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周恩来辞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职务。
就在周恩来离开黄埔军校的时候,胡宗南来找周恩来道别,他依依不舍直接跪下对周恩来说:“你永远是我的老师,我永远是你的学生。”
而这件事很快被蒋介石知道了,质问胡宗南为何要下跪给周恩来送行。
那么胡宗南是怎么回答的?他为何如此敬重周恩来?
1924年5月,孙中山先生接受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在广州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我党对于黄埔军校的筹建和政治工作十分重视,先后派出多名共产党员进入黄埔军校工作。
在筹建初期,担任政治部副主任的共产党员张申府,向孙中山极力推荐正在德国留学的周恩来出任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不久之后,周恩来就从德国回来,成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当时政治部一片空白,周恩来上任后经过一番大力整顿,使政治部的工作很快纳入正轨,出现了新的气象。
在周周恩来的主持下,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这些政治教育活动,使过去死气沉沉的政治工作,真正活跃了起来,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治工作制度和政治教育制度。
周恩来经常给学员讲课,旁征博引,生动形象,很受学员们的欢迎。
他还和学员们打成一片,除了给学员讲课外,亲自参加听课和讨论,及时回答学员们的提问。
他经常巡夜查铺,对学员关怀备至,体贴人微。
年仅26岁的周恩来身着军装,英俊潇洒,朝气蓬勃,尤其是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事必躬亲的作风,谦和诚实的态度,以及严于律己,言传身教的品格,赢得了学员们的敬爱,称他是最好的老师,就连蒋介石也说周恩来是最得力的助手。
1925年2月,周恩来与第一、二期学生参加第一次东征,在东征期间,蒋介石狼子野心,想要周恩来交出
所有“在黄埔军校以及在军队中的共产党员的名单和所有加入共产党的国民党员的名单
之间
”,遭到周恩来拒绝,两人
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道不同不相为谋,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周恩来完全离开军校。
当周恩来离开军校的时候,很多国民党员都担心受到牵连,不敢来送周恩来,胡宗南却和几位同学来到周恩来的住处。
周恩来当时很高兴,说:“你们这时来看我,我心里十分高兴。”
不过让周恩来更加想不到的是,在临别时,胡宗南竟当着众人的面给周恩来跪下,并说:“你永远是我的老师,我永远是你的学生。”
要知道胡宗南比周恩来还要大三岁,而且还是在国共两党关系决裂的时期,胡宗南竟公然向周恩来下跪。
果然,蒋介石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找到胡宗南就质问为何要对周恩来下跪?胡宗南回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与周恩来虽政治上不同,但我敬重他。”
蒋介石虽然生气,但胡宗南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之一,而且周恩来在黄埔军校确实深受学生们的敬重,最终蒋介石只能将愤怒压了下来。
而周恩来与胡宗南这一分别就是17年。
1943年,周恩来路经西安时,胡宗南准备设宴款待,实际上这是一场鸿门宴。
在宴会上,胡宗南请来了好几位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拼命给周总来灌酒,但都被周恩来机智化解。
最终胡宗南只好将周恩来客气地送回了住所,但却将周恩来监视了起来。最终为了安全离开西安,周恩来找到曾经是胡宗南长官的胡公冕,最终平安到达陕甘宁边区。
曾经的师生,后来的敌人,曾经万分不舍下跪向周恩来表示自己的不舍和尊重,如今却为了自己的前程,忘却了师生情谊。
其实早在他踏上反革命道路的时候,他与周恩来的师生情谊就成为了过去式。
参考文献:
澎湃新闻2021-06-03《
【党史天天学】周恩来与黄埔军校
》
中国新闻网2024年01月30日《
侄女周秉德:周恩来毕生心系黄埔军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