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北部的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的交界地带,埋葬着中国历史上汉唐两代的众多帝王,与其他遗产相比,这种超大的体量和广袤分布的特征。咸阳师范学院的空间信息与数字人文团队为响应国家政策文件号召,自2019年起对持续对关中帝陵进行了数字人文信息化研究,运用创新性技术手段让帝陵“活”起来,有力地推动汉唐帝陵文化的发展。
团队在2019年由杨波、徐家骥和李萌教师搭建,建立了一支交叉学科的科研队伍。团队由10名核心骨干组成,均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业研究方向涉及计算机软件开发、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工程、历史地理学等。4人具有国家民航局无人机AOPA驾照,团队掌握古文献整理与信息挖掘技术、地图制图技术、无人机航测技术、计算机三维模型场景渲染和基于GIS平台的“数字人文”平台建设能力。
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测绘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为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合作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基础。团队成员还包括了不同学科的优秀大学生,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内有着深厚的学识,还有着跨界交流的意愿,共同组成一个跨学科交叉的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熟练掌握了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地图制图技术、三维模型建模与渲染技术、无人机航测技术等。他们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汉唐帝陵文化的研究至今已历时五年之久,花费大量时间走访关中帝陵,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搜集和积累,拥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最终开发出汉唐帝陵数字人文系统,将帝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依托此项目,他们先后多次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并获得奖励,同时发表了汉唐帝陵相关论文和专利。
团队受邀在陕西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环所等做汇报交流,咸阳师范学院“数字人文”研究在陕西高校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团队在多学科融合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并有了技术储备。科研设备和较强的技术实力为构建服务型“数字人文研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发了多个软件系统平台。西汉帝陵仿真平台就是基于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学、历史学、考古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研发的WebGIS平台,以图文介绍、航拍视频、数字三维模型场景、360°全景导航等多角度全面地展示西汉帝陵的详细信息。其中每个帝陵子系统还包括历史人物介绍,帝陵名胜、珍贵文物、逸闻趣事等。
帝陵数字人文系统通过虚拟现实的结合,交互式的体验模式,创新性的展示方式,使大众更加深入了解帝陵背后的故事,感受其厚重的历史气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这种跨界的融合,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文化发展,弘扬民族自信心,更加坚定地走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