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重庆谈判前夕,毛主席下达绝密命令,蒋介石得知后大叫一声:哎呀
迪丽瓦拉
2025-08-19 01:33:34
0

1945年8月,中国军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与此同时,蒋介石却已在蠢蠢欲动,为了一己私利,企图在夺取胜利果实的同时,发动全面内战。

但狡猾的蒋介石碍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想把挑起战端的责任栽赃于我党,因此连续三次发出“诚挚”电文,邀请毛主席亲赴重庆进行“和谈”。

毛主席高瞻远瞩,准备“鸿门赴宴”,

但就在动身之时,前线的紧急战报却如雪片般向延安发来,我军形势危在旦夕。

经过深思熟虑,毛主席在动身赴渝之前下达了一道绝密命令,走出一步险棋。

在随后开始的重庆谈判期间,自信“成竹在胸”的蒋介石才得知详情,惊诧之中,大呼:“哎呀!”

那么,我军在当时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

毛主席下达了一道什么样的绝密命令,走出什么样的险棋?

为什么蒋介石在一个月后会如此惊诧呢?

观察组

在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一直是对外的官方形象。

而毛主席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虽然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对日斗争,但在国民党政府的打压和封锁下,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处于非常孤立的状态。国际主流社会对我党、我军知之甚少。

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仅限于重庆发面发布的消息,还有美国记者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这使美国得到了一个很矛盾的结果,一方面是国民党政府宣传的“黑色延安”,一个是斯诺等西方记者所报道的“红色延安”。

一边是落后和残暴,一边是进步与希望,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中国共产党?

为了对中国抗日战场形势和中国未来的国内局势进行更准确地分析和判断,美国方面产生了与我党进行直接沟通的意向。

而我党此时也非常需要让外界客观地了解自己,以便能够更有效地粉碎蒋介石由来已久的“反共”阴谋。

因此,经过我党和左派进步人士的积极努力,美国在1944年决定派出观察组到延安来进行实地考察。

为了迎接美国观察组,毛主席号召延军民对延安的废弃机场进行了临时平整,但即便如此,机场仍然显得破旧不堪。

1944年7月22日中午11点30左右,第一批美国观察组的飞机在机场徐徐降落,但意外发生了。

我军在那时对修跑道没有任何经验,认为平整一下就可以了,也没有画任何标志线。美国飞行员只能大略对准跑道区域降落,结果,在滑行时,C47运输机的左前轮卡在了一个没有清理走的旧坟里,造成飞机晃动和左倾,幸好飞机上的人都没事。

在惊魂未定的观察组组长包瑞德走下飞机后,前来迎接的周总理握住他的手幽默地安慰道:“我认为您这架受伤的飞机是英雄!很幸运,另一位英雄,也就是您没有受伤,我代表毛主席向您的安全抵达表示慰问。”

包瑞德在中国驻留了很长时间,是个中国通,立刻引用了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话笑答:“伤人乎?不问马。”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就在这样的机智而幽默的对话中风轻云淡。

在热烈的欢迎仪式后,观察组第一批成员被迎入窑洞休息。

但是,因为观察组第二批成员很快就要抵达,所以机场跑道必须重新平整。

当天下午,观察组成员在窑洞休息后,带着好奇的心情出来欣赏延安的风情,但映入他们眼帘的是大批军民在机场中热火朝天工作的震颤场景。

当他们走入劳动的人群中时,更令他们意外的是:他们认出了陪同周总理一同接机的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同志!

此时的叶剑英同志满脸的汗,满身的土,显然已经劳动了很长时间。

观察组成员大呼意外,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中国工作了很长时间,在他们过去接触过的国民党军队中,就没见过军官,哪怕是个排长,参加过劳动的。国民党军官一般都是端着茶杯在一旁吆五喝六地坐着监工,更别提细皮嫩肉的参谋长下地干活了。

深受感动的观察组成员马上也参与进来,与延安军民一起劳动。

8月7日,观察组第二批成员的飞机顺利降落。

在平整完机场的第二天,延安方面设宴为美国观察组接风洗尘,于是观察组成员又有了惊奇的发现。

与他们在重庆豪华的宴会厅中享用山珍海味不同,延安的宴会是设在一处露天的大院中,没什么排场,座位也没有主客之分,非常随意。而主菜是鸡蛋和一些肉类的农家菜,这是当时延安能拿出来的最好的食物。

当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与叶剑英总参谋长来到的时候,身边根本没有警卫员!

而且大家都非常随意地在每张桌子找了一把椅子就坐下了。

宴会的气氛非常轻松愉快,双方的交流非常坦诚融洽,观察组惊讶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有120万,民兵有260万!

