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梁山的好汉都是江湖中的英雄,他们对功名财富并不看重,更热衷于锻炼身体和练习武艺。
岳飞作为一位杰出的武将,被后世誉为南宋最为勇猛的将领。
假如时空发生位移,让两个个体相遇,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呢?
两宋豪杰
《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期。
由于普通百姓无法忍受昏庸的皇帝宋徽宗以及奸臣蔡京和高俅等人的压迫,出于生存的考虑,他们选择了揭竿而起,成为山上的强盗。
尽管他们的出身低微,但拒绝屈服于强权的举动却赢得了后人的赞扬。
最受赞誉的当属梁山上那一百零八位江湖英雄,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才能,有的忠诚赤胆,有的智慧出众,还有的武艺高强……
因此,他们得以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中彰显自己的才华,成为了杰出人物。
在北宋朝廷的严厉压制下,梁山的英雄们在大将张叔夜的手中被击败,最终决定投降,归顺于宋朝。
梁山投降后,随宋军北伐辽国,镇压叛乱并征服方腊,为北宋做出了重大贡献。
遗憾的是,在南征方腊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作战策略,许多英勇的战士要么丧命要么受伤,最终幸存者仅有三十余人。
最终顺利返回汴京的,只有二十多人,可以说是相当悲壮。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被蔡京等人所怀疑,最终用“御赐美酒”将宋江等人毒死,梁山的传说就此画上了句号。
不久后,衰败不堪的北宋最终在金国的强大军队面前崩溃,两个皇帝被俘并北上,经历了极大的屈辱。
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士兵目睹了这一令人极为羞耻的场景。
他的名字是岳飞,他立志要消灭金人,恢复中原的雄伟气势!
当时北方的汴京被金人攻陷,宋朝政府只能立赵构为皇帝,急忙南逃,最终在江南的临安建立了都城,史称南宋。
岳飞作为宋朝的军人,继续驻扎在北方中原,参与与金军的战斗。
由于遭受过“靖康之耻”,宋朝朝廷对金人感到十分恐惧,无论是赵构还是军中将领,普遍采取的态度都是以“和谈”为主。
岳飞对此做法感到非常不满,他认为大家都是两只手两条腿,根本没有必要畏惧金人。
为了战胜金人,他日以继夜地锻炼身体,苦练刀剑。
在他的感染下,周围的士兵也开始参与骑射训练,以增强体魄,渴望有一天能够战胜金兵。
在岳飞的推动下,士兵们努力训练武艺,而将领们则积极钻研兵法。
经过多年的积累,岳家军逐渐发展成为一支无敌之师。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十万金兵被岳家军彻底击溃。
可叹岳飞最终被权臣所害,重蹈了梁山好汉的覆辙。
如果岳飞身处北宋,他有能力击败梁山的好汉吗?
水浒好汉
既然希望进行对抗,那就了解一下双方的巅峰实力处于什么级别。
《水浒传》中有众多英雄好汉,尤其是那些擅长战斗的,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其中最为出色的战将是林冲、武松与鲁智深三位。
林冲被称为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外号豹子头,在汴京城中也是个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仔细阅读《水浒传》,我们会发现林冲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实际上只是个空名。
在宋朝,赵匡胤推行了兵将分离的军事管理制度,为了训练军队,朝廷会招募大量的“教头”。
此外,还对各类兵种进行了分类,例如枪棒教练、骑射教练、布阵教练……
