长官。乍一听,这官儿挺大的。可傅作义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哪是高升啊,分明是个坑!

要说这老蒋,可真是个人精。他知道傅作义在华北根深蒂固,想把他调走可不容易。于是就想出这么个“金蝉脱壳”的招数。表面上是重用傅作义,实际上是要把他架空。

傅作义心里门儿清,但是面上还得装糊涂。他问何应钦:“那华北的几十万大军怎么办?”何应钦说:“能撤的就撤,撤不了的就往绥远撤。”傅作义心想,这不是扯淡吗?几十万大军,说撤就撤,当是下棋呢?

晚上,老蒋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上,老蒋先是把东北的几个手下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们无能,把东北都丢了。然后又和颜悦色地对傅作义说,让他去当东南军政长官,还说把福建交给他管。

这时候,傅作义灵机一动。他说:“华北局势其实没那么糟糕,还有六十万大军呢。现在撤退可不是好主意啊。”这话一出,老蒋立马来了精神。他让傅作义详细分析华北局势,傅作义就顺水推舟,分析了一通。最后,他来了一句:“退守东南那是偏安,可不能轻易这么干啊。”

这话正中老蒋下怀。他当场就推翻了南撤的主意,让傅作义回去好好布防,死守华北。傅作义心里乐开了花,这不正中下怀吗?不但不用去当那个东南军政长官,还得到了老蒋的信任。这一招,可真是高啊!

傅作义回到北平后,心里还在暗自庆幸逃过一劫。没想到没过几天,老蒋的处分令就下来了: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因为丢失重镇,被撤职查办。这下可把傅作义吓出一身冷汗。你看看,这卫立煌前脚刚从东北败退,后脚就被老蒋秋后算账了。要是自己当初真去了东南,恐怕下场也好不到哪去啊!

但是傅作义也没闲着。他一面安抚卫立煌,一面加紧调整华北的防务。老蒋答应给他扩编三个军,还要运一大批美援装备过来。傅作义打算趁这个机会,好好整顿一下部队。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东北的共军比预想的来得快多了,根本没给傅作义喘息的机会。短短半个月,傅作义的主力部队就损失惨重。眼看着大势已去,傅作义只好选择和谈。

最后的结果是,北平和平解放,25万国民党军队接受改编。傅作义还亲自去绥远说服了当地的6万多官兵起义。虽然没能保住华北,但是能和平解决,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回头来看,傅作义拒绝南下是个明智之举。且不说南撤根本不可能成功,就算勉强撤下去,恐怕也难逃被老蒋秋后算账的命运。留在华北,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了,但至少为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也给自己留下了一条生路。

老蒋想让傅作义南下,结果反倒坚定了傅作义固守华北的决心。这场博弈,看似是老蒋和傅作义之间的较量,实则反映出国民党统治已是风雨飘摇。老蒋舍不得放弃华北,又想保存实力,结果是两头落空。傅作义虽然看穿了老蒋的心思,但也难挽狂澜。最后的结果,恰恰印证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国共两党的胜负,早已不是某个人或某次决策能够左右的了。

有人说,傅作义是个聪明人,懂得审时度势。也有人说,他只是在保全自己。但不管怎么说,他的选择确实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个人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齿轮。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已经难能可贵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文 / 子玉 扩张军队是宋朝解决所有问题的常规操作,但宋朝的军队却始终是大而不强最终还成为了宋朝的一...
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呼吁铭记历史 ... 近年来,一些日本政客公然淡化甚至美化日本的对外侵略历史,歪曲历史真相,遭到日本社会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
原创 5...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常常会听到对历史的争议与讨论。而说到中国的历史,毛主席无疑是个无法绕过的人...
原创 项... 历史是神秘的,也是神奇的。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唯结果论,一些拥有卓越品质的人即使失败了,也会从厚重...
未雨绸缪却成优柔寡断,朱拉尼或... 《未雨绸缪却成优柔寡断,朱拉尼或成美以棋子?》 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每一步棋都关乎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原创 1... 1949年2月,第9纵队于河南省周口地区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属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军长...
原创 中...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董... 顺治皇帝的故事传承了几百年,关于他的结局历经风雨,仍然充满争议。一方面,有传说称顺治皇帝削发出家,放...
原创 假... 霍去病作为嫖姚校尉,第一次上战场,并一战封侯的时候,只有18岁,正是现代高考生的年龄。 不过,霍去病...
原创 司... “司马家”在中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鼎鼎大名的大族势力,特别是在汉朝末年,司马家族中涌现出了包括司马懿在...
原创 姜... 1.所谓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纯粹是为了押韵搞出来的打油诗,里面杂揉了各种评书、戏曲或民间传说,跟三国演...
原创 南... 吴越军很快到了福州并且潜入城中,但与福州守将李达联合后仍然没能挡住南唐军的攻势,福州内城变成了孤岛。...
原创 叶...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无数生灵涂炭,所造成的各种损失,都堪称是历史之最。...
冷兵器时代的硬核解密:《中国古... 古代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谈到地利,必然绕不开那些兵家必争之地,而这就是今时所言的“枢纽地区”...
原创 如... 在东汉末期,有这样兄妹三人,虽出身屠夫之家,妹妹却成功跻身后宫之主,哥哥则成功获得总镇京师兵马的大权...
原创 明...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对郕王妃汪氏来说,是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她那位背负了近...
中华民国二年四川造币厂造双旗币... 在江西省的一个宁静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内敛而深沉的叶先生。他手中紧握着一枚中华民国二年四川造币厂倾力打...
原创 首... 高拱是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的二甲进士,30岁刚出头就幸运地做了裕王的老师。后来嘉靖皇帝驾崩后,裕王...
原创 三... 三国历史因为有了五零后曹操和六零后刘备的出现,变得精彩无比。相比之下,曹操取天下靠的是实力,刘备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