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明朝不亡,中国会有近代屈辱史吗?
迪丽瓦拉
2025-08-19 10:03:26
0

明朝是自秦始皇大一统以来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赶走蒙古人以后,朱元璋定都南京宣布明朝成立,后来又出了个朱棣在篡位后将首都迁到北京以利于对困扰中国千年的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打击,同时也能够加强对北方重镇的控制,所以这也有个广大网民的“天子守国门”一说,后来到了崇祯的时候,由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老百姓没饭吃明朝又没钱赈灾,快递员李自成起义,外有满人后金政权已占领辽东,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之后吴三桂放清军进关打败李自成和南明政权,中国进入了大一统的清朝,但是由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在近代以来一直被动挨打,于是便有了满清误我200年一说。

那么如果明朝不亡,打败了李自成叛军,那么明朝将会怎样呢?

1、疆域

如果明朝消灭了李自成、张献忠叛军,可以说内地会稳定下来,但是对于后金政权,明朝最大的可能就是以长城为界,不再征伐辽东,为何这样说?明朝自永乐大帝开疆拓土之外,虽后有万历三大征,但其实两场都是对内,一场对外的也只是保卫附属国而已,而没有去主动征服,也就是明朝自永乐大帝之后,都是守成的皇帝,再没有主动发起对外战争过,包括蒙古在北方200年却不见明朝再有征伐,而且还主动放弃哈密,由此可见,明朝也不会主动去征伐后金,双发极有可能以长城为界。而1639年1639年,蒙古的顾实汗进军西藏,消灭了藏巴汗,统治青藏高原明朝自顾不暇而且明朝对于西藏的统治原本也是名义上的册封,所以明朝也不会主动收回西藏,台湾是肯定要收回来的,不仅是郑成功,在之前明朝就4次收复台湾,所以台湾是肯定收回来的,所以如果明朝不亡,很可能会仅剩汉地十三省家台湾,而且此时沙皇俄国也从西边来了,后金和蒙古很可能被沙俄吞并,如此就是明朝与沙俄以长城为界了。

2、经济

3、军事

如此,明朝不亡的话,很可能也会成为一方列强,只是领土相较于小了很多,但绝不会有清朝那样的屈辱史。网友们你们怎么看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公元263年,诸葛亮去世已经有一段时间,蜀国日渐凋敝。与此同时,魏国却越来越强大。魏国大将军邓艾奉皇...
原创 春... 周武王灭商后,以分封制的形式分封各路诸侯以拱卫周王室的统治,在西周时期相对来说还比较平稳,但是自周平...
原创 你... 通过各种历史剧我们了解了很多的历史知识,然而历史剧终归只是娱乐性质的,所以的它里面的内容很多都不是真...
原创 都... 吴三桂应该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人物了。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他其实是一个样貌帅气,而且年少有为的男人。十...
原创 清... 光绪帝是清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也是一个非常可悲的皇帝,因为其一生都在慈禧的掌控下,甚至“戊戌变法”失败...
原创 夏...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遗址复原图 在国际史学界,夏朝是不被认可的,理由是没有出土文字。但《史记》等古籍都...
原创 几...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近现代,国家落魄,让不少国家欺负。在我国附近的日本也没有放过这个好机会,举全国之...
原创 历... 唐朝无疑是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即使是汉朝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早就有强汉盛唐之说。...
原创 正... 三国演义中,关羽虽然斩杀华雄、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但他并不是第一猛将,三国第一猛将另有其人,是...
杨得志来看望住院的朱德,朱德:... 2025蛇年新篇 1976年4月的一天,朱德元帅的病房里来了一位客人。朱德抬头一看,是武汉军区司令员...
原创 雍... 清朝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怡亲王胤祥病逝,年仅44岁。雍正听闻,悲痛不已。不顾身体抱恙,亲自前...
原创 中... 我们从小就从教科书中学到,中国拥有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那么,这么大的国土面积是怎么来的呢?...
原创 着... 引言 中国古代武器发展历史悠久,长剑和宝剑是其中两种代表性的武器。长剑是早期的剑种之一,又称为“吴钩...
原创 元...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国自古就有后来的朝代修订前朝历史的习惯,可是,为何元朝建立72年后朝廷才拖拖...
原创 汉...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胜利,在长达两年之久的汉中之战中,刘备终于在与曹操的正面对...
原创 吕... 吕布、关羽、张飞、赵云是三国演义排名前四的超一流猛将,任意一位拿出来都是能击败曹将。然而,曹营诸将对...
原创 大...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的一个夜里,同治在养心殿东暖阁的皇位宝座上闭上了眼睛。同治去世后,慈禧...
原创 “... 庄子曾言:“繁华皆是虚妄,执念无非为梦。” 清朝是一个充满称颂与唾骂的朝代,晚清让人印象深刻的其中一...
原创 阿... 文|鹏遨游 编辑|鹏遨游 前言 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中美洲两大帝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比较分析 前言 ...
原创 晚... 晚清重臣李鸿章,一生褒贬不一,但对慈禧的评价却很是到位 朱玉林 虽然后人对李鸿章有不同的看法,但他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