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心中的完人代表范仲淹,在不同阶段给予他怎样的精神力量?
迪丽瓦拉
2025-08-18 02:03:13
0

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便十分热爱读书,他对于历史类的书籍尤其热爱,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给他带来了许多启发,部分人物也被毛主席当作学习的榜样。

其中北宋名臣范仲淹,对毛主席的成长影响颇深。

1913年,毛泽东在他的《讲堂录》中提到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他认为虽然很多人都被评为圣贤,但具体到个人每个人的成就却是完全不同的。

这些人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诸葛亮这样办事的人,做出了许多伟大的功绩,还有一种是孔孟这样传教的人,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范仲淹画像

然而在历史长河中,也总有两者兼顾之人,其中毛主席首推宋代名臣范仲淹和清朝的曾国藩,他认为此二人不但在任上做出了惊人的功绩,而且还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章,这让他们的思想影响深远,达到了儒家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是十分难得的事情。

范仲淹作为北宋名臣,不但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居功至伟,稳定了宋代的边界,更凭借自己的政治经验,写就了《十事疏》,引导了宋仁宗年间的庆历新政。

虽然这次政治改革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贯彻下去,但引出了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其政治理念对于后世政治家也有很深的影响。

在为人处事方面,范仲淹堪称表率,其不但生活节俭,而且非常乐于教育和提携后辈,令北宋的思想界变得大为活跃,也给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

因此其被朱熹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和他有关的古迹一直被人们妥善保护,这也能看出其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范仲淹纪念馆

而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是要高于与其并称的另一位北宋名臣韩琦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年轻的毛主席已经认识到了办事、传教二者的重要性。

毛主席并没有将取得功绩视作唯一目标,而是将其和修身养性,锤炼品格等同视之,这在混乱的民国年间是十分难得的,而这也正是毛主席成长为伟人的关键因素。

就算不熟悉历史的朋友们,一般也都听过范仲淹的大名,而这很多都是拜他的名作《岳阳楼记》所赐。

在这篇传世文章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声更是让人深受感动,千年来这段文字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也成为了我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

这句话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范仲淹确实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这句誓言。

作为唐朝宰相范履冰之后,范仲淹的少年生活可谓悲惨,在两岁时他的父亲便离世了,其母只得改嫁朱氏,范仲淹也改为朱姓。

▲《岳阳楼记》书法作品

虽然寄人篱下的日子较为艰难,但范仲淹从小就刻苦学习,并展现出了正直的一面。

那时朱家的几个孩子生活奢侈,平日里只专注于挥霍享受,范仲淹看他们不顺眼,就多次公开劝止,希望他们能够养成勤俭的习惯。

这些富家子弟哪里受得了这种气,于是他们公然揭露范仲淹的身世,还宣称自己花的是朱家的钱,和一个范姓小子没有任何关系。

于是范仲淹找到了母亲,这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范仲淹意识到自己和朱家人并非一路,就辞别了母亲只身前往南京学习,从离开家的那一刻起,范仲淹就将国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庭,将为国家尽忠当作了人生的目标。

▲范仲淹剧照

为此他在学习时奋发图强,在科举中第后无论做什么官都一心为民。

在做开封知府的时候,他更是敢于和权贵们作对,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仅用了几个月就将开封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了世人的称赞。

其实范仲淹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一生中共经历了四次贬谪,最后甚至在贬谪途中不幸离世。

但无论遭遇怎样的打击,他都没有对国家失去信心,也没有动摇自己为国家效力的初心,还留下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理念,这都体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毛主席在读到范仲淹的故事后也深受其影响,在年轻的时候便立下了为国家进步而奋斗的志向。

在离开韶山的时候,年轻的毛主席便写下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诗句,这说明这时他已经将国家的兴亡和自身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韶山毛泽东故居

在看到了社会乱象和百姓的悲惨生活之后,毛主席更是大声疾呼,希望国民能够以国家为己任,有所担当,发表了呼吁: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之后的人生中,毛主席和范仲淹一样,无论遭遇了怎样的困境,都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也帮助他最终克服了层层困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范仲淹在离开母亲去往南京求学的时候,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其生活十分困难,为此他便经常煮上一锅稀粥,待粥冷却凝固后,用刀将其划成小块,每天早晚各取两块,配着一些简单的咸菜就是他一天的饭食了。

当时范仲淹的同学看不下去,便送给了他一些美食,但范仲淹却将那些食物放在一边,任凭其腐烂发霉也绝不吃一口。

▲划粥而食的范仲淹

他的同学见到后责怪他不识好意,他便给同学们作揖致歉,表示自己是因为担心一旦吃过了美食,就再也吃不下粥和咸菜了,这才不敢吃一点,同学们听后意识到范仲淹的与众不同,便也不再干预他的生活了。

在求学期间范仲淹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读书上,每天晚上很早就起来读书,稍有困意便用冷水洗脸刺激自己,平日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影响他的学习。

