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和珅被誉为第一贪官,一生聚敛的财富高达8—11亿两白银,超过了清朝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总和。然而,晚清时期出现了另一位同样引人注目的大贪官,被称为“晚清第一贪官”,他就是庆亲王奕劻。
奕劻在财富积累的手法和花样上丝毫不逊色于和珅。一例是在1908年,奕劻庆祝70大寿,各路大小官员前来祝寿,车水马龙。尽管奕劻做足了表明不允许接受礼物的姿态,实际上,他巧妙地将送礼者分为四级,共收了50多万两银子以及价值100万以上的各种贵重礼物。这足以购买一艘主力军舰,而清朝正筹建北洋舰队购买铁甲舰。
奕劻在晚清政坛摸爬滚打几十年,掌握实权长达20多年,成为政坛的“常青树”。他大肆收受贿赂,甚至袁世凯曾送给他10万两银票,希望他在慈禧太后面前说几句好话。奕劻一生聚敛的财富相当可观,1911年《泰晤士报》爆料称,他在汇丰银行一地的存款就达到了200万两。考虑到其他银行存款、田地、房屋、票据、金银首饰等,他的财产规模更是庞大。
庆亲王府位于北京西城区定阜街,原是和珅的旧宅。奕劻的府邸装潢奢华,超过当时一般王爷的住宅。他喜欢看戏,在府内建了一个大戏楼,每逢寿辰或有喜庆之事,邀请京剧名人表演。这不仅需要花费巨额银子,还展现了他的奢侈品味。
与和珅最终遭抄家的结局不同,奕劻在清朝灭亡后,甚至在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也安然度过。袁世凯对于奕劻等老伙伴照顾有加,直到1917年,奕劻以79岁高龄病故于天津。
奕劻的财富不仅让他一生享受富贵,还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他共有7个儿子和12个女儿,长子载振承继了家业并继承了庆亲王爵位。载振得以轻松度日,甚至投资创办了天津最大的商场——天津劝业场,成为商场的第二股东。
总的来说,奕劻的一生展现了晚清时期的腐败现象,他的巨额财富既源于贪污受贿,也与当时社会制度和风气脱不了干系。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反思历史,对腐败行为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