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死后,他的皇帝弟弟赵光义,是如何对待嫂子和侄子的?
迪丽瓦拉
2025-08-19 23:06:33
0

在中国历史上,兄终弟及的例子并不罕见。回顾明朝,嘉靖帝和崇祯帝都是兄长离世后,由弟弟继承皇位的典型例子。宋朝也不例外,宋太宗、宋徽宗、宋高宗等皇帝都是兄长离位后由弟弟继任。然而,宋太宗赵光义继承兄长赵匡胤的皇位,却引起了朝廷和民间的轩然大波,究其原因何在?

赵光义继位的特殊性在于,他对待皇嫂和兄长的儿子的态度让人扑朔迷离。按照常理,一个君主继位应该光明正大,但赵光义的行为却似乎违背了这一常理。他对待自己的皇嫂,即赵匡胤的皇后宋氏,举止不当,甚至在她去世时没有按照礼制治丧,更没有要求大臣临丧。这种不恭的行为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其中包括翰林学士王禹偁。王禹偁上书规劝赵光义为皇嫂治丧,却被赵光义以诽谤罪贬官外地。为何赵光义对皇嫂如此无礼?原来,宋氏在赵匡胤去世时曾言行举止对赵光义不利,留下了令他难以忘怀的记忆。因此,他对宋氏怀有怨恨之情,甚至在她去世时不肯为她治丧,显示了对亲情的冷漠。

除了对待皇嫂的态度令人费解外,赵光义对待赵匡胤的儿子也颇有微词。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和三子早逝,剩下的次子赵德昭是赵光义继位时最有资格接任的人。然而,赵光义却对赵德昭心存排斥之情。有一次,赵光义与赵德昭一同出征幽州,军中惊乱之夜,赵光义突然失踪。有人建议立即封赵德昭为皇帝,结果赵光义大为光火,屡次责骂赵德昭。随后,赵德昭提议封赏北伐功臣,却遭到赵光义的责骂,让人颇感疑惑。赵光义对赵德昭的排斥最终导致赵德昭内心不安,不久后自杀身亡。而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赵德芳也在不久后离世,死因成谜。《宋史》中有一句“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继夭绝”,似乎折射出对赵光义继位后的不满和疑虑。

综合考虑赵光义对待皇嫂和兄长儿子的态度,人们对他的继位产生了疑虑和不满。一位皇帝如果光明正大,不会对亲属表现出如此冷漠和排斥。这让人回想起兄终弟及的传统,赵光义似乎在继承皇位的过程中破坏了这一传统的和谐。他的行为引起了朝野的议论,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不安。

或许,这一段历史也是权谋和家族矛盾的交织之地。赵光义的行为既可能受到个人恩怨的驱使,也可能受到政治权谋的左右。历史往往是复杂而曲折的,赵光义继位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故事和阴谋。在深入挖掘历史细节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这位皇帝的真实面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外... 先秦时期,不同的民族以及各诸侯国上层之间的联姻内容丰富,而且当时及后世的许多政治家、史学家把夏、商、...
原创 浅... 文|青丘 编辑|海蓝宝 戈德弗里时期因为时间紧张,军事压力过大,并没有来得及对封建关系做出充分而 全...
原创 一... 北魏时代,史册揭示了一个少数外族统治政权深受汉人百姓拥戴的罕见案例。 这个时期最能博得汉民支持的...
原创 大...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便是汉高祖刘邦著名的诗歌——《大风歌》。...
原创 1...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转折期间——虽然从表面来看,我方和老蒋依旧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但是明眼人从全...
原创 《... “我还没有死!你也没有赢!” 当太后面色阴沉地一步步走向柔嘉公主时,皇帝刘俱已经死了。 柔嘉公主善...
原创 唐... 唐朝出过很多贤能的宰相,前有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房玄龄、杜如晦,后有缔造“开元盛世”的姚崇、...
原创 曹... “一吕二赵三典韦”是三国武将榜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开场,而如今人们对吕布的印象可谓深刻。 在三国时期,...
原创 为... 在大多数人看来当皇帝几乎是天下第一美事,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很多女人作陪,...
原创 诸... 蜀建兴六年,诸葛亮平定了南中叛乱,开始着力于北伐。在那篇千古传诵的《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了兴复汉室...
原创 琉... 琉球岛位于中国南海和太平洋之间,是一块历史悠久的岛屿。它既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也承载着中日两国关系的...
原创 陈... 导读: 陈寅恪先生,现在的年轻人了解得可能不多。 陈寅恪先生中年?照片 陈先生出生于1890年,去...
原创 1... 1980年,考古专家对崇陵进行抢救发掘,却发现被盗掘的皇陵中另有机关,早成枯骨的光绪手中,竟然还握着...
原创 中...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
原创 强... 蒙古帝国强盛一时,为什么会分裂?这确实与成吉思汗对儿子们,对皇室的分封,造成向心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西德是如何从二战废墟中恢复并发... 西德为何能在二战后从废墟中迅速恢复并崛起为经济大国的?那么当时德国在分裂为西德与东德后,西德为什么能...
原创 三... 人生在世,我们会遇到很多事,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来做出决定。但是,你做出的决定不可能事事都是完美的,总有...
原创 2... #历史开讲# 公元264年1月,司马昭写信告知钟会,声言他已提兵十万,入驻长安,防备邓艾麾下谋反。收...
原创 这... 清朝作为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所以搜集史料什么的比较方便,所以吸引了不少的清史粉。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也...
原创 古... 过继立嗣,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很盛行的习俗,这种举措,从先秦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绝迹。 因此,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