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紫禁城有一条规矩特折磨人,但大家都必须遵守,连慈禧都不敢违抗
迪丽瓦拉
2025-08-20 00:32:19
0

皇宫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皇家的规矩真的可以用一本书来写,清朝的皇宫更是如此,不同级别的吃、穿、用度都不一样,所有人都必须严格遵守,但规矩总有例外的时候,而紫禁城里却有一条规矩如铁一般,即使是晚清末年,西方先进制度开始不断进入皇宫,这条规矩也没有做任何改变。

清朝变态的早起制度

众所周知,清朝的皇帝是最勤奋的,即使是清末如此不堪之时,清朝也没有出现一个胡作非为的败类皇帝,这都归功于清朝严厉的家法,正如清朝人自己所感叹的那样:“本朝家法之严,迥绝千古”。而让清朝皇帝从不敢懈怠朝政的原因就是清朝的起床制度。

清宫中生活的皇帝后妃们,每天早上5点就必须准时起床,开始新的一天,这一条规定是保证清朝这架庞大机器正常运营的法门。无论宫女、太监、侍从、护卫都必须遵守,从无例外。

即使尊贵如慈禧,也没敢例外,慈禧是一个非常遵守规定的人,她是典型的保守派。伺候慈禧的何荣儿以及女官裕德龄都曾在回忆录中提到关于慈禧早起的问题。

慈禧是一个爱美之人,早起后光是梳洗打扮就需要3小时的时间,还不算吃饭、抽烟的时间,为了不耽误早上8点的早朝,慈禧只能将起床的时间提前,每天3点左右就起床。

从入宫那天起,无论严寒酷暑,慈禧都不曾5点之后起床,即使是身体不好时,她早上5点也必须起床梳洗打扮,接受皇帝和后妃们的问安,然后才能重新躺下养病,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了慈禧生命终结。

慈禧生命的最后几天,慈禧已经到了起不了身的情况了,但她依旧能5点醒来,接受了后妃的问安后,才接着休息。这规矩无论对于年轻人,还是对于老年人,都一种极大的折磨,但这条规矩一直在清宫中存在了几百年,一直到清朝灭亡,才被废除。

铁打的规矩,流水的皇帝

每天早上5点起床,不分冬夏寒暑,这一条成了清朝的祖制。雍正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皇帝,每天批改奏折到后半夜才睡,因为清朝的祖制规定是5点起,但不会管你晚上几点睡的,所以第二天早上5点就还得起,结果雍正一天只能睡4小时,不到60岁就死了。

早起的目的就是为了上早朝,早朝在清朝被称为“御门听政”。康熙皇帝规定“御门听政”必须每天举行。各部门每天早上在午门外集合,春夏于卯正一刻(早上6:15),秋冬于辰初一刻(早上7:15),进至中左门等候。

1小时后,开始汇报工作,说得通俗点就是每天必须要开完例行早会后,才算开始一天的正常工作。由于这个早会开始的时间非常早,所以大臣们也被搞得很痛苦,多次请求将早会改为满汉轮班制,结果都被康熙拒绝了,康熙不但拒绝了,还将这个制度写进了《大清会典》,搞得后面的皇帝都得遵守。

不睡懒觉,连孩子都得遵守

清朝不仅皇帝不能睡懒觉,连几岁的孩子都不曾放过,清朝皇子6岁时(虚岁)就开始早起读书,他们的读书时间是“卯入申出”,也就是从早上5点到下午3点,一共10个小时。

《康熙起居注》记载了康熙26年6月初10,皇子们学习生活:

寅时(3~5点):皇子起床,到书房复习前一天的功课。

卯时(5~7点):早读前诵课文,背熟后由师傅抽背,并写楷体字一纸。

辰时(7~9点):康熙去书房检查皇子们的背书情况。

巳时(9~11点):练字

午时(11~13点):吃午饭,饭吃完之后,皇子们继续学习,但师傅可以休息。

未时(13~15点):练习射箭后,由师傅开始讲课。

申时(15~17点):康熙再次检查皇子们的作业情况,并检查射箭练习情况。

从皇子们的一天中,就可以看出清朝对于皇室子孙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也是清朝很难出昏君的原因。

