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绕远道伐魏,为什么钟会攻蜀走的却是子午谷
迪丽瓦拉
2025-08-20 01:32:56
0

蜀建兴六年,诸葛亮平定了南中叛乱,开始着力于北伐。在那篇千古传诵的《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口号。

既然诸葛亮明确提出了还于旧都的口号,但为何诸葛亮数次北伐,都没有走更加靠近故都长安的子午谷路线,而是数次绕道北伐,与曹魏争夺雍凉地区。

反观钟会灭蜀,由长安径直南下,最终灭亡了西蜀。那为什么钟会的出兵路线会和诸葛亮大相径庭?难道诸葛亮的用兵韬略不如钟会吗?

为什么诸葛亮要绕远道伐魏

围绕着诸葛亮的数次北伐,还有着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子午谷之争。

早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就提出了这个直到如今也备受争议的一个军事计划:

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比东方相合聚。——《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在魏延的构想中,诸葛亮统率主力部队出褒斜道北上进攻陇西,而自己亲率五千精兵沿子午谷北上进攻长安,夏侯楙胆小无谋,必定会弃城逃跑,攻下长安后,再与诸葛亮东西汇合,一举平定关中。

而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中,有些很多的致命缺陷:

1.子午谷泥泞难行,很难在十日内到达长安,一旦陷在子午谷中,不但达不到奇袭的目的,还有可能被夏侯楙设伏,进退失据,导致覆灭。

2.即使魏延到达长安后,夏侯楙也没有理由被五千兵力吓破胆,长安是魏国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雍凉地区的咽喉,一旦丢失,夏侯楙必定会被问责。

3.魏延攻下长安后也很难守住,诸葛亮的历次北伐最多也不过十万之众,而魏国的机动兵力不下35万。之前曹丕南征孙权就证明了这一点。整个关中平原加上横亘千里的凉州,这是多大的体量,以西蜀的国力,一口根本就吃不下。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葬送蜀汉。

所以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提议。

长安并不是诸葛亮的首选目标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个点:还于旧都是最终目的,而不是战略目标。从诸葛亮数次北伐的出兵路线,不难看出,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关中平原,而是横亘千里的雍凉地区。那诸葛亮为什么要放弃故都长安,而去和曹魏争夺雍凉地区呢?

隆中对的伟大在于为刘备夺取天下提出了一整套切实有效的执行方案: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在刘备去世的这五年间,诸葛亮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而后亲征南中,剿抚并用,又派邓芝出使东吴,重启孙刘联盟,完成了后四个条件,但“跨有荆益”却始终无法实现。

现在荆州已经陷落,如果诸葛亮冒险东征,再发动一场夷陵之战,不仅与东和孙权的理念想违背,而且还有可能与东吴玉石俱焚。但诸葛亮并没有放弃隆中对中的设想,而是在心中默默地进行了调整,将跨有荆益改成了跨有凉益。

凉州地处西陲,自古以来民风剽悍,也是天下战马的主产区,魏国实力强大的陇西铁骑就有赖于此。而汉中军民自从被曹操强制内迁以后,已经不再适合作为蜀汉北伐的战略物资储备基地了。

因此,诸葛亮的数次北伐的军需物资都要从成都运至前线,茫茫数百里剑阁栈道,山路崎岖难行,物资损耗巨大。而凉州沃野千里,尤其是天水郡一带,是西北小麦的主产区。蜀军若得陇右,便可就地屯田,一劳永逸地解决粮草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凉州地区是沟通西域各国的必经之路,控制凉州就是控制了丝绸之路。凭借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蜀国就可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水平也会得到质的飞跃。

而雍凉地区数年前才刚被曹真等人收服,其中的羌胡族人并没有完全归附,而曹魏对游牧民族的镇压,也使得他们对曹魏离心离德。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姜维北伐,总是可以得到羌胡族人帮助的原因。

所以诸葛亮与魏延的争执并不是子午谷,而是战略构想的不同。

钟会赢得并不光彩

首先,钟会大军并没有途经子午谷,而是从斜谷道和傥骆道南下攻蜀:

钟会统十余万大军,分从斜谷、骆谷入···魏兴太守刘钦趣子午谷。——《三国志·钟会传》。

而其中刘钦所部是从魏兴郡西渡沔水来到子午谷南口,并没有经过子午谷。

而且当年曹真攻蜀时,就是走了子午谷这条道路,走了旬月有余,不但没有走出谷口,甚至连蜀军的面也没有见到。

有了曹真的前车之鉴,想必钟会也不会选择这一条道路了。

至于最后的战争结果,也显得钟会有点胜之不武了。

战争归根结底就是比拼国力,而魏国这几年虽然政局混乱,国内战争不断,但是还远没有到动摇国本的程度。反观蜀汉,在公元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后,姜维执掌了蜀汉军权后,以倾国之兵北伐,穷兵黩武,最后也使得兵疲民怨

