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提到中国古代的皇帝,秦始皇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这个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焚书坑儒的强势帝王不仅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抱负,还对长生不老有着狂热的追求。
为此,他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派遣神秘方士徐福率千人出海,寻找传说中的不老药。
然而徐福一去不返,留下了一个跨越2200年的悬案,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有人说,他在海上遭遇大风浪,船毁人亡,也有人说,他抵达了日本,甚至有可能是日本天皇的祖先。
那么他到底去了哪里?他是否真的找到了传说中的仙山?为什么中日两国至今都在研究他的去向?
秦始皇的长生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成为天下共主,柯统一天下并未让这位帝王满足,他开始追求更为虚无缥缈的东西——长生不老。
那时有传闻称东海有三座仙山,名为蓬莱、方丈和瀛洲,那里居住着长生不老的神仙。
秦始皇对此深信不疑,四处招募方士,想要找到能够通往仙山的路径,也是在这时,来自齐地琅琊郡(今山东)的方士徐福,进入了他的视线。
徐福并非普通方士,他自称通晓天文地理、医学航海,甚至会辟谷(通过特殊的饮食方式来保持健康和长寿)。
更重要的是,他声称自己知道传说中的蓬莱仙山确切的所在,并且能带回不老仙药。
秦始皇一听,顿时对他心生信任,决定派他出海探寻神秘的仙山和长生不老药。
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徐福带领500名童男童女以及工匠,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东渡。
这次探险的规模不可谓不大,随行船只、物资齐备,气势浩荡,不过几个月后,徐福空手而归。
他告诉秦始皇,自己确实看到了传说中的仙山,但由于随行的礼物不够丰厚,神仙拒绝给予长生不老的药。
秦始皇虽然没有得到期望中的仙药,但对徐福的解释并未起疑,反而更加信任他,认为徐福确实和仙人有所接触。
于是徐福再次请求皇帝给予更多物资和人员,准备再次出海,这一次,秦始皇同意了徐福的请求。
时间到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已年满49岁,距离他当初称帝已有三十七年,帝王的年岁渐长,长生不老的渴望更加迫切,于是他再次派遣徐福出海,这次的规模更大,徐福率领了3000名童男童女和数千工匠,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徐福却再也没有回来,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徐福在途中声称遇到了蛟龙作祟,导致船队无法顺利航行,他请求秦始皇派遣弓箭手前来除掉蛟龙,以便继续寻找仙药,而秦始皇再次信任了徐福,派出更多士兵助他一臂之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几个月后,秦始皇突然在东巡途中暴毙于沙丘宫(今河北广宗),他的长生梦想最终化为泡影,而徐福从此下落不明,留给世人一个巨大的谜团。
徐福去向之谜
徐福的消失引发了无数猜测,关于他的去向,后人众说纷纭,甚至发展出了多个版本的传说。
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徐福和他的船队在海上遭遇了风暴或其他意外,导致全军覆没。
毕竟东海波涛汹涌,秦朝时的航海技术也并不发达,遇上海难的可能性极大,这一说法虽然简单,却也符合历史上许多海上探险的结局。
还有一些文献提到,徐福可能并没有远行太远,而是到达了今天的台湾或琉球群岛,台湾和琉球在当时都是未开发的岛屿,地理位置和东海的传说有一定的契合度,而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徐福可能到达了“夷洲”,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台湾或琉球。
更具争议性的一种说法是,徐福可能误打误撞驶向了更远的美洲,这一猜测诞生于近代,一些学者认为徐福的航海技术和船队规模足以支持他远航到达美洲,并成为最早来到美洲的东方人,不过这一说法缺乏实物证据,更多是一种假设。
在所有的猜测中,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徐福最终抵达了日本,并在当地定居。
据传,徐福带领的3000童男童女和工匠在日本的“平原广泽”定居,并将中国的先进技术带到了日本。
最早提到这一传说的文献是五代后周时期的《义楚六帖》,其中明确记载,徐福到达了日本,并将日本称为“蓬莱山”。
不仅如此,日本的古籍《日本书纪》《源氏物语》等也都有类似的记载,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徐福可能是日本文化的奠基者之一,带去了医术、农业、工艺等技术,推动了日本从落后的部落社会走向文明。
更有甚者,一种大胆的说法认为,徐福的形象可能影响了日本神话中的神武天皇,甚至有人认为徐福就是神武天皇的原型,这一说法在日本广为流传,至今仍有不少日本人自称是徐福的后裔,并祭祀他为“医药之神”。
今天,在日本的多个地方都保留着与徐福相关的遗迹,尤其是在富士山和熊野山地区,徐福祠、徐福墓等地都成为了当地的重要文化遗产,每年日本的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纪念这位神秘的东方来客。
徐福在日本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传说层面,他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象征,许多学者认为,徐福东渡事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航海活动,也代表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早期文明的深远影响。
除了日本之外,朝鲜半岛也流传着一些关于徐福的传说,朝鲜济州岛和釜山一带的民间传说称,徐福曾在途经日本的途中,短暂停靠过济州岛,并在当地采药。
朝鲜古籍《海东诸国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提到徐福到达了纪伊州(今日本和歌山县熊野地区),不过朝鲜的这些传说相对较少,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
尽管关于徐福的传说众多,但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他究竟去了哪里,无论是日本、琉球、台湾,还是更遥远的美洲,所有的说法都停留在传说和猜测的层面,缺乏考古实物的支持,徐福的船队是否真的抵达了这些地方,或者他是否真如传说所说定居日本,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今天,中日两国的学者都在对徐福东渡的历史进行研究,许多人认为,徐福的故事象征着中日两国在古代就已经存在的文化交流,无论徐福是否真的到达日本,他的故事作为文化传播的象征,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中日关系。
参考资料:
1.《日本神武开国新考,徐福入日本建国考》作者:卫挺生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李岩:《三神山及徐福东渡传说新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3.邹振环:《徐福东渡与秦始皇的海洋意识》,《人间杂志》,2015年第1期
4.王子今:《秦汉时期的海洋开发与早期海洋学》,《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7期
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6.金程宇:《东亚汉文化圈中的<日本刀歌>》,《史学月刊》,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