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宋辽大战时,杨六郎修建了一条地下古战道,可与长城媲美,从此战无不胜
迪丽瓦拉
2025-08-19 05:02:03
0

宋辽地下古战道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巍峨雄伟、气势磅礴、举世瞩目,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冀中平原的燕南大地上,筑有一条可与其相媲美的地下长城──宋辽地下古战道。

宋辽地下古战道又称宋辽边关地道,位于保定市雄县、廊坊市永清县、霸州市境内的平原地带,为宋辽边界附近的军事设施。

战道藏兵以御敌

雄县境内的地道,现已查明的有雄县双堂乡祁岗村地道和雄州镇邢村大台地道。最大的洞室长8米,宽3米,高3米,甬道最低处仅0.6米,据《雄县志》记载,此地道由雄州通向霸州城,两城相距35公里,由于未勘查、发掘,地道长度不明。祁岗地段发掘修复了30米。邢村大台地道宽1.2—2米,高1.65米,巷道、阶梯障道宽0.46—0.65米,高1.25米,现已发掘修复200余米。根据地道的结构、走向、出土的器物,初步认定此地道在军事上有三个用途:一是藏、运兵;二是迅速传递情报;三是用声学原理监测敌情。古地道曾出土有酱釉缸、弹丸、铁镞等。

永备工事千年不塌

古地道和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用于抵御日寇的地道大不相同。虽然二者都是战斗地道,内部结构都比较复杂,都具有窄小的迷魂洞、迷障巷道、翻板、闸门等军事设施。然而,他们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抗战时期的地道中,除了厕所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生活设施,古地道中有通气孔、灯台、蓄水缸、土坑等生活设施。二、抗战时期所筑的所有地道,没有一个是用砖铺就的,而古地道却全部都是用砖石铺砌而成,这说明抗战时的地道是一种临时性的隐蔽所或临时性的战斗设施,人们每次进去的时间都不长,不需要许多生活设置,而古地道则显然可以供人们在里面长期栖息。

在建造方法上,古地道是先在地面上像挖地基那样挖出深浅不一、形态不一、大小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的各种坑道,然后在底上辅砖,在两侧镶砖,在上面用砖打旋顶,最后在旋顶上填土夯实并加以伪装。建造这样的地道要烧很多的砖,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没有统一的组织,单靠老百姓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古地道就像一个永备工事,经数百年乃至千年而不至崩塌损坏。

经过1988年的挖掘调查认定:永清县古地道涉及6个乡镇11个村,分布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它不仅分布面广,而且有相当严密的布局。它以南关为起点,呈两条主线分别向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延伸,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一翅直指信安镇(古淤口关),另一翅指向霸州镇(古益津关)。洞体结构呈立体分布,最浅处据地表不足一米,深处则达五米;洞体高矮不一,宽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建筑材料均为30×16×18厘米的巨型青砖。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古地道是古代军民经过精心策划、在统一组织领导下建造的大型永久性地下军事工程,也是边关御敌的配套工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所起的作用不逊于万里长城,堪称“地下长城”。

古战道为何修建?

修建该古战道的目的,据研究,是为了抵御辽军入侵。它是宋朝为了抵御辽军组织军民建造的,不是由辽军组织建造。因为辽军主要是骑兵,以运动战为主,无须修建地道。历史文献记载,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以后的宋辽对峙时期,永清属霸州,为宋辽边界以南的宋国领土[见顾祖禹(公元1631—1692)《读史方舆记要》正文,卷十一北直二],辽国也不可能在别国的领土内挖掘用于防御的地道。

那么,当年宋朝为什么要在宋辽边境的永清地区开挖这种防御性的地道呢?这还得从五代说起。在中国古代,中原的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时有发生。在五代时期的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为了答谢他的“父皇”契丹王助其登上皇位,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之后,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分界线就从长城、秦岭一线南移到了河北平原地带。燕云十六州大约相当于北京市和山西的北部这一带,北京这一带有太行山和燕山山脉,割让给辽朝以后,北京以南就是500里或800里平川,无险可守,辽朝的骑兵在这里可以任意驰骋纵横。

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的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荣于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率军北伐,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莫州(今河北任丘市)、瀛州(今河北河间)、易州(今河北易县)三州以及瓦桥(今河北雄县)、益津(今河北霸州)、淤口(今霸州信安镇)三关。遂以瓦桥关置雄州,以益津关置霸州,后又以淤口关置信安军。这时永清也随之被收复,属霸州。