公元262年,姜维最后一次北伐结束,由于朝中黄皓专权,刚刚兵败的姜维只好选择在沓中屯田避祸。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司马昭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灭蜀之战。司马昭认为蜀国倾国之兵也不过十万,其中约有五万部队驻守在成都和各个州县,可调用的机动兵力也不过四五万。其中姜维督两万军驻守沓中,汉中兵力不过三万人。

而且,早在公元260年,姜维就将汉中措手诸围,御敌于外的战略调整成敛兵聚谷:

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三国志·姜维传》

在姜维的构想中,将敌军放进汉中盆地,坚壁清野固守汉、乐二城,坚守阳平关,等待敌军后勤不足时,集中优势兵力即可破敌。

但是这个计划对于将领的军事素养要求很高,对于人才凋零的蜀国来说,这个方案的容错率太低。

所以,司马昭只需要遣一支劲旅牵制姜维,南征大军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汉中盆地,而之前姜维上疏建议加强阳安关和阴平桥头的防备,却没有引起刘禅足够的重视,事实也与姜维估计的丝毫不差。

邓艾率军包围沓中,诸葛绪直插阴平桥头,而钟会则毫无阻碍地进入汉中腹地,直逼阳安关。

汉中只有区区三万守军,而钟会手中有着12万关中军,即使分兵包围汉、乐二城,也有着绝对的优势兵力。而且钟会能够攻克汉中,主要也是因为阳安关副将蒋舒叛国投敌,使得阳安关失守,攻入阳安关后,汉、乐二城的守军断绝外援,也肯定不能久持,最后也只能失守了。

不以成败论英雄

以上这些,并不是说明司马昭和钟会的计策有多么高明,只是蜀汉庙堂之上,奸佞横行,早就已经成了腐败的空架子了,曹魏灭掉蜀汉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因此,不必因为钟会的成功,而贬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管是钟会,司马昭,还是诸葛亮和魏延,他们都是当世英豪,我们只需要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就可以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将... 说起军人,我们都在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这些人上战场杀敌,为包围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军人就是拿自...
原创 本...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蜀... 《三国演义》中描绘了众多卓越的将领,个个都是一时之杰,凭借卓越的才华脱颖而出。这些将领通常都具有与众...
原创 《... 最近看了一部系列电影,叫《施公案》,里面的主人公——江都知县 施世纶 ,是靖海侯 施琅 的儿子。 查...
原创 定... #头条创作挑战赛# 如果说蜀汉的开国之战是刘备取西川的话,那汉中之战就是蜀汉的立国之战。这是为什么呢...
原创 宰... 在中国数千年漫长的光辉历史上,无数传奇人物涌现。我们早已熟知许许多多的英雄好汉,他们或是一代帝王,或...
原创 夷... 公元222年9月,魏 黄初三年,吴 黄武元年,蜀 章武二年。 曹丕下《 伐吴诏》,出兵三路大举伐吴,...
百年荣和守护百年记忆 庆祝《台湾通史》译注本出版发行,连惠心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是《台湾通史》发表100年,考虑到现...
原创 世... 01-杨继业 简介:杨继业,本名杨业,又被称为杨老令公,是第一代杨家将,使一把大关刀,作战勇猛,武...
原创 隋... 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
原创 民... 民国是一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多数的军阀都是是武夫、粗人,做事不管不顾,...
原创 宋... 地府之下,宋朝皇帝齐聚一堂,两班列坐,殿中沉默肃静,气氛萧索 宋太祖赵匡胤(yìn)高居主位,原本就...
原创 吴... #头条创作挑战赛# 吴讷是明朝前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江苏常熟双溪,他的父亲叫做吾遵,早年在沅陵担任...
原创 中... 1、卜舫济(1864年—194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富有的基督徒家庭,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
原创 历...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皇帝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常常会招揽许多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这些谋士中,既有诸葛...
原创 营... 皖南事变中许多新四军的优秀干部牺牲,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精英,不少人建国后都成为了将军。有一位新四军的...
原创 同... 编辑l张飞 引言 由于 精罗的群体实在太过广泛 ,以至于这个梗已经几乎快成为一个 常识 了。 所谓 ...
原创 迦... 文|鹏遨游 编辑|鹏遨游 前言 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在坎尼之战是如何以少胜多的? 坎尼之战是古代罗马共...
原创 唐... 在唐代,由于国家的繁荣和繁荣,有许多人工作良好,工作不好。唐代有许多寺庙。只要他们作为僧侣出来,他们...
原创 嫫... #历史上有哪些贤良淑德的女性# 【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宇 2022年6月20日 一、黄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