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川将军家延续234年的钟爱,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对宇治茶情有独钟?这其中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日本明惠上人在京都西北的梅尾高上开始种茶,随后指导农民在宇治地区种茶。最初,梅尾产的茶被称为“本茶”,而宇治产的则被戏称为“非茶”,暗指它无法与正统的梅尾茶相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宇治茶的味道并不逊色于梅尾茶。在室町时代,宇治茶获得了幕府将军的认可,诞生了“宇治七名院”,其中奥之山园一直传承至今。千利休,一位著名的茶圣,在战国时代更是将宇治茶评为首选,确立了它为日本第一茶的地位。
然而,随着江户时代的来临,政治中心从京都转移到距离四百多公里的江户。即便如此,德川将军家对宇治茶的钟爱并未减弱,即便是德川家康这位生活简朴的将军也喜欢独自泡茶,享受片刻的宁静。从1613年开始,德川秀忠甚至派遣宇治采茶使,跨越千里前往宇治采茶,再将茶叶送回江户幕府。这种距离不算遥远的行程,却面临着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的威胁,使得送茶的时间倍增,任务变得非常艰巨。然而,到了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期,采茶使制度正式被制度化,成为幕府中的正式职位,这个群体也被命名为“茶壶道中”。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1867年,持续了整整234年。
茶壶道中并不是小规模的队伍,最多时甚至可达上千人,全部步行前行。领头者手持一只白色直式大旗,上面饰有德川将军家的葵纹,并标有“茶壶道中”四个字。为了确保宇治茶以最高品质送达,茶壶道中所经之处一律禁止农耕、儿童外出、炸煮产生炊烟、搬动石头扬起灰尘,甚至禁止出殡。这种极具规模和规矩的活动,使得整条茶壶道中的居民在行进时不敢外出,只能跪在路边等待行列通过。这也是德川将军家葵纹的威力,迫使所有人都顺从于这个标志。尽管如此,这样的严格规定确保了宇治茶能够以最佳状态送到德川将军家。
对于宇治茶的品味,德川将军家喜欢到什么程度我们虽然无法直接感受,但这234年的持续运送足以说明宇治茶的独特之处。现在,我们无需经历茶壶道中,就能品味到德川将军家对宇治茶的钟爱。而这其中,对日本绿茶的热爱与宇治茶的魅力密不可分。日本的茶树最初并不适合制茶,直到唐宋时期被引进后,日本才逐渐开始茶树种植和制茶。然而,北宋灭亡后,日本再也没有派遣使者学习,茶叶的制作也停滞在北宋的蒸气杀青工艺。虽然在此期间有过一些工艺上的改进,但总体上仍保留着北宋时代的风格。
总体而言,宇治茶在日本历史上占据着独特而珍贵的地位。其魅力不仅体现在茶味上,更源自于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创新。从最初被戏称为“非茶”,到逐渐获得幕府将军的认可,再到如今的世界知名,宇治茶的发展历程令人感慨。在德川将军家的支持下,宇治茶在日本茶文化中崭露头角,成为代表日本茶道精髓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