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史上第一伯乐,唐宋八大家,有五人被他发掘出来
迪丽瓦拉
2025-08-18 08:33:09
0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这八位中间,除了韩愈和柳宗元生于唐朝以外,其余的六位都生于宋朝,而且他们六人当中有一位,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伯乐,凭借一双慧眼,发掘了其余五大家。

这位老大哥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修不光自己才学了得,写出《醉翁亭记》这样的千古名篇,更是别具慧眼,在识人方面颇有造诣。下面笔者就来给大家聊聊。欧阳修与其余五大家的故事。

曾巩

曾巩出生于公元1019年,江西南丰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与父亲皆有官职在身,所以曾巩自幼就饱读诗书,而且他比较聪慧,这也为他日后成名奠定了基础。

公元1037年,18岁的曾巩跟随父亲来到京城,在这里他结识了生命中的贵人欧阳修。四年以后,曾巩给当时早已名扬天下的文坛泰斗欧阳修写了一封信,并且附上了《时务策》,目的就是毛遂自荐,向欧阳修展示自己的才气,以便得到这位文坛大家的推荐。

曾巩主要擅长古文策论,却不擅长科举考试,所以屡试不第,一直没能考取功名。估计也是按耐不住,这才向欧阳修求助。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以后,对他的才华非常赏识,觉得这是一个被科举埋没的人才。所以他特意写了一封《送曾巩秀才序》,既是为了鼓励他,也是为了帮助他扩大名气。这就像今天某位有名的大作家,专门撰文夸一位文坛小辈,可想而知会给这位小辈带来多大的名气。

之后欧阳修又特意把曾巩招入门下,自己亲自教导他。在欧阳修的悉心教导之下,再加上曾巩的努力,公元1057年,曾巩终于考中进士,实现了自己的仕途之梦。

苏氏父子

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注定是中国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人物。他们凭借自己的才学,造就了一门三进士的神话,但是他们的这个神话,如果少了欧阳修,注定会黯淡几分。

苏洵早年间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如同曾巩一样接连落榜。后来他发奋学习,经过数年的闭关求学,终于有所精进。

公元1056年,48岁的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带着自己精心写好的文章,去拜访当时的益州知州张方平,希望得到他的推荐。但是张方平觉得自己文学水平谈不上高超,但是又不好拒绝这父子三人的请求,所以他就写了一封书信,让父子三人带着这封信去找文坛宿将欧阳修。

苏洵三人本以为得到张方平的推荐就很满足了,哪知竟然有机会结识欧阳修,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赏识,那效果自然比张方平好多了。

果不其然,欧阳修看了苏洵的文章以后,说了一句:“后来文章当在此!”这句评价不可谓不高!接着欧阳修就向宋仁宗上《荐布衣苏洵状》,向皇帝举荐苏洵。有了欧阳修的举荐,苏洵马上名扬京师。

公元1057年,也就是曾巩参加科举考试的那样,苏轼、苏辙同样也参加了这次的科举考试。这一年的主考官由欧阳修担当,随后他却闹出了一场乌龙,而这场乌龙却被传为了文坛佳话。

欧阳修为策论出了一道题目,后来批阅试卷的时候发现了一篇文章写得特别精彩,很有“孟轲之风”。欧阳修读完以后,觉得十分惊艳,绝对是这场考试最佳的一篇文章。但是由于宋朝科举考试会把考生的姓名糊上,所以并不知道这是谁的文章。

因为欧阳修的弟子曾巩也参加了考试,所以他想当然地以为这是曾巩的文章。所以他担心如果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一的话,难免会遭人议论科举不公,所以与众人商量以后,他就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二。

复试的时候,欧阳修又读到了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这次欧阳修直接把其评为了第一。到了最后公布成绩的时候,欧阳修这才发觉,两场考试自己最欣赏的文章竟然都出自苏轼之手,这让欧阳修惊叹不已。

作为文坛大佬,欧阳修非常高兴文坛出现了这样的天才,他当时这样给别人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就这样,帮助苏轼打出了名气!

