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国人执掌的中国海关,居然成为清朝最廉洁的部门
迪丽瓦拉
2025-08-18 00:32:28
0

关于赫德这个人,充满着争议。有些人认为,中国的海关由外国人执掌,这是丧权辱国;有些人则赞叹,赫德这个外国人执掌的海关,居然是清政府最廉洁、最高效的政府部门,促进了清朝商业的发展。

外国人管中国海关,而且一管就是四十多年,这看起来很匪夷所思。我们就来说说事情的起源。

1853年,上海爆发了小刀会起义,清政府的上海海关官员为了逃命,都躲到了租界。这时候,刚好有大批的外国商船停在港口,准备缴纳关税后和中国商人贸易。海关都没人上班,怎么办?英、法、美三国的领事就聚集在一起开会应对。商量之后,三国领事决定各派一个人带队到上海海关上班,替清政府收关税。

让清政府没想到的是,这个由外国人成立的临时税务司,居然诚实认真收税。小刀会起义被镇压以后,他们不但把所收的关税全额移交给了清政府,数额还比原清朝官员收的要多。

这一对比,清廷很不是滋味,无疑,原来清政府的海关官员贪污很厉害。

看到洋人办事比自己官员还靠谱,清政府高层脑洞大开,有人就开始想,那干脆请外国人来收税算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1600万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当时,太平天国盘踞在江南,清廷在最富庶的地方无法收田赋,财政困难,

海关税收

就成为了清政府的重要依靠。

英国人在谈判中说,为保障赔款能按时兑付,海关要按照西方的制度进行改革,但并没有要求一定要让外国人担任主要负责人,“中国人可以雇佣中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担任总税务司。”没想到清政府的总理衙门大臣文祥和恭亲王奕?一致认为,清政府自己的官员会贪污,无法信任,还是外国人比较可靠。

以道光年间的广东海关为例,有一年,广东海关实际征收220万两白银的关税,但入国库的只有150万两,整整贪污了70万两。这仅仅是贪污,海关上下还连成一气,参与走私,收受贿赂私放货物入境,应征未征的关税数额也很巨大。还有更过份的,海关官员还故意延缓税银入库,把税银拿到民间放高利贷,赚取巨额利息。

清政府对海关官员进行持续的反腐,人也杀了不少,抄家,全家流放的也有,可就是控制不住官员们前赴后继的腐败。所以,清政府想请外国人来收税,觉得外国人比自己的官员还靠谱。

于是,1863年,英国人赫德走马上任,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

赫德上任以后,直接把原来清政府的海关各项制度推倒重来。他按照西方的海关体系,建立了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稽查制度,从制度上让海关官员无从下手中饱私囊。同时,他建立了高薪养廉制度,认为海关官员不拿高薪,无法制止他们贪污。

赫德还对海关的官员进行了洗牌,重要职位全部由外国人担任。当然,赫德并不是任人唯亲,他开创了“逢进必考”制度,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要进海关,必须通过考试。他一个好朋友有个儿子,伦敦大学毕业后想到海关任职,结果

没通过考试,赫德就是不录用。

在赫德领导下,清朝海关的运行状况如何呢?

1861年,清朝的关税收入是490万两。1908年,赫德离任,当年的关税收入是3020万两。赫德上任时,关税收入占清朝财政收入的9%,他离任的事后,关税占到了财政收入的25%。

左宗棠收复新疆,使用了关税收入,北洋水师买船,也是靠关税收入。因此,有人说赫德领导的海关,为清政府续命几十年。

在任期内,赫德还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新建了沿海港口的灯塔、气象站,可以说,赫德是中国近现代海关制度的开创者。

恭亲王奕?说:“如果大清有一百个赫德,事情就好办了。”

但是,赫德的身份和历史评价都很尴尬。

就身份来说,他是个英国人,却执掌了中国的海关,这是对中国主权侵犯,也是对中华民族感情的伤害。但他的贡献又实实在在摆在那里,不能抹杀。

就个人品格来说,赫德是一个兢兢业业,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人。他个人对中国并没有恶意,甚至希望中国强大起来,他协助清政府到国外购买军舰,劝说清政府派人出去考察。他甚至呼吁清政府进行变革::"如果政策改变了,中国可以成为各国的领袖;如果政策不改变,它将变成各国的奴仆。"

只可惜,他是夹缝人,他认为自己是“中国政府的雇员”,要忠于自己的雇主,但他又是英国人,有些事情让他很难受。

八国联军侵华

的时候,赫德差点被义和团打死,但他站出来抨击联军的烧杀抢掠,在谈判的时候,他竭力为清政府争取少赔款。

赫德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他很喜欢中华传统文化,甚至想让他儿子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自然被清廷拒绝了。

赫德于1908年离任,1911年病逝于英国,那一年,清政府也亡了,在灭亡之前,清廷还追赠赫德为“

太子太保

”。

怎么评价赫德呢?确实很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赤... 吐蕃于长庆元年(821)、长庆二年(822)与唐会盟后,敦煌古藏文写卷记载了吐蕃与唐朝、回鹘、南诏,...
原创 新... 1942年,在华中抗日根据地,一位名叫杨德裕的新四军女战士,凭借着出色的报务技能,成功打入敌军电报站...
他是开国少将,64岁时企图发动... 从英雄到叛徒,他的名字几乎成了背叛的代名词。张宜爱,这位曾经的红军将领,一度是无数战士心中的“神”,...
穿越冰与火:俄北方海航道演变史 参考消息网12月24日报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2月15日刊发题为《穿越冰与火: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鲜为...
原创 此...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揭竿而起、英雄豪杰四起,最终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人异军突起,经过几...
重庆江北寸滩发现一条清代官道 王爷庙遗址出土的清代官道。(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新重庆-重庆日报消息,近日,位于江北区寸滩街...
原创 有... 《明亡之思:靖难之役的深远影响》 一、靖难之役的爆发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
《慕天颜集》首发仪式在兰州举行 12月20日,在陇上乡贤、康熙名臣慕天颜诞辰400周年之际,由平凉市委、市政府策划,平凉市委宣传部、...
原创 “... 在新中国的57位开国上将之中,有三位“杨”姓将军合称为“三杨”,也被称为“三杨开泰”,三人分别是杨得...
原创 汉... 提到汉武帝刘彻,他的名字几乎等同于“强汉”二字 。他乃中国历史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后世赞其为“...
原创 明... 朱善,明代初期的杰出文臣,出生在江西丰城。他从小勤奋读书,成为当地闻名的大才子。然而,正当他准备迎接...
原创 杨...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用一生诠释了忠诚与勇气的意义。杨得志,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
原创 原... 1956年,西藏拉萨机场上空,一架飞机缓缓降落。机舱门打开,一位身材魁梧的军官走了下来,他就是张廷发...
悦见贵阳·触摸文脉 贵阳历史文... 12月23日上午10时,一场主题为“悦见贵阳·触摸文脉”的《贵阳历史文化丛书》分享会在贵州饭店国际会...
原创 3... 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再回头看那段时光,仿佛世界末日一样,明明是面对面的距离,却依旧不能靠近彼...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历史洪流中,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人物,而赵秉忠作为一位状元,他所创作的《...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常常通过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一窥那个时代的风貌。然而,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你是否曾...
原创 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林... 林徽因与梁家:不是高攀,是命中注定的相遇 192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梁思成身陷囹圄,生命垂危。...
原创 慈... 清朝,一个封建王朝的落幕,是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1912年,太和殿内,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标志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