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四野的历史脉络中,有过五任参谋长,为何林总最认可刘亚楼?
迪丽瓦拉
2025-08-18 05:33:53
0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都看出东北的重要性,调派众多精锐前去抢占。人民军队在这里也是一个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整个历史脉络可分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以及入关后的第四野战军四个阶段。

期间共有五人担任过参谋长,分别是萧劲光、伍修权、刘亚楼、萧克、赵尔陆,在这些人当中,为何林总最青睐刘亚楼呢?

这跟五人当初在部队中的地位以及整体大背景有关。

首任参谋长萧劲光是一个老资格,1920年入团,21年去苏联,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24年列宁去世时,萧劲光还被安排为其守灵。

回国后他得到组织重用,1925年就成为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6师党代表(即后来的政委),这个资历超过十大元帅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萧劲光再次前往苏联学习,直到1930年才回国。

土地革命时期,萧劲光担任过红五军团政委、红七军团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

本来在日本投降后,萧劲光和林总都奉命去往山东任职,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赶至河南濮阳时,中央急电要改赴东北,于是林总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萧劲光担任副总司令兼参谋长。

虽然萧劲光后来在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中都担任了副司令员,但他实际与林总直接配合的时间并不算长。

刚进入东北时,各个方面都有麻烦,高级干部需要经常到一线去,后来国军大举进攻我南满军区,萧劲光和陈云又立即赶去坐镇,就这样与林总分开了。即便他在司令部有职务,但更多是象征意义。

再往后,萧劲光成了东野第一兵团司令员、四野12兵团司令员,出去独当一面了,自然就没办法给林总做参谋工作。

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后,萧劲光逐渐转到前线指挥,司令部的参谋工作由第二参谋长伍修权负责过一段时间,伍修权还是东北军区的参谋长。

从资历上看,伍修权不及萧劲光,但他早年也是留苏出身,曾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红15军团73师参谋长、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八路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等职。

从履历上就能看得出来,伍修权是更适合当参谋的,但他重心不在野战部队,而是在军区,主要配合管理东北的动员、训练、供给等方面。

基于这样的背景,很多人说起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时都会将伍修权忽略。

既然萧、伍二人都无法专注于野战军司令部的参谋工作,那就只能让其他人来负责了,于是,“林罗刘”黄金组合开始运转。

刘亚楼早在红军时期就是红一军团的干部,跟林总、罗帅关系都很好,他留苏多年,拥有丰富且先进的军事知识。而且他刚回国不久,没有无可替代的职务在身,调动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怎么看都最合适。

一开始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时,林总并没有指示工作,使得刘亚楼一头雾水,不过他很快就按照自己的规划开始工作。

他做了三件很重要的事:一是组建地图科、开办印刷厂,训练绘图人员。参谋部必须要有地图,光靠想象打不了仗,而那时我军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刘亚楼就立即着手培养,他在哈尔滨建印刷厂、成立首个测绘学校,有第一批种子后迅速开枝散叶;

二是抽调有文化的干部,培养高素质的参谋人员。他把这些干部集中起来训练,自己授业讲课,然后将苏联传过来的《红军野战参谋业务条令》、《苏军司令部工作条例》进行有增改的翻译,更符合我军作战实际情况;

三是召开参谋会议,明确参谋工作的重要性。其实早前我军一直都不太重视参谋人员,认为这工作性质跟旧军阀的随从、副官没什么区别。

刘亚楼对部门内加强这方面的认知培训,一再重申:一个参谋要勇于承担责任,明白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应该向首长建议,要语言简练。如果首长向你提问,不懂就是失职,乱说就是犯罪。谋人员必须老实、精细、严谨,嘴里永远不许有“大概”、“可能”、“差不多”。

对外则多次以“林罗刘”的名义向全军传达指示:谁如果敢轻视司令部参谋人员,从重处罚。提高了参谋人员的威信,让更多人愿意来了解参谋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刘亚楼通过自己所学,将野战军司令部打造成适应现代化大兵团作战的指挥机构,后来很多战事都变成“林总作出决定,刘亚楼负责实施”,胜利接连不断。

