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腐烂帝国的最后十年
迪丽瓦拉
2025-08-06 05:32:44
0

在历史的河流之中,总有一些深沉的时刻,让它们的余波久久未能平息。

苏联帝国,一个曾经辉煌的名字。它仿佛是20世纪最宏伟的建筑之一,从战火中崛起,在二战中用钢铁和血肉抵挡了法西斯的狂飙,之后又在冷战中与西方抗衡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然而,这座建筑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逐渐走向了瓦解。曾经牢不可破的砖石,承载着无数梦想的堡垒,突然分崩离析,消散在风中,只剩下空寂与回忆。

苏联的最后时光,像一场无声的悲喜哑剧,缓慢却又不可阻挡。

至今仍有很多人是“苏粉”,我甚至曾在巴塞罗那的街头看见有人家挂着苏联国旗,以示纪念。我虽然不喜欢苏联,但可以理解这种情感。苏联的最后十年,充满着变革、期冀与悲情。

帝国的内部裂缝

1979年,苏联决定发动阿富汗战争,这一决策被认为是苏联走向衰败的开端。

当时,苏联领导层充满着无以复加的自信,在他们眼中阿富汗只不过是苏联打通里海油气通道、占据战略制高点的一个小棋子罢了。苏联不需要什么钢铁洪流,只要派一个军团,就足以控制这个还停留在部落时代的蛮荒之地。

然而,这场泥潭一般的战争消耗了苏联大量的经济资源。在阿富汗干涸而辽阔的山脉之中,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苏联士兵在游击战当中死亡,这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

与此同时,在苏联国内,普通百姓开始对无尽的牺牲和愈演愈烈的物资短缺感到不满。

进入1980年代,勃列日涅夫执政下的弊病更加明显。只涉及皮毛、不涉及体制根源的柯西金改革,只带来1975年以后短短几年的好时光。此时,美国已经开始计算机技术革命,苏联的经济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

计划经济的僵化,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科技日益落后于西方。长期注重工业却不在乎民众生活与消费,导致苏联百姓生活水平下降明显。

作为一个抗衡美国的强大国家,苏联城市内商店的货架上却经常空空如也,通货膨胀和物资短缺成为常态。

在经济下行周期,政府逐步陷入公信力缺失,国家的宣传机器,再也无法掩盖眼前的经济困境,民众的不满和抱怨此起彼伏。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苏联内部的民族问题也开始骤然加剧。

苏联是一个由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国家,不过,俄罗斯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一种不平等的政治结构。随着经济衰退,非俄罗斯族裔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地区的独立呼声日益高涨,苏联这个联邦摇摇欲坠。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得到了苏联的最高权力。

戈尔巴乔夫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开始着手一场巨大的变革,“改革”和“开放性”成为了他的标志性词汇。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想要走出困境,必须实行大胆的自由化改革,以避免僵化的体制继续让经济衰退。

因此,戈尔巴乔夫试图打破计划经济的约束,引入一些市场经济的机制作为调和。然而,这些改革并未收到明显的效果,苏联的经济体系内部已经腐朽不堪,戈尔巴乔夫改革反而加剧了不稳定的态势。

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还尝试开放言论自由。他的“开放性”政策使得民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批评。

苏联人第一次拥有了言论自由,但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也开始借由言论开放而升级。民众长期被压抑的愤懑终于有渠道爆发了,对政府的批评之声愈演愈烈。

自由一旦开了头,就没有回头箭。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开始寻求更大的自治权,中央政府的权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削弱。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大的悖论。他试图用改革拯救苏联,然而改革政策却又加速了苏联解体;他尝试用开放来释放社会矛盾,但苏联长期隐藏的社会裂痕却被激化。

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帝国,逐渐失去了其内在的凝聚力,成为一盘散沙。

冷战的终结与西方的压力

1980年代末期,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与西方、与美国的关系开始缓和。

戈尔巴乔夫不仅与撒切尔夫人谈笑风生,他还与美国总统里根以及后来的布什进行了多次会谈,双方达成了一些军备控制协议。戈尔巴乔夫认为,冷战该结束了,苏联也不应继续与西方为敌,甚至还可以合作。

然而,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带来苏联的复兴。这一点,可能也是戈尔巴乔夫始料未及的。

在开放之下,苏联民众看到了西方的优势,于是抛弃了宣传机器的谎言,开始向往市场经济、物质丰富、言论自由。

与此同时,西方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吸引了苏联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开始喝可乐、听摇滚。传统的苏联意识形态,尤其是将西方描述为水深火热、腐朽堕落的宣传体系土崩瓦解。

