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有死!你也没有赢!”
当太后面色阴沉地一步步走向柔嘉公主时,皇帝刘俱已经死了。
柔嘉公主善待慕灼华的算计
刘俱子嗣稀薄,除柔嘉公主外,只有三子。嫡长子刘琛性子刚直,次子刘瑜沉稳有度,与三子刘瑾乃双生兄弟。
刘瑜的生母淑妃是国公赵光直之女,活泼开朗,更得刘俱喜爱。他的舅舅赵琦任左都指挥使,与周家家主周奎共掌十万大军。
太后周仪向来看重门第,她支持刘琛,但刘俱认为刘琛急躁,并不是最合适的皇帝人选。
相比而言,刘俱更属意刘瑜,因而迟迟没有立太子。
刘俱的犹豫不决给了刘瑜夺嫡的希望。
适逢慕灼华讲学,刘俱不在宫中,刘衍也不在理藩寺,刘瑜挑唆刘瑾暗指刘衍五年前识人不清,导致南宸大败。
闻言,与刘衍叔侄情深的刘琛拍案而起。比试中,刘瑾受伤,刘衍被刺中,若不是慕灼华及时止血,只怕凶险。
孙儿受伤,太后周仪迁怒慕灼华,称两位皇子是因她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
慕灼华被杖责二十,刘衍和柔嘉公主先后赶到为其求情。
柔嘉公主看着刘衍直接将慕灼华抱回定王府养伤,把慕灼华定为了她计划中关键的一环。
柔嘉公主的母亲杏儿是刘俱潜龙时期的贴身侍婢。
当时,刘俱不得父皇刘熙喜爱,云妃又已怀上刘衍,周仪遂以还阳散为毒,云妃难产身亡。
刘熙抑郁成疾,周仪为了让刘俱坐稳太子之位,命他娶高门贵女。
刘俱与杏儿两情相悦,难舍难分。于是,周仪着人到太子府,逼着杏儿喝下毒酒。
杏儿没有挣扎,因为柔嘉公主正躲在柜子里,死死咬着手臂,不敢出声。
周仪对外只说杏儿是病逝,之后刘俱纳了正妃,登基为帝,生下嫡子刘琛,把柔嘉公主托付给了自己的姑母,镇国长公主裴悦。
裴悦是刘熙的孪生妹妹,崇光女帝与裴凤君的掌上明珠。
崇光女帝把江山传给了儿子刘熙,又将女儿裴悦嫁给了武林盟主,掌管半壁江山。
母亲的死,教会了柔嘉公主一个道理,只有至高的权力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如蝼蚁一般被人随意碾死。
对于柔嘉来说,至尊之位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继崇光女帝之后的第二任女帝。
刘瑜为了太子之位,不惜让刘瑾自损来坏刘琛的名声,这让刘俱伤透了心,他改变主意,写下传位刘琛的遗诏。
柔嘉公主的竞争对手只剩下了刘瑜,而刘瑜的背后是周仪和刘衍。
五年前,周仪说动刘俱赐婚,一力促成了柔嘉公主和薛笑棠的婚事。
周仪一向把柔嘉公主当成笼络大臣的工具,薛笑棠则出身草莽,这引起了柔嘉公主的怀疑。
她旁敲侧击了几次,再联系之后刘衍被人出卖以致大败,猜出周仪处心积虑想要除掉功高震主的刘衍。
薛笑棠抓了刘衍副将袁成明的妻女,把叛国的罪名推到了他的身上。
刘俱命暗卫追查,知道了真相。他愚孝,不忍刘衍知情后向周仪复仇,于是抹去了所有线索。
袁成明找到了被囚在山村的妻女,为了掩护她们逃走,自己被暗卫用游走针杀死。
柔嘉自三岁起就跟着裴悦住在江南的桃源山庄,她兴建济善堂,贪污九成的善款用来经营遍布南宸的情报网。
袁成明的女儿袁惜月,周仪和刘衍都找了五年,却被柔嘉公主捷足先登。
为了引周仪和刘衍内斗,柔嘉公主刻意让袁惜月以花魁之名云想月,为袁成明立了座新坟。
柔嘉公主知道,周仪一定不会视而不见,只要她再次出手,要么留下新的线索,要么刘衍死。
不论出现哪种情况,柔嘉公主都乐见其成。
只可惜,慕灼华听到了动静,替刘衍解了还阳散的毒,而刘衍也因周仪三十年的抚养恩情,始终不愿相信事实。
慕灼华小时候过得苦,母亲早逝,父亲无视,兄弟姐妹很多却没多少手足亲情可言。
她看过母亲倚门流泪,盼着父亲回头的凄惨模样,便告诉自己不要将一生放在他人手中。
仕途之路于女子尤为艰难,在家时,姐妹们嘲笑慕灼华是书呆子,等到科举取士,同僚又说她不伦不类,就连刘琛,一开始也处处为难慕灼华。
柔嘉公主知道慕灼华在刘衍面前说得上话,于是刻意拉拢,在众人面前对她维护有加。果然,慕灼华将柔嘉公主引为知音,待如长姐。
薛笑棠祭日,柔嘉公主邀慕灼华过府,请她去书房帮忙整理薛笑棠的遗物。