这个早起制度,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变态”,早上5点起床,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极为痛苦的,更何况还不是5点才起,而是最晚不能超过5点,这样的变态制度一直保持到清朝灭亡。

这种制度真心很变态,但清廷却将这一条制度执行地很彻底,其实现在想想这条制度其实很高明,一个人一天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就是早上,办公效率最高的时候也是早上,早起出奇迹。

许多成功人士的生活习惯也告诉我们,早起是实现人生梦想的法门。如比尔盖茨,村上春树、李嘉诚、王健林、俞敏洪等,他们都是早起高效的实力打call者。早起2小时能让你感觉白天的时间被拉长了,感觉比别人多了2个小时,不是时间在追赶你,而是你在指挥时间。

当然并不是单纯地早上5点起来了,就能出现奇迹的,早起之后干什么,怎么安排,这才是早起的重点和意义。我曾经也试过6点早起,结果是好不容易从床上挣扎着起来了,结果是东一下,西一下,磨磨蹭蹭就到了8点,回头一看,这2小时什么都没干,自己还困得要死,所以早起之后的规划很重要。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早起魔法》,这本书将告诉我们早起的意义,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每天都无序和混乱、没精打采地起床,无所事事地打发时间。我们要做到早起有意义,而不是将早起变成行为show。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

参考资料:《康熙起居注》

《大清会典》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华佗,外科医生鼻祖,一套五禽戏和一剂麻沸散都是神乎其神的存在;皇甫谧,针灸鼻祖,一部《针灸甲乙经》为...
原创 历... 罗厄诺克岛殖民地,115名殖民者集体失踪事件。 (殖民者绘制的岛屿地图) 这是一次关于美洲大陆最早...
原创 项... 项羽为什么要坑杀20万秦军呢?把这二十万人变成自己的力量不是更好吗?而且,项羽原来也是这么做的,但他...
原创 2... 关乎存亡的战役 西晋永嘉五年4月,西晋最后的主力20多万在东郡被奴隶出身的石勒包围歼灭,晋军的尸体堆...
原创 为...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第三子,也是后来的元太宗,拖雷是铁木真第四子,后来被儿子元世祖忽必烈追谥为元睿...
原创 浅... 文|鎧 编辑|刺猬 父子内战后重臣权力版图的调整 经历过830年和833年两度父子内战后,虔诚者路易...
原创 始... 一统六国之后,中华民族第1次成为了一个大统一的家庭,嬴政此时早上的人生巅峰,志得意满的他说,自己功盖...
原创 越... 越南阮朝最后一位皇后是南芳皇后,她是末代皇帝保大的妻子。是阮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大婚时就被册封为皇后的皇...
原创 蚩... 蚩尤真的存在吗 蚩尤这个名字对于有些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人们常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对于炎帝和黄帝并...
原创 赵... 赵匡胤,宋朝的奠基者,他在统治后期身体渐差,思虑继承人问题。在洛阳考察途中,病倒,但太医妙手回春。继...
原创 赵...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们上阵杀敌时常常以响亮而霸气的自报家门展现个性。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少主时对...
原创 重... 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就有了阶级的区分,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建立的部落发展到一定程度,私有财产...
宋朝有一位考生,落榜后不甘心写... 在1009年,一位信心满满的才子走进了考场,满心期待能顺利中举。然而,现实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没想...
原创 韩... 在北京的望京地区,聚集着国内数量最多的韩国人。在他们眼中,周围的中国人永远是那么行色匆忙,而隔着一条...
原创 项... 汉王五年冬十月,公元前203年,刘邦在固陵县与韩信、彭越达成协议:击破楚军之后,刘邦册立韩信为齐王、...
原创 蜀...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是赫赫有名的将军,都...
原创 与... 史家张文杰先生在他的《简读中国史》里,有相当多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他第七篇“两个世界的...
总书记,我想对您说|守护“冷门... 何以中国? 简牍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书写载体,为数千年前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而因...
原创 雍... 清朝的历史精彩纷呈,不管是从努尔哈赤还是顺治、康熙,然后到雍正,宫廷内斗一桩接着一桩。最出名的莫过于...
原创 鼎... #头条群星8月榜# 辛亥革命的时候大清拉胯的表现,真的很难想象大清怎么一下子就不行了,但是大家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