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不惜发动战争,逼迫一个人改名字,只因他名字里有这2个字
迪丽瓦拉
2025-08-19 10:33:06
0

几千年的封建时代,长期实行皇帝专权统治,即所谓“以一人治天下”。为了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皇帝们有意识地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模样,制定了一套繁文缛节的“皇家制度”。皇帝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等,都有一套专门的“御用”体系,除了皇帝,其他人一概不得染指,否则就是“逾制”,是杀头掉脑袋的大罪。

就连皇帝的名字,也有一套专门的“避讳”制度。普普通通的一个汉字,只要出现在皇帝名字中,就成为皇帝专用,在那个朝代任何人不得直接提及或书写,也不能再用在名字中,不仅小娃娃起名要避开这个字,成年人名字里有这个字的,也必须去掉或者改掉。比如唐朝开国名将徐世勣,唐高祖李渊为了显示宠信之意,赐姓“李”,改成李世勣。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李世勣必须避讳,只得把“世”字去掉,改成李勣。好好的名字改得面目全非,从徐世勣变成李勣,他亲爸爸看见都会吓一跳。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清朝康熙皇帝名叫玄烨,“烨”字不太常用倒无所谓,“玄”字却很常用,被统一以“元”字替代,结果差点把清朝文人们折腾死。修编史书、著书立说,唐玄宗都要写成唐元宗。陕西唐玄宗墓前,至今留有清朝人树立的一块石碑,就刻着“唐元宗”。问题是五代十国南唐皇帝李璟,庙号就是唐元宗,很容易搞混淆。唐朝开国名将段志玄,被清朝人改成段志元,问题是唐朝时南诏国有个人就叫段志元,人为给历史研究制造很大麻烦,简直搞得乌烟瘴气。

历史上还有个极端的“避讳”事件,为了避讳引发了一场战争。在唐朝的西南边陲,有一个小国南诏。南诏国作为唐朝众多的藩属国之一,世代与唐朝保持朝贡关系,历代国王都接受唐朝册封。随着双方实力此消彼长,也曾爆发过几场军事冲突,但大体而言,大部分时间内还算相安无事。

然而,在唐懿宗在位期间,唐朝与南诏再度大打出手,爆发一场战争。唐朝先后“大兴诸道兵五万往”,向南诏国发起进攻。然而当时唐王朝已经到了残灯末庙之际,将帅乏人国力空虚,以天朝大国之尊,劳师远征,却始终不能占据优势,而南诏国以小打大,“兵出无宁岁,”结果“男子十五以下悉发,妇耕以饷军。”双方都伤亡惨重,两败俱伤。

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南诏国王不肯避讳改名引发。大中十三年,南诏国王劝丰祐病故,劝丰祐之子继位。按照历史惯例,唐王朝不干涉藩属国的王位传承人选,但新任国王必须接受唐王朝的正式册封,才算名正言顺拥有了对这个地区的统治权。

当时唐懿宗刚刚继位。南诏使者前来进贡请封,唐懿宗看到奏章上南诏国王的落款签名,登时满心不悦。这个新任国王,是南诏的第八代国王,他的名字一共有三个字,也不知他父亲当初咋想的,一共三个字,就有两个字都触犯了唐朝皇帝的“庙讳”。其实这也不奇怪,南诏国以哀牢语、汉语两种语言作为国语,语言文字习惯都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避讳制度在他们眼中既不理解也无必要。

这个新国王名字是“蒙世隆”三个字。“世”字触犯了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名讳,“隆”字触犯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名讳。而按照中原王朝的避讳制度,这两个字任何人不得再用于姓名中。唐懿宗于是下旨,以蒙世隆之名触犯太宗皇帝、玄宗皇帝庙讳为由,“绝朝贡”,断绝双方朝贡关系,不行册封之礼。回去让你们头儿改名字吧。