王安石

公元1044年,曾巩给欧阳修举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好友王安石。在举荐信中,曾巩把王安石称为一位“古今不常有”的人物,又把王安石的文章带给欧阳修一篇。但是很不巧,当这封信送到的时候,欧阳修已经离开京师了。

三年之后,欧阳修被贬滁州,曾巩前来探望恩师的时候,再次推荐了王安石。这一次欧阳修终于看到了王安石的文章,看完之后欧阳修大加赞赏,主动提出要和王安石见一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却未能见到。不过这却不影响欧阳修对他才气的认可,在之后的几年,欧阳修数次向皇帝举荐王安石。

公元1056年,欧阳修出使契丹回师,王安石也刚好任满回京,这一次他们终于见了一面。随后两人互相写信赠诗,就像多年的知己一样。

不过之后他们在学术观点上却产生了一些分歧,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二人的私交。欧阳修不遗余力的举荐王安石,王安石对欧阳修的知遇之恩则终身感激。

除了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五人以外,欧阳修还举荐了很多人才。像张载、程颢、吕大钧这些大儒,甚至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这样对宋朝政局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都在自己不起眼的时候,被欧阳修这个伯乐发现。欧阳修也因此,间接地对宋朝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宋史》这样评价欧阳修:“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欧阳修也凭借自己好贤的特点,被誉为“千古伯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关羽被曹操俘虏后,曹操放了他,关羽接着去寻找刘备,为了报答刘备的兄弟情,历经千辛万苦,过五关,斩六将...
原创 百... 大家好,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百团大战。或许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段历史听起来...
3700余展品讲述“合院之城” 昨天,《合院之城——北京古都文化档案史料展》在北京市档案馆开幕,展厅里复原了一座老北京民居院落。 本...
原创 红... “跟上!不要掉队,准备与中央红军会师!” 1936年8月3日,中央军委向全体指战员宣传了三大方面军即...
一件竹笥实证巴人生活场景 展品《战国竹笥》 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一件天然的竹制品可以留存2200年的时光吗...
原创 许... 对于许世友,陈赓一直是相信的。而对于陈赓,许世友也始终是敬重的。 因此,在许世友被捉后,陈赓无法相信...
原创 沙... 外蒙古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活动范围,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记载,商朝灭夏后,夏朝遗族进入漠北草原...
原创 太...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失败: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宏大、波澜壮阔的农民运...
原创 岳...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传奇——这是关于一位英雄的故事,他的命运被阴谋和权力的游戏所...
原创 贫... 朋友们!今天想和你们聊聊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吉鸿昌。 吉鸿昌,打小就出生在贫苦人家,那日子过得...
原创 吕... 关羽,历史上备受封建帝王和文人士大夫推崇的英雄,民间更是尊称为“武圣”。然而,他最终却在东吴吕蒙手下...
原创 美... 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这段悠久的交往历史早已成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记忆。 ...
揭秘中国古代“三维扫描术”:为... 武汉12月25日电 题:揭秘中国古代“三维扫描术”:为器物拍“证件照” 记者 武一力 没有照相机、扫...
原创 诸... 一、背景与局势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曹魏国力最强,曹操一手辛苦打出大片江山,势力范...
原创 乌... 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的兴盛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这个国家的粮食产量上的,若粮食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而歉收,则...
龙亭区:打造精品民宿集群 “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青竹 通讯员 薛佳楠 焦彦瑞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后主李煜千...
原创 舍... 舍己为人张思德,29岁为救战友牺牲,毛主席: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1944年9月的一个雨天,延安山区的窑...
原创 这... 本源 正史引证 本相 实地考证 本论 客观论证 力证西域 本来本真 西域本纪 漫隅子 作品 第一部 ...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玄武门之变是一段深具戏剧性和政治意义的篇章。这一事件标志着唐朝由开国之初进入了新的阶...
原创 为... 二战初期,德军以摧枯拉朽的气势迅速击败了波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巴尔干等诸国。这样的辉煌战绩让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