▲宋真宗剧照

一次宋真宗出巡路过南京,范仲淹的同学们都想去看看天子真容,有人见范仲淹无动于衷,还特地返回叫他,提醒他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范仲淹却不为所动,依然端坐在那里读书,并说“将来再见也不晚”,同学只好独自离开了。

后来他成功考中科举得到了宋真宗的接见,这个故事也被传为美谈。

▲青年毛泽东

毛主席虽然生活条件比范仲淹稍好,但也曾经陷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问题。

1917年他在给好友黎锦熙的信件中还提到了此事,他说自己可能要学着范仲淹“划粥”才能勉力维持了。

而这也体现出了他不惧困难的乐观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决心,范仲淹作为榜样也给予了他力量。

范仲淹除了是伟大的散文家之外,其在宋词的创作上也很有造诣,其流传下来的诗篇虽然数目不多,但其中多是难得的精品。

毛主席作为文学家,对于古代诗歌也很有涉猎,在宋代一众词人中,毛主席对范仲淹的评价极高,在闲暇时他喜欢写作书法以自娱,范仲淹的词也是他经常书写的对象。

▲毛主席书法作品

一次毛主席兴致很高,挥毫写下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写完后毛主席还对范仲淹的诗词进行了独到的点评。

毛主席提出自古以来宋词都被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词读久了都会产生厌倦,因此有时不得不换着来读,他自己虽然更喜欢豪放派一些,但婉约派也会拿来读读。

但无论怎么转换,由于这些词风格太过接近,总会给人以厌倦之感,可范仲淹的词却很有特点,他的词既有婉约派的优美,又有豪放派的苍凉意境,因此在不同的心境下,阅读起来就有不同的体验,这是十分优秀的。

在这段对话里不仅体现出了毛主席的辩证主义思想,更显示出了他自己的文学创作理念,即不能抱持单一的风格,而是要将各派所长兼容并蓄,这样才能创作出经典的作品。

▲建国后的毛主席

毛主席后来也将这一理念贯彻到了自己的创作当中,其创作的词作中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也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可爱,这也让毛主席诗词的可读性大大提高。

范仲淹在毛主席人生的几个阶段中,都被其视为学习的榜样,他吃苦耐劳,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也鼓舞着年轻的毛主席一路走来,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样完成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且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榜样范仲淹,这也算是一种青出于蓝吧。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中册)》,卢志丹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杜... 欧亚主义诞生于沙俄时代,那时候沙俄在西方吃了瘪,将不少精力投向东方,并且从东方获得了大片土地。 因此...
原创 如... 古代历史中涌现了200多位皇帝,他们的结局各不相同,有的被毒害,有的自缢,有的遭闷杀,唯有少数以安祥...
原创 真... 列位看官,今天聊聊司马迁写《史记》里的事。 1.话说司马迁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史学家,他写的《史记》那叫...
原创 岳...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卷中,岳飞和金兀术是南宋时期的两位标志性人物。 岳飞,以“精忠报国”的精神成为民族...
原创 清... “阿哥要用功读书,将来好当皇上” “你再唧唧歪歪,将来我当上皇帝,第一个先把你宰了” 这段非常简短的...
原创 特...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
原创 结...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童话般的皇室婚姻竟然会有这样的结局? 79岁的美智子皇后震惊世人,宣布拒绝与丈夫明仁...
开箱!天博开年大展先睹为快 工作人员精心摆放彩绘陶囷。 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石铠甲及石胄(秦),揭开神秘面纱。 来自甘...
原创 成... 成吉思汗一生中频繁进行屠城,但据传闻,他却有三种人是绝对不会加以杀害的。这一特性让历史学者感叹不已,...
原创 毛... 毛主席与五弟毛泽荣的最后一面:告诉韶山的乡亲们,我一定会回去 1972年的北京,中南海游泳池旁,两位...
波兰:从苏联阵营到投靠美西方的... 《波兰:从苏联阵营到投靠美西方的背后》 波兰,这个位于欧洲大陆的国家,其外交政治历程宛如一部情节跌宕...
原创 苏...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64...
原创 德... 二战的爆发将多个国家拖入到战场当中,后续更是因为此战而改变世界格局,美苏在此战胜利后,顺利的跻身于大...
原创 流...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些皇帝以仁德治国,有些则以武力称霸,而刘邦,这位流氓皇帝,却是一个别具一格的传...
原创 张... 《谏逐客书》: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
原创 6... 在台湾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和台湾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郑成功对台湾的贡献不...
原创 北... 时至宋太宗继位,全国政权在宋太祖的统治基础上逐渐统一稳定,政治机构迫切地需要健全填充,此时需要大批文...
原创 英... 历史总是充满意外。 有句话说,英雄不问出处。 同样,英雄也不问年龄。 ?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
原创 历... 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国家对我国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这些创伤不仅仅停留在那一页页的史册上,更...
原创 汉... 在西汉高后八年(前180年)的秋日,一位女帝的落幕,揭开了一段权谋的序幕。 吕后,这位掌控汉室江山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