画卷背后的墙壁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凹陷。慕灼华观察敏锐,顺理成章地打开机关,找到了柔嘉公主放在里面的太后宫里的令牌。
薛笑棠是外臣,周仪不会给他令牌,是柔嘉公主故意栽赃,再一次把线索指向了周仪。
另一厢,周仪趁刘俱和刘琛出宫,传召刘衍。慕灼华猜到周仪要对刘衍不利,一面吩咐人向刘衍示警,一面手持令牌,迅速赶到行宫面圣。
柔嘉公主此举阴险。令牌是慕灼华自己找到的,她不会怀疑,再通过慕灼华交给刘衍,刘衍也不会怀疑,鹬蚌相争,柔嘉公主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慕灼华作为一个小小的七品官,知道了皇室最见不得光的丑闻,留给她的只有死路一条。
柔嘉公主以慕灼华的命来为自己称帝扫清障碍,这是她善待慕灼华背后最狠的算计。
柔嘉公主的结局
慕灼华想救刘衍的心占了上风,她不计后果,请回了刘俱。
刘俱挥退了所有宫人,向刘衍摊牌后,拿起了刘衍的酒杯。
刘衍意识到刘俱要做什么,下意识伸手打掉了酒杯。半杯毒酒洒在了刘俱的唇边,他只来得及求刘衍放过周仪便撒手人寰。
急怒攻心的刘衍回了王府,沈惊鸿一剑杀了周仪,柔嘉公主放火焚宫,随后调换了放在太庙的遗诏。
两份遗诏,一模一样的字句,一模一样的字迹,唯一不同的是继承者的名讳。
柔嘉公主知道刘俱把遗诏放在了太庙的匾额后,却不知还有一份遗诏被藏在了龙床的暗格里。
她本想借机让刘瑜和刘琛的势力互相撕咬,等待他们两败俱伤,不料刘衍强撑病体,稳住局面,把事情推到了北凉头上。
刘瑜逃过一劫,他和弟弟分别被封为滇王和肃王,刘衍镇压了赵氏一脉,顺手清洗了潜伏在京中的北凉细作。
刘琛继位,沈惊鸿因从龙有功被破格提拔。
一年前,慕灼华逃婚,她的妹妹慕玐嫁给了庄文峰。
一年后,庄文峰拖家带口地进京,他早已打点好,等考核成绩出炉就升任知府。
京城偶遇,庄文峰绑了慕灼华。刘衍虽将其下狱,但顾及慕灼华名声,没有公布庄文峰的罪名。
沈惊鸿给慕灼华出主意,让她策反慕玐。他说刘琛想借着这个机会革除恩荫制,把自己人安插到空出来的位置上。
金銮殿上,慕玐交出账册,里面记载了庄文峰放印子钱,行贿受贿的记录。
刘琛大做文章,却遭到了世家大族的抵制。刘衍带着尚方宝剑见了贵戚,拿出庄文峰攀咬他们的罪证,最后轻描淡写地提了句自己的二十万精锐就驻扎在城外。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恩荫制得以保留,但门槛提高,世家子弟出仕的名额大幅减少。
沈惊鸿看似大公无私,实则借此培植势力,招揽人心,而刘琛则承担了世家的愤怒和怨恨。
沈惊鸿从来都是柔嘉公主的人。
刘琛占嫡占长,柔嘉公主想从他手中夺权,只能徐徐图之。
她投其所好,为沈惊鸿制造机会名扬京城,果然,刘琛非常欣赏沈惊鸿,对他信任有加。
柔嘉公主命沈惊鸿勾结耶沐憬,悄悄在北凉南下的必经之路上埋了炸药。
兵临城下,刘琛亲征。世家大族不愿与刘琛共存亡,柔嘉公主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
于是,以周奎为首的勋贵们拥立柔嘉公主为帝,欲号令军士护送他们南下。大庭广众下,柔嘉公主翻脸,表示自己会拼死守城。
柔嘉公主利用周奎等人的求生欲得到了百官的支持,又在百姓面前邀买了人心,就在她认为自己能以最体面的方式登基时,刘衍带兵杀到,与刘琛前后夹击,灭了北凉。
早前,慕灼华借口抱恙,易容离京请回了裴悦。
大势已去,柔嘉公主看着抚养她长大的裴悦,凄然一笑,随后拔出长剑,转身刺向沈惊鸿。
众人还未来得及反应,柔嘉公主已横剑于颈,献血喷涌,她倒在了沈惊鸿的怀里。
写在最后
柔嘉公主结局凄凉。她因周仪年幼失怙,成年后一心复仇,却最终与帝位失之交臂。
五年前,周仪为除掉刘衍,命薛笑棠将刘衍的行军部署透露给北凉,致使三万将士有去无回,白骨累累。
五年后,柔嘉公主为夺权,让沈惊鸿勾结北凉。此战,南宸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柔嘉公主痛恨周仪,可在权势面前,她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灼灼风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