放在现在来看,有点类似于军队里的教官角色。
此外,每三千人就会配备一名教头,整个汴京城内至少有几百名教头,而这些教头之上还有一位“都教头”,即总教练。
由此可知,林冲的官职不过是个低级的军队教官,若是在岳家军中,大概连岳云都无法见到。
武松的地位更加卑微,在他成为打虎英雄之前,他只是一个普通平民,甚至在与他人发生争斗后,曾经逃避了相当一段时间。
即使到了阳谷县,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步兵。
尽管称为“步兵”,其实是受到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强调全民皆兵。“步兵都头”的职位仅相当于公安局长。
实际上,鲁智深的地位相对较高,在他击杀镇关西之前,他是种师道手下的一个提辖。
但在那个时期,种家军已经衰退,在朝廷和民间中到处受到限制。
在金国南侵之际,种师道被宋徽宗剥夺了兵权,最终因郁闷而去世。
这些梁山好汉在一代名将岳飞面前,完全是麾下小兵的水平,根本不值得岳飞关注。
在梁山上,岳飞真正值得注意的将领是关胜、呼延灼和卢俊义。
卢俊义在投降后被任命为兵马副总管,如果他在岳家军中,或许能成为岳云的贴身侍卫。
作为兵马总管的关胜与都统制的呼延灼,或许可以让岳飞见一面。
可惜两人都是擅长冲锋陷阵的能手,多少有些像年轻时的岳飞,虽然勇气令人钦佩,但战略上却显得不足。
如果想要与岳飞一争高下,就得苦心修炼兵法十多年。
如果单论人数,梁山的规模还不及岳家军。
岳家军不仅有岳云、周侗、王贵等勇猛将领,还有前军统制张宪、踏白军统制董先以及破敌军统制李山……
对于梁山的英雄们来说,能够实现“军中统制”已相当了不起。
然而对于岳飞而言,他掌控的统制数量超过十个,这样该如何应对呢?
岳飞之勇
岳飞作为岳家军的领袖,所享有的声誉非同一般。
首先,南宋时期出现了四位杰出的中兴将领,而岳飞的年纪最轻,经历也较浅,理论上应该位列最后。
然而,他凭借卓越的战绩,强势地晋升为四大名将之首,压过了韩世忠。
这就是岳家军第四次北伐时,金国和南宋的和平谈判条件中必须包括处决岳飞的原因。
因为其他三位将领都已年迈,只有岳飞正处于壮年。如果岳飞幸存下来,金国将永远处于动荡之中。
岳飞在十二岁时就参军,凭借过人的力气在军中崭露头角。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自负,而是向军中的著名将领学习骑射和枪法,因而被称为“步战典韦,马上吕布”。
在靖康之耻之后,其他将领都不敢出征攻打金国,只有岳飞敢于行动。
他多次违背军令,带领一群死士独自北进,打得金国不得不调动大军备战,从此声名显赫于金宋两国之间。
在这一时期的岳飞,虽然勇猛无敌,却显得欠缺智谋。
当赵构南逃时,金人觉得自己无敌于世,因此在中原地区展开了纵火、杀戮和掠夺。
南宋的皇帝对金兵感到恐惧,但岳飞却毫不畏惧,他与韩世忠联手,从两路夹攻金兵,令金国大将金兀术险些在中原丧命。
由于金国与宋朝之间的频繁战争,中原地区的百姓生活困苦,许多人不得不铤而走险,投身于盗匪之中,许多战败的宋朝军人也沦为流亡的盗贼。
在这一时期,岳家军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正规军”。
他一边镇压地方叛乱,一边进攻金国,双管齐下,逐渐赢得了中原人民的支持。
正是在这个时期,岳家军成立并逐渐声名鹊起。
最为夸张的一次,岳飞带领着五百名背嵬骑兵,追赶着金国的十万大军。
尽管这件事有些夸张,但可以看出岳家军的英勇,连金国的皇帝一听到“岳家军”这三个字,腿都忍不住颤抖。
如此强大的岳家军,谁能够战胜他们呢?
最终,金人无计可施,只得想出一个离间的办法,他们贿赂了奸臣秦桧,并通过与赵构进行谈判,最终致使岳飞被杀。
可以说,如果岳飞当时没有对赵构表现出盲目的忠诚,完全有可能自立为王,并掌握中原地区。
如果把梁山的好汉置于岳家军面前,岳飞在北伐的途中随便便能将他们一举击溃,无需动用主力。
然而,考虑到梁山好汉的性格,他们不太可能与岳飞为敌,很有可能会受到岳飞的影响,最终选择下山加入岳家军,共同对抗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