冷战铁幕的崩塌不仅意味着国际秩序的彻底改变,其实也导致了苏联内部思想和信仰的瓦解。因为,苏联自身的价值观,已经无法再吸引那些向往自由的人了。

政变与最终解体

1991年8月,苏联迎来了帝国故事的终局——八一九政变。

这次事件中,苏联保守派领导人试图通过发动政变,来阻止戈尔巴乔夫改革。然而,这场政变却因民众的抵抗,以及改革派领导人叶利钦的参与而迅速失败。

政变失败了,但苏联中央政府也彻底丧失了权威。前一天还在播报的苏联新闻,第二天就画风突变。以往无坚不摧的帝国,就像纸糊的一样瞬间脆断。

这时,波罗的海三国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

1991年12月25日,已经无力回天的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正式解体。

这个曾经主宰半个地球的超级大国、美国最畏惧的敌人,在历史的尘埃中轰然消失。克里姆林宫上方的镰刀锤子旗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三色旗。这个瞬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标志着全球政治格局的剧烈变迁——社会主义阵营,走向重大的挫败。

结语:苏联的悲剧根源是体制的悖论

苏联的最后十年,是复杂而矛盾的。

改革来得太晚,这是苏联崩溃最直接的原因。苏联长期自信于其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央指挥经济这件事情信仰至深。但市场经济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这已经是摆在面前的现实,苏联执政层却长期罔顾客观规律,对计划经济这个立国之本不舍得放弃。

个人崇拜和权力集中,则一直都让这个国家的民众生活在谎言之中,不仅削弱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也让积累的社会矛盾长期无法得到释放。

直到勃列日涅夫时期,仍然不愿意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以至于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问题积累已经太深,已经失去了改革的机会。

戈尔巴乔夫,生而晚矣!

腐败,是另一个根源性问题。苏联虽然坚持社会主义,但权力高度集中却导致越来越深的腐败,以至于产生一种恶性循环:腐败——改革——改革成为腐败的新机会——更腐败……

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就滋生了严重的腐败,当时苏联很多高层都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互相之间进行惊人数额的贿赂。

所以,关于苏联崩溃的根本原因,有一种这样的解读:苏联解体,是因为党内权贵认为,苏联的旧体制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继续攫取财富的要求,于是,权贵们合力拆解了苏联这个限制他们的笼子。

这也是为什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迅速进入了寡头时代。

苏联最后十年,是一个注定无解的悲剧。苏联崩溃所带来的启示,值得人类永远回味和铭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张昭屡次劝孙权归降曹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正统性问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朝廷,名义上仍然是...
周原遗址考古新发现专家咨询会召... “周原遗址考古新发现专家咨询会”近日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召开,专家们认为周原遗址三重城垣的发现是一个...
原创 鸿... 一些人认为,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是干大事的人不应该有的“妇人之仁”,甚至是项羽最终失败的根源。其实,...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历...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民生(前右三)、抗战老战士等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新华社...
原创 历...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间无数英雄豪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正是他们的努力...
关于冬至的故事,有几个流传较广... 张仲景与饺子的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到许多乡...
原创 日... #深度好文计划#当我们谈及唐朝这个辉煌的历史时期,往往只能通过残存的史料和想象来描绘它的盛世景象。然...
原创 蒋... 蒋介石大军包围,中原军区九死一生,李先念唱空城计赢得一线生机 1946年初夏,中原军区陷入了空前的危...
贫瘠的土地对俄罗斯有何作用? 西伯利亚,是位于亚洲北部的地理区域总称。其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因此虽然面积广阔,但人口和经济价值极低...
原创 1... 1985 年最后一个哈尔滨犹太人去世,东北自此再无犹太人,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一些主要...
原创 9... 2023年8月,盛夏的酷暑也无法驱散笼罩在互联网上的阴霾。一条消息如同病毒般迅速扩散,引发了网友们的...
原创 秦... 虽说秦始皇陵经历了项羽军队、赤眉军、黄巢起义等无数人的破坏和盗挖,但是历代王朝基本上都是持保护的态度...
原创 曹... 曹操是东汉末年群雄中的一位,也是最为著名的一位。在打败袁绍后,曹操俨然成为北方霸主,也是最有可能统一...
原创 宋... 文 / 子玉 扩张军队是宋朝解决所有问题的常规操作,但宋朝的军队却始终是大而不强最终还成为了宋朝的一...
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呼吁铭记历史 ... 近年来,一些日本政客公然淡化甚至美化日本的对外侵略历史,歪曲历史真相,遭到日本社会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
原创 5...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常常会听到对历史的争议与讨论。而说到中国的历史,毛主席无疑是个无法绕过的人...
原创 项... 历史是神秘的,也是神奇的。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唯结果论,一些拥有卓越品质的人即使失败了,也会从厚重...
未雨绸缪却成优柔寡断,朱拉尼或... 《未雨绸缪却成优柔寡断,朱拉尼或成美以棋子?》 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每一步棋都关乎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原创 1... 1949年2月,第9纵队于河南省周口地区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属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军长...
原创 中...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