无论是脾气还是指挥水平,刘亚楼跟林总都很有默契,并且他算是让参谋工作正式走向正规的那个人,贡献巨大,所以林总对刘亚楼也最是青睐。

不过平津战役接近尾声后,林总认为还是不能耽误刘亚楼的前程,就放他出去担任14兵团司令员,野战军参谋长改由萧克接任。

萧克资历是老资历,但抗战中后期就开始掉队,解放战争初期担任过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可晋察冀接连被傅作义击败,他的职务就被撤销,转而去搞军事教育。直到平津战役都已结束,他才担任四野参谋长。

这个时间节点,其实大局都已经定下,萧克缺乏获取重大战功的机会。不过在南下追击战中,他也出力很多。

1950年,赵尔陆接任为四野参谋长,参与指挥了海南战役,之后就是负责剿匪工作。他跟林总共同参与了南昌起义,又一起跟着朱老总上井冈山,是红一军团出来的老干部,所以配合起来也很融洽。赵尔陆站好了四野参谋长的最后一班岗。

等全国局势稳定下来,野战部队的任务转变,四野就不再需要参谋长,直至1955年正式撤销。

总的来说,刘亚楼对参谋工作的贡献最大,且他跟林总配合时正是东北局势最艰难时之际,彼此携手度过难关,更能看到对方的能力,这也就不难理解两人的感情为何最好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北平解放之后,中南海便被筹划修缮为中共中央办公地。 起初,毛泽东因为心里忌讳它曾经皇家御苑的身份并不...
原创 马... 在中文互联网,经常看到关公战秦琼式的一系列“斗兽帖”——从狮子和老虎谁是百兽之王,到满族骑射手与拿破...
原创 阳... 阳顶天是明教百年来不世出的奇才,眼光过人、精明厉害,他在遭遇大凶险、自知无法幸免时,留下遗命,让谢逊...
原创 成... 特别声明:本专栏根据真实历史资料所写,非虚构小说 本集主要人物表: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乞颜部可汗...
原创 在... 今天的“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自此,各地的发...
原创 袁...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曹操以两万余人的力量,击败了袁绍十万人。然而拥有广大地盘、...
原创 1... 1975年2月,北京305医院的手术室中,周总理刚刚经历完长达4个小时的手术,医务人员正在进行缝合包...
原创 三...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时曾向太子少傅、宰相卫灌询问为何魏蜀吴三国未能统一天下,卫灌回应:“魏蜀吴的开国之主...
原创 宋... 宋仁宗被皇后打这一古代历史上的不同寻常事件确实让人咋舌。他在历史中被描述为极为仁义的皇帝,对大臣包括...
邢图讲座 | 论五代十国时期的... 主题:论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地位 讲座时间:12月29日15:00--16:40 讲座地点:市图书馆一...
《巫师3》编剧雅各布·绍马利克... 雅各布·绍马利克(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12月26日报道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近日刊发题为《书写电子...
原创 清... 李莲英是晚清最有名的太监,极受慈禧太后宠幸,做了清皇宫40年大总管,可谓风光无限。 李莲英因慈禧太...
原创 朱... 在开国将军之中,有一位开国中将的经历颇为特别,他和朱老总关系不一般,他能成为开国中将,与朱老总对他的...
原创 “... 引言 许世友将军是众多将领中,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据说他长相是貌黑多髯,还曾经在少林寺中习得一身武艺...
今天毛主席诞辰131周年纪念日...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原创 志... 前言: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经过了激烈的战斗,正在休息,而这时黑夜的天空中却传来了飞机的声音,不久一个...
原创 王... 王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学文学史的都知道,诗进大唐,并不是先讲“初唐四杰”,而是有个前缀的,首...
原创 《... 战国末期,诸侯相互攻伐,阴谋阳谋层出不穷,是人才荟萃的时代,这时期,七国名将如云,以秦国的白起、王翦...
原创 徐... 一个人能说会道,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能说会道的人总是处于众星捧月的位置。其实,人无完...
原创 刘... 荆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战略重地,它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湖北省,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由于交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