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苏德战场上的战争,作战双方动辄投入百万兵力,战斗异常惨烈,像基辅包围战,在这场战役中,苏联最强大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70万军队全军覆没,堪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苏德战场每次战役都是战争的绞肉机,莫斯科保卫战关系到苏联生死存亡的战役,惨烈程度空前绝后。
从1941年6月,德国悍然出兵进攻苏联,到10月,苏联因为对德军进攻判断以及对整个战局的掌控失误,发生了基辅包围战,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苏军再也无路可退。
德军在9月制定了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集中兵力进攻苏联首都莫斯科,幻想着一举攻陷,苏联势必亡国,那么德军尽可以减轻东西受敌的压力,而且希特勒对前期闪电战的经历非常满意,闪击苏联也十分自信。然而他忘却了苏联幅员辽阔,根本不可能一朝一夕结束战斗。
为此次战役,德军投入了重兵,主要以中央集团军群为进攻的主力,为此,希特勒将南方集团军群的部分兵力集中到了中央集团军群之中。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180万,75个师投入作战,相比之下,莫斯科正面迎敌的苏军显得势单力薄,只有西方方面军的7个集团军,外加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两个集团军,然而苏军背后,德军在战斗前始终没有看清,这也无疑为德军战败埋下了伏笔。
这场战役的胜败客观因素比较多,例如环境以及军心士气,很显然,苏军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基辅包围战惨遭大败,紧接着的莫斯科保卫战士气能高到哪去,不过,莫斯科作为苏联的首都,苏联红军背负国家兴亡而战,又激发起了破釜沉舟的勇气,莫斯科的战壕阵地很多都是苏联妇女修筑的,在保卫祖国的高度上,苏联人民还是意见一致的。那么接下来就是环境了,很显然德军在过分自信的情况下制定了作战计划,原想在冬季来临之前结束战争,然而,西伯利亚大雪纷飞之时,德军依然没能走出战争的泥沼。
就算后期面临着如此多的困境,德军在战役开始阶段还是势如破竹的,1941年10月中旬,德军两大方面军歼灭维亚济马集团军,在下旬又歼灭布良斯克方面军,将苏联红军俘虏58万之多,进而为进攻莫斯科扫清了障碍,但在全民皆兵的苏军面前,德军强大的坦克重装甲部队始终未能突破图拉防线,而到了11月,苏联的兵工厂源源不断的输送来了补给,一方貌似弱小但有强大的后勤保障,一方远离国土,气候不适,几乎没有后勤保障,战争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第二次德军的进攻真的就是强弩之末了,此时的莫斯科已经被大雪覆盖,白茫茫的一片,德国空军很难发现伪装的苏联坦克,霍特的第3装甲集团军和霍普纳的第4装甲集团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包围莫斯科,再有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军团从南方进行包围,他们都遭到了苏军的疯狂抵抗,战争进入了胶着的白热化阶段,相持局面对于弹尽粮绝的德军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当闪电战失去了战机之时,冰天雪地里还穿着单衣的德国军队溃败只在一瞬间。而此时,苏军总兵力已达110万人,7652门火炮,774辆坦克,1000余架飞机,兵力上德军还是占据优势,但是长时间征战,武器弹药损耗严重,已彻底失去了战机。
1941年,斯大林下达了大反攻的命令,德国军队显然没有预料到,其实到现在为止,希特勒依旧不够清楚苏联的军队数量,盲目的认为苏联没有能力组织反攻,结果被打脸,德军部队迅速溃退,苏联进而收复被德军占领的城市,至此,莫斯科保卫战以德军损失人员50余万,坦克1300余辆,火炮2500门惨败结束。
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场上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从此苏联一扫二战初期兵败阴霾,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德军在这场战役中锐气已失,预示着离德国法西斯败亡的日子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