解放区的面积从10万平方公里发展到100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多。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作战次数超过12万次,歼灭日军超过50万,伪军将近120万。

这一切和观察组过去从国民党方面了解到的完全不同,在国民党口中的那支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杂牌军,在事实上俨然已经成为无法被任何人能忽视的红色巨人。

在延安,美国观察组发现了一个与重庆截然不同的他们不曾了解的“全新世界”。

在这里,领导没有架子,走路完全靠双腿,不用带卫兵,唯一的一辆破汽车也是当作救护车使用。

在这里,官兵平等,没有国民党那种用绳子拴着一串壮丁的情况,更没有军官打骂官兵的情况。

在这里,军民一家,人人平等,群众朴素,所有的人都积极向上,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美国观察组在延安一直驻留到1947年3月。驻留期间,工作非常顺利,延安方面尽可能地提供了各种便利和配合,因此双方合作得非常愉快,观察组成员与我党、我军的各级领导都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并向美军总部和美国国务院发送了大量观察报告,

在他们的眼中“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希望。”

1944年秋,因为一个特殊的事件,观察组向延安方面提出了

一个特殊的要求

救命恩人

1944年秋,“飞虎队”队长陈纳德按照美军指示从中国的基地派出了60架B29轰炸机轰炸日本,其中有一架在返航的时候被日军战斗机击中,趔趔趄趄地没法再返回基地,机组9名成员只能跳伞。

飞行员们晃晃荡荡地降落在山西地界,正好是八路军太行军区的防区附近。

很快,军区参谋长李达就接到了巨型飞机坠毁,八路军四分区发现2名美国飞行员的报告。李达同志立刻命令通讯队队长何雨农带上一个骑兵排和军医连夜出发,一定抢在日本兵发现之前救出美国飞行员。然后就发生了很有趣的一幕。

何雨农很快就见到了2名飞行员,但是双方谁也听不懂谁,于是都把英汉对照表找出来,“你好吗?”“我很好!”地交流上了。

好在双方急中生智,何雨农很快弄明白了还有7个飞行员。随后,何雨农带着小分队在当地民兵的帮助下,1天之内就把剩下的人全部找到,并安全送回了军区司令部。

当时,中美还是盟友关系,而且美国飞行员是去轰炸日本,所以李达同志非常周到地安排这些飞行员的食宿,还举办了欢迎宴会。因为司令部自己有个农场,所以菜品比较丰盛,而且还有黄油、面包、果酱和西红柿酿的酒这些西餐。

美国飞行员们大感意外,向八路军同志叹道:“听说八路军根据地很穷,怎么还能有这么丰盛的西餐,真是根据地创造的奇迹!”

没过几天,这些飞行员还受到了小平同志的热情会见和招待。而且,为了方便美军派出飞机接这些飞行员走,小平同志在机长的建议下,组织当地军民在黎城县的长宁川开阔地修筑了一个简易机场。

虽然,机场不出意外地又把飞机轮子给陷进了坑里,但好在无碍,9名飞行员带着李达同志赠送的日本军刀开开心心地被安全接走并送到了成都。

1979年小平同志访美的时候,这些飞行员中健在的人还专程去看望了他,并一起回忆了当初的这次救命之恩。

远在延安的美国观察组知道飞行员获救后,在深表感谢的同时,也向毛主席提出一个特殊要求:在太行军区也设置一个观察组,顺便还能协调救援飞行员。毛主席特批了此事。

在太行山的李达同志专门负责接待观察组,对美方人员的生活非常照顾,安排后勤部门尽可能地提供肉、蛋、奶。

有一次,观察组的一位军官去找李达同志,发现他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和观察组的伙食相差很远,非常惊讶,也大受感动,回去就把这个事跟其他组员说了,大伙都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事来表达对八路军的感谢。

于是,我党和八路军干部往返太行山和延安的时候,经常可以搭乘美方的“顺风机”。

1945年6、7月间,李达同志指挥了对日军的安阳战役,美国观察组还特意呼叫了西安机场的美军轰炸机前来助战,把日本鬼子炸得直纳闷:过去都是拿飞机炸八路军,这回怎么八轮军也能炸我们了?!

所以说,观察组的成员对太行山八路军根据地和长宁机场有着和对延安一样的特殊感情。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蒋介石立刻在美军飞机和军舰的帮助下,四处运兵,疯抢胜利果实,一场危机在悄然逼近我党和我军。

绝密飞行

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玩出了阴一手和阳一手。

阳面上,他迫于外界压力,连续向毛主席发出了3次“诚挚”的邀请,希望毛主席到重庆进行“和谈”。

而阴面中,他却大肆调兵,逼近我党的各大根据地,造成大兵压境之势。

如果毛主席不去重庆,则蒋介石可以把挑起内战的责任栽赃给我党,而毛主席去重庆,他又可以利用军事优势使我党在谈判中处于劣势。

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因为抗日战争的局势大为改观,我军各大根据地的将领都纷纷奉命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

1945年8月,国民党对各大根据地进逼之时,我军很多高级将领都还没有回到各自的根据地,形势已经十分紧迫。

尤其是在山西地界,阎锡山已经调动部队开始对我解放区蠢蠢欲动,李达同志的加急电报已经发到延安,希望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同志尽快返回指挥岗位。同时,其他根据地的军情急电也纷纷而至。

从延安返回太行山的1500里路,路途崎岖不说,还要经过很多敌占区,以八路军那时的条件,至少需要走2个月。而从延安返回山东的解放区,怎么也要半年。

如果众多高级将领仍按照传统方式回去,肯定会让在美国支持下的蒋介石在各战区抢得先机,面对即将到来的内战,我军将优势尽丧,大局危矣!

