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康熙帝的永字辈曾孙多达三百多人,然而能够被授予官职的不足一成,可想而知能够晋爵的数量会更少了。
永彩,是二十房多罗简贝勒胤祎的孙子。简贝勒膝下有7个孙子,但是长大成人的却只有4个。其中,永彩是属于幼孙。
他出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与堂兄永琛对比,相差了74岁。嘉庆十年,20岁的永彩被恩封为三等辅国将军。
然而,他并没有被朝廷恩诏为官,只是一直赋闲在家。嘉庆二十年,年仅29岁的永彩去世。
辅国将军永彩,一生娶了三位妻妾,其中两位妾室是堂姐妹,其中一位妾室为他生下了独子绵寿,其爵位得以承袭。后来,生育了两个奕字辈孙子,三位载字辈曾孙。
永彩成为了这一支的第一代辅国将军,其爵位承袭到曾孙载凯结束。来看看:
一:独子爱新觉罗绵寿(1814-1871)
绵寿,出生于嘉庆十八年。
嘉庆二十年,绵寿年仅3岁,29岁的永彩英年早逝。
次年五月,4岁的绵寿奉旨承袭了爵位,由三等辅国将军递降为奉国将军。
道光十八年,25岁的绵寿晋封为不入八分镇国公,也位列国公序列中,在宗室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咸丰九年,奉旨候补进六班,入宫当值。一般来说,皇宫当值都在亲王、贝勒、贝子和国公当中进行选择。
咸丰十年,正式进入六班,担任当值国公。
咸丰十一年,因病告退当值差事,回家养病。
同治十年,59岁的绵寿去世。
二:孙子爱新觉罗奕贺(1855-1889)
奕贺是镇国公绵寿的次子,比兄长奕祥小23岁。由于奕祥在奕贺出生前六年就已经去世了。因此,绵寿为了能够子孙延绵,娶了一个妾室,生育了奕贺。
当奕贺出生的时候,父亲绵寿都已经42岁了。
同治十一年,镇国公绵寿去世。本年,17岁的奕贺承袭了爵位,并没有递降,依然是不入八分镇国公。
然而,时光不长。光绪十五年,年仅25岁的奕贺也去世了,还没有来得及在朝中担任官职。
不过,25岁的奕贺早就成婚,娶了三门妻妾,生育了三个载字辈的儿子。
三:曾孙爱新觉罗载钺(1878-1904)
载钺是镇国公奕贺的嫡长子,生母是伊尔根觉罗氏,属于满清贵族。
光绪三年,载钺出生在国公府中。
光绪十五年,父亲镇国公奕贺去世后,载钺以嫡长子的身份承袭爵位,依然没有递降,仍然是不入八分镇国公。
光绪十九年,朝廷恩赏一等侍卫,并且允许在大门上行走,这就意味着能够经常见到光绪帝,很容易得到重用。
光绪三十年,28岁的载钺也英年早逝。
四:曾孙爱新觉罗载铠(1878-1928)
载铠和载钺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虽然看起来两人是同一年出生,但是一个在年头出生,一个在年尾出生。
光绪十五年,兄长承袭爵位后,他被恩诏授予荫生的身份,意味着成人以后,还是可以入朝为官的。
光绪二十三年,正式授予载铠为正七品笔帖式,进入宗人府当差。
当载铠入宗人府办差以后,这就意味着爵位与自己无缘了。后来,想一想还是参加宗室的爵位考封。就在这一年报名参加,成绩还是可以,考封了三等辅国将军。想一想自己的曾祖父也就是辅国将军出身。
光绪三十年,28岁的兄长载钺去世。
光绪三十一年,载铠承袭了伊兄的爵位,依然是不入八分镇国公。而且其一等侍卫的职位依然让载铠来担任。
结语:
因此,辅国将军永彩的爵位到曾孙载铠就结束了,毕竟后来清朝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