后来唐朝宰相杜悰向皇帝建议,人家南诏毕竟僻处边远,远隔中原千山万水,消息闭塞文治不兴,也许是无心之过也未可知,不知者不罪,应该给人家以改过自新之道。唐懿宗也觉得未免反应过激,听从杜悰建议,派遣使者去知会南诏,《新唐书》记载,“并诏骠信以名嫌,册命未可举,必易名乃得封”。给南诏国王说清楚,只要改了名字,马上册封你。唐懿宗还让满腹文采的大臣们精心推敲,给蒙世隆取好了新名字:骠信,一个大气而又雅致的名字。

谁知南诏国王蒙世隆也是个倔脾气,《新唐书》记载他“年少轻杀戮”,年少轻狂而暴躁嗜杀,一听说唐朝拒绝册封,还让他改名字,蒙世隆拍案大怒,他才不管中原王朝那些避讳制度,我爹妈给我起个名字,碍着你啥事了?唐朝皇帝也欺人太甚!就不改!这个名字叫定了。你不册封我,好说,我自立为帝行不行?“遂僭称皇帝,建元建极”,唐懿宗闻讯大怒,不听话是吧立即出兵开打,我看你改不改。一场大战由此爆发。结果断断续续打了几年,也没打出个结果,蒙世隆到死也不肯改名字。

乾符四年,蒙世隆病重而死。死前他还不忘再刺激唐朝皇帝一下子,他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是他儿子,名字是:隆舜,继续触犯唐玄宗李隆基名讳,不把唐朝皇帝气死不罢休的节奏。而此时的唐朝,已经风雨飘摇天下大乱,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次年就爆发席卷天下的黄巢大起义,再也没人争究什么避讳不避讳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道,东汉末年三国这一时期是历史上诞生名将的时期。他们不仅会武功,有谋略,而...
家庭相册|80年前的鹿特丹春节... 【编者按】 卡滕德雷赫特 [ 简称卡普(Kaap)]是荷兰鹿特丹移民最活跃的区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著名敦煌学家项楚逝世 享年85... 成都2月4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4日从四川大学获悉,著名敦煌学家、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史家,...
原创 丽... 看古装影视作品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与清朝相关的古装宫斗剧,占比往往会超过...
原创 让...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国,有着他国没有的历史底蕴,因此在这片华夏大地之上,诞生过各种强...
原创 刘... 刘备当然想称帝,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朝思暮想的。 从以下的事迹就可窥知一二。 一、没有得到献帝的册封,...
历史真正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只有... 每当我们赞美一位皇帝的治国和军事才能时,常常会使用“千古一帝”这个表达。 不过,这些赞美中有些多少显...
原创 督...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相信大家都明白军阀混战的根本目标就是军队与地盘,军队是自己的武装实力,地盘说白了就...
原创 关...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自明朝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 在这漫长岁月中,这四部文学巨著深深烙印在每代华夏...
原创 美... 纵观世界地图,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以盎格鲁萨克逊为主要人种的,所谓的五眼联盟国家,即:英...
原创 运... 1947年12月28日,三打运城总攻。 太阳渡。天已过午,雪停了,大地是一片粉妆玉琢的世界,黄河对岸...
原创 刘... 正史记载,刘伯温最后被朱元璋赐毒酒毒死,刘家也先后被抄家,再无后人,但故事也就在此刻划了一个休止符。...
原创 刘... 在我国古代的纲常伦理中,从来都是臣子跪皇帝,儿子跪父亲,这可以说是当时每个汉人深入骨髓的观点。但尴尬...
原创 “... 金之俊(1593-1670),字岂凡,又字彦章,号息斋,谥号文通,江南吴江八都人(今苏州市吴江区)。...
原创 日... 关于日本人的民族来源,在中国的古代典籍特别是《山海经》中有着若干记载。《山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
原创 施... 文 丨星河古韵 编辑 丨星河古韵 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
原创 非... 2025年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的会议上,出现了一个让人瞩目的场景——中、美、俄三国同时发声,强烈...
原创 陕... 在我国,户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它,每一个中国人才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还能便于国家对公民的管理,不...
原创 “... 大家对《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和“公主”称谓或许有些迷惑,我小时候也曾感到困惑。究竟,“格格”和“公...
原创 傅... 1977年9月12日,傅崇碧接到上级的任命,成为北京副司令兼卫戍区司令员,这是他第二次担任这个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