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刘据的悲剧命运引起了许多人的同情。若卫青、霍去病在世,是否能改变他的悲剧结局呢?我认为,即使卫青、霍去病存世,刘据的命运也难以改变。汉武帝早已开始对他冷眼相待。霍去病崭露头角后,汉武帝更加信任和重用他,而对卫青则冷淡。大汉朝最锐利的骑兵,由霍去病统领,而卫青所率领的部队战斗力相对较弱。随着时间推移,卫青的影响力逐渐削弱。卫青在最辉煌的时刻,他的三个儿子都被封为侯爵。然而,晚年时,这些封爵被汉武帝收回。汉武帝对臣下严加控制,喜新厌旧。即使卫青多活几年,他也逐渐失宠。卫氏家族中缺乏政治头脑的人才,而卫青以谨慎忠良著称,却缺乏政治智慧。以他的性格和政治才能,他只能自保,无法挽回太子的命运。
太子的生母、皇后卫子夫,曾以美色获得汉武帝的宠爱。然而,她并非擅长宫廷斗争。随着年老色衰,她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无法再见到汉武帝,也无法发挥什么作用。至于霍去病,尽管在军事上才华出众,但却缺乏政治头脑。从他私下里杀死李广之子李敢的行为就可见一斑,霍去病只是一个粗枝大叶的贵族子弟。凭借他的个性,要他辅佐太子并不可靠。即使活着,他也可能惹上麻烦。而太子刘据本人能力平庸,缺乏政治头脑,为人处世也不如卫青那样谨慎和忠良。刘据的手下在驰道上驾车,被武帝宠臣江充逮捕。刘据向江充求情,结果却被告发给汉武帝,导致两人结下梁子。这表明太子对手下的管教不足,导致手下存在不法行为。太子的家臣竟敢在驰道上行驶,显示太子平时对手下的管理不善。太子没有重用贤良之士,手下几乎没有一个可靠的人,反而给自己惹了许多麻烦。太子的手下在驰道上行车,被江充逮住,太子的不善管教使得事态变得更为混乱。太子刘据本人并没有能力善用贤良之士,更缺乏对政治斗争的洞察力。在巫蛊之祸中,太子的手下提出了建议,要矫诏杀死江充,并发动起义。然而,江充只是武帝的一位打手,而非决策者。即使江充以巫蛊之事陷害太子,武帝也不会因此废黜太子。太子不必杀江充,更无需兴兵谋反。最终,太子仓促行事,听从了手下的建议,杀了江充,导致与武帝对峙,最终走上谋反之路。太子的手下在关键时刻给太子下了套。在这时,卫子夫没有劝太子冷静,反而支持他兴兵。最终,刘据不仅杀了江充,还与武帝对抗。这样的谋反行为,武帝不会轻饶。太子的另一原因是怀疑武帝已死,有奸臣以武帝名义对太子陷害。刘据为了不再重复秦朝扶苏公子的命运,因此选择了反抗。然而,卫子夫在关键时刻也未能劝太子冷静,而是支持他兴兵。可见,刘据和卫子夫都缺乏政治斗争的基本素质,也无法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立足。卫青即使活着,也难以再被武帝重用,更难挽救太子的命运。霍去病则是个缺乏政治头脑的纨绔子弟,更不可靠。太子刘据的悲剧命运很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