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在新中国建立前夕,许多人对新政治协商会议名单中“李承干”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这与他工作的特殊性有关,不过周恩来对他很熟悉,笑着说:“他是国宝级的功勋啊!”
这位被周恩来视为“国宝级功勋”的李承干究竟有什么贡献?为什么人们几乎不知道他呢?还是前面说的,与他工作的特殊性有关,李承干是高级技术人员,是武器生产的专家。
李承干出生于1988年,是清朝光绪年间生人,当年张之洞选派优秀人才前往日本留学,李承干就是第一批被选派的留学生,足见他天资聪颖、成绩出众,李承干后来还去了德国留学,学习机器制造。
李承干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心怀救国的志愿,回归之后他还参加过黄兴领导的反清斗争,他对孙中山十分敬佩,是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在民国建立之后,李承干发挥所长,进入了南京金陵制造局工作。
由此开启了他长达20年的兵工生涯,北伐军的武器弹药几乎都是由李承干负责提供的,后来他被任命为南京兵工厂厂长,李承干深受孙中山的器重,蒋介石自然要拉拢他,想让李承干加入国民党。
没想到李承干对蒋介石很是反感,尤其是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当时李承干甚至想过一走了之,后来为了兵工厂的发展,李承干才决定留下,而蒋介石也退让一步,不要求李承干加入国民党。
就这样李承干成为了不是国民党党员,却担任要职的人,李承干始终致力于兵工事业的发展,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的时候,李承干负责的金陵兵工厂已经是民国最大的兵工厂,员工达到3000余人。
随着日寇的不断入侵,李承干建议把兵工厂搬去重庆,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后来在重庆逐渐形成了两大兵工厂,分别是第10和第21兵工厂,第21兵工厂规模最大,由李承干直接负责。
当时抗日前线有六成的武器是第21兵工厂生产的,期间李承干研制制造的24式马克沁重机枪等武器享誉世界,让中国军队具有较强的武器装备,日军把重庆兵工厂作为轰炸的重点。
抗战期间日军频繁轰炸重庆,其目的之一就是摧毁或干扰兵工厂的生产,面对日寇的轰炸,李承干喊出了“开工第一,出货第一”的口号,鼓励大家在防空洞里面继续搞生产。
蒋介石为了表彰李承干做出的贡献,授予从没有上过战场的李承干中将衔,并任命他兼任兵工署副署长,抗战胜利之后,李承干并没有留恋高官厚禄,他拒绝打内战,果断辞掉了所有职务。
后来李承干到了一家民营的化工厂当分厂厂长,1948年11月,李承干前往解放区生活,参加了新政协会议,1954年,李承干出任新中国首任计量局局长,1959年1月,李承干病逝,享年71岁。
参考资料:《李承干传》、《中国兵工企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