进攻转防御北部防线的最前沿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后周殿前禁军的最高首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建立北宋政权之后,赵匡胤建都开封,平息了后周方镇的叛乱,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他在消灭南唐(公元978年)后死去。其弟赵光义继位后继续南北征战,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并且打败了北方的北汉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的目标。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汉灭亡以后,宋辽直接对峙。双方实际控制线大体是东起泥沽口(今天津大沽口),西沿拒马河流域的信安(今河北霸县东),霸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然后向西至飞狐(今河北涞源)及灵丘(今山西灵丘)以南,直达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北)。此界线以北为辽控制的燕云地区,以南为北宋控制区。从地形地势上看,辽军处于可进可退、可攻可守的有利地位。

宋军灭北汉后,随即向辽国发起进攻,力图全部收回燕云十六州。辽国当然不肯放弃这块丰美的土地,双方在实际控制线南北展开激战。结果,北宋倾国之力的两次进攻均遭惨败,陷入被动应付的局面。辽国在取得这两次胜利后即发兵南侵,双方又经历了残酷的君子馆之战和易州(今河北易县)诸战,互有胜负。后来,辽军在徐河(今河北满城、徐水境)之战受挫后的数年中未大举南攻,而宋朝因精锐部队基本消耗殆尽,不得不在战略上发生重大转变,即放弃以武力收复幽蓟的打算,将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永清最靠近北京,位于霸州的北部,于是永清一带便成为双方反复争夺的战场。而今永清县发现的古战道是处于古战道的最北端,位于宋国北部防线的最前沿。它由县城城南分两处走向:一是从永清县城南关西南通往霸州城,一是自永清县城东南通向霸州信安镇。霸州城和霸州信安镇都是宋军屯兵的重镇,前线辽军一有动向,即可迅速将情报送达指挥部。据此即可知,永清古战道就是北宋军民为防御辽军而规划修建的。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本文为百家号作者无风起念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西... 最近意大利“出土”了一批青铜器,虽震惊了世界,却让中国笑掉大牙。意大利出土的青铜器安他们自己的说法,...
原创 夏...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以及具有中国血统的人都被称之为华人,甚至我们国家的全称,也冠有“中华”二字。 但事...
原创 封... 这里就是中国最后一个人黄商纣王帝辛之墓。在封神榜中,武王代天伐宙,可谓是天命所归。然而随着大量文字出...
中国夏朝文字:考证取得重大突破... 想象一下,考古学家们像侦探一样,在尘封的遗址中揭开古代文字的神秘面纱。曾经,西方学者信誓旦旦地宣称夏...
《说文解字》第915课:大禹手...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只讲一个字,即“耒”部的部首汉字“耒”。“耒”是现代汉语通用汉字,收...
原创 被...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地球上一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在它们的背后是不同的势力划分。 不同世纪下的...
原创 西... 上期作品以无可辩驳的论证,揭示了洛阳拙劣的历史作假手段,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洛阳“专家”认为:“《史...
原创 周... 引文 周朝(约公元前1064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第三个统一的的王朝,也是继商朝之后的...
原创 这... 2018年,安徽肥西县三官庙村的一次施工中,工人们意外挖出了大量的碎陶片,考古人员闻讯赶来,随即展开...
原创 商... 商纣王时期有个妲己,很多人看电视剧都觉得纣王被妲己迷惑,贪恋美色,所以才会离心离德,导致商朝被姬发带...
原创 封... 封神里的女娲是上古正神,为何纣王却不知道?也不知道她的功德? 文:小刘侃封神 纣王七年春季的二月份,...
原创 妲... “诸侯之女承恩露,玉帛金丝绣华服。娇若九重天仙子,实为殷商亡国狐。炮烙熔骨锻赤练,虿盆噬魂化流毒。引...
原创 史... 引言 我上篇文章讲到,二里头是大禹的城址兼墓地,反响十分激烈(注意,不是热烈),流量也增加了一点…当...
原创 从...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商代时期,人们以宗族为单位聚居...
原创 史... 地球诞生自45万亿年前,跟地球漫长的寿命相比,人类的出现只不过是占据了其中一小段周期。目前科学界普遍...
原创 为...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姬发是姬昌的嫡次子,那为何兄弟两人的名字如此不同呢? 其实伯邑考并不是其...
原创 政... 鲧盗息壤,功败身死的结局 《史记·夏本纪》载“禹之父曰鲧,颛顼五代而生鲧,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
原创 奥... 奥地利,是一个位于欧洲的内陆国,人口890万左右,国土面积约8.3879万平方公里,官方语言为德语,...
原创 姜...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话说当年周文王见到姜子牙后惊为天较大,非要文王拉车才肯走。文王拉着姜子牙走了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