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大胆地决定通过观察组用美国飞机把各位将领送回去!

不过,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全力支持蒋介石,观察组会帮这个忙吗?

于是,毛主席把负责与观察组日常联络的叶剑英同志请来,希望他可以做出周全的安排。

叶剑英同志并没有直接找观察组说明此事,而是组织了一次气氛活跃的聚会,在与美军观察组成员的欢谈中,叶剑英同志很随意地询问道:

“太行军区附近的日军还在顽抗,所以需要几位将领抓紧回去指挥,能不能安排飞机送一下。”

这种支持,观察组已经提供过很多次,所以几位负责人连谁要坐飞机都没问,直接就同意了。

毛主席得知后,亲自指示这次飞行属于绝密任务,务必做好保密工作,以防国民党方面的破坏。连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陈赓、滕代远等20位各根据地将领也是直到起飞前夜才得到通知。

1945年8月25日上午9点,20位将领按照毛主席的亲自指示,全部背好降落伞登机。这架飞机承载了我军的“半壁江山”,犹如一步险棋,万一出现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4个多小时的颠簸,将领们顺利抵达长宁机场,李达同志早已安排好安全保卫和接机工作。在机场稍作休息后,将领们立刻动身奔赴各自的指挥岗位。

虽然事前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但在飞机降落之前,毛主席一直守在电话旁边,焦急地等待将领们安全抵达的消息。

这次飞行就是著名的“八二五长宁空运”

刘伯承和邓小平同志在返回129师司令部后,立刻调兵强将,在9月至10月间,取得了上党战役的胜利,

这是我军在抗战结束后,对国民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有力地配合了毛主席在重庆的谈判工作。

与此同时,东北、华东各大根据地的将领也都完成了应对国民党军队进攻的各项准备工作,为日后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得道多助”,所以在危机时刻,美国观察组为我党和我军提供了关键的帮助。

因为“大智大勇”,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承载了我军“半壁江山”的“长宁空运”才得以万无一失地顺利完成。

这也难怪在蒋介石得知是美军飞机帮助我军运送如此之多的高级将领后,会惊呼“哎呀!”他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历史永远会站在正义的一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
原创 彭... #深度好文计划#项羽,秦末乱世中的璀璨星辰。他曾威震四方,犹如烈火燎原,梦想着征服天下,铸就霸业。然...
世界历史|二十世纪初欧洲反犹那... 自1879年德国人威廉·马尔首创反犹主义术语Antisemitismus以来,国际犹太学界关于何为反...
原创 此... 最近很流行一句话 “此人不死,便无三国!” 乍一听觉得很厉害,毕竟三国乱世人才辈出,谁让天下重归一统...
有1400余年历史!这种泥玩具... ◎ 科技日报记者 孙越 泥咕咕诞生于河南鹤壁浚县,迄今已经有1400余年历史,被称为“指尖上的活化石...
把坚韧根植于心、践之于行 “坚韧”,位居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第一位。它背后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之重大,不言而喻。 什么叫坚韧?看...
原创 郭... 在我国的近代历史长河中,郭沫若是一颗耀眼的星辰,他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民族的思想解放贡献力量。 新中国建...
原创 邓... 晚年邓小平出任军委主席,在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三位老部下,巧合的是这三人都姓陈,即“三陈”,分别是陈赓...
原创 光... #深度好文计划#身为帝王,若无实权在手,岂能名副其实?理想主义者若屡屡被他人利用,难道只能无奈目送理...
原创 刘... 1375年,刘伯温喝了太医的药病重,自感时日不多,把儿子叫到跟前嘱咐道:“给朱元璋送去两样东西,可让...
原创 刘... 建国后一天,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观看空政文工团排演的话剧《江姐》。第五场开始,已经成为叛徒的甫志高,趾高...
原创 清... #深度好文计划#1912年2月12日,中国历史上迎来了一个划时代的节点。当日,袁世凯指令新军进驻紫禁...
原创 陶... 1955年,陶勇被授予中将军衔。同一年,他被任命为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后兼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特...
原创 赵... 一些人总觉得背靠大树,自己不仅可以吸取大树的养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殊不知,除了他们以外,还有许多...
原创 如...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一个朝代最大的悲哀就是遇见一个穷兵黔武的皇帝和一个狼子野...
原创 改... 高澄,中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天才少年,但却也是历史上一位极其卑微的人物,因...
原创 关... 提起《三国演义》,大家脑海中想到的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奸诈狡猾的曹操、桃园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提...
原创 韩... 韩信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为何一出手就打败了项羽? 1.早期学习积累。韩信早期生活困苦,但勤奋好学,熟...
原创 三...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后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格局,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其中有三件事最为人所不齿,魏...
原创 “...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杰出人物,在他统一六国后,“中国”才真正算是一个整体。他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