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张飞
引言
由于
精罗的群体实在太过广泛
,以至于这个梗已经几乎快成为一个
常识
了。
所谓
精罗指的是精神罗马人
,这一群体的简称是精罗,也只能是精罗,它不能简称为神马?
精神罗马人群体更不能简称为神罗,因为这个简称
会导致精罗的集体震怒。
“精神罗马人”的出现
精罗是一个横跨东西方纵横古今代的庞大群体,从俄国沙皇到美国国父都是罗马的忠诚粉丝,都宣称
自己是罗马正统
,
而且人家这个精罗经到了改变国体的程度。
美国建国时的文献典章处处参考罗马,而俄国沙皇的沙就是音译自拉丁语里的凯撒以示自己是罗马正统。
总之1453年之后世间再无罗马,1453年之后处处都是罗马,人类社会中最普世性的尊重只能赋予两种东西,一是真理,二是强权,而罗马是罕见的二者兼而有之的文明。
古罗马无论是制度建设、文化成就还是军事力量上都有着极高的水平,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
因此后世的西方国家几乎都想从罗马身上找正统,
甚至连日耳曼蛮子都敢自称神圣罗马帝国,其正统性连一桶桶装水都不如。
但中国人自称
精罗就大多数是玩梗了,虽然睿智的玩家在游戏里会一次又一次的复兴罗马,但现实中的中国人并不会对罗马产生什么感情。
因为我们的祖先是和罗马同样先进,而且传承至今的华夏文明,历史总是充满了各种宿命般的巧合。
古罗马文明兴盛时,中国正处在先秦诸子的年代,
东西方的哲学家对世界和人类展开了灿烂的哲学思辨,而罗马文明兴起时,中国正处于秦汉第一帝国的时代。
在亚欧大陆的两端,东西方文明的武德都充沛的爆棚。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一个古代文明的强盛与否取决于它的现代继承者的强大程度,所谓后30年看子敬父。
由于欧美文明的强盛,罗马帝国的繁荣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而随着现代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华夏文明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历史文艺作品中,与之相对的是如古代波斯、印度、埃及、阿拉伯等文明的强盛,就鲜有人提起。
其实这些古文明未见得比当时的东西方文明要差,
但奈何儿孙不争气,比如曾经极为强盛的阿拉伯文明,在文明史上的热度就不如古罗马和古中国。
当后世的人们怀念先人的荣光时,经常会陷入比较,因为很多强盛的古文明在时间上是高度重合的。
高度重合的文明融合
比如罗马和秦汉的比较就是一个月经问题,后人总是很遗憾的觉得他们俩怎么没打一仗呢?在后人的眼中
,罗马和汉朝应该是这样的,实际上历史上真正的罗马人和汉朝人对彼此不仅没有敌意,反而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商业互吹。
古罗马和汉朝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过,但由于丝绸之路的商贸沟通,
彼此是知道对方的存在的,而汉朝和罗马对万里之外的对方有着难以言说的好感。
在汉人的描述里给予了罗马极高的评价,在后汉书西域传里记载了当时汉朝人对罗马的看法,西人民皆长大凭证有累中国无畏之大秦,这是一句极高的评价。
除了对罗马人的长相有概念,汉朝人还知道罗马的政治制度,而且这个认知相当靠谱,与现实中罗马共和国的制度非常相像。
除了知道罗马的政治制度外,汉朝人还知道罗马的富饶。
虽然汉朝对于罗马的信息几乎全部来自于道听途说,但是不得不说相比于罗马对汉朝的认知,当时汉朝对罗马的信息了解得相当准确。
这个富饶的国家引起了汉朝的无限遐想。
所以东汉永元9年班超派遣特使,一路向西想要出使罗马帝国,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想要和罗马帝国直接接触,但是这事吹了。
虽然中国离罗马的疆域很远,但是毕竟二者陆地互相连接,并不是完全走不通。
特使从新疆出发,到了安息,没想到安息国王却对特使进行了老奶奶吓孙子似的恐吓,他告诉特使去大秦必须走水路,
从波斯湾上船,海上风大浪急,这段水路短则数月长则三年,而且海上还有女妖害人。
汉朝与罗马从此再也没有建立起直接交流。
有趣的是汉史出访罗马时,实际上世界是四大强国病例,罗马、安西、贵庄、大汉,但罗马和大汉始终看不上中间这俩国家,这个拦下汉史的安息帝国。
汉朝对罗马的探索到此为止,罗马对汉朝的了解呢相比于东方对西方,西方对东方的了解非常的不靠谱。
古罗马把中国称作赛里斯,他们的记载中赛里斯幅员广阔,人口繁盛,文明温和公正且生活简朴,法律人民物资丰富,充满正义,应该说到此为止的记载还是正确的。
但是其他的记载就比较离谱了。
不相上下的两大古国
罗马人说汉朝平和度日永无战争,并且避免与邻国发生冲突,甚至不愿意与其过多接触,罗马人对此表示非常钦佩。
毕竟作为一个把侵略当作生命的国家,在得知东方有一个和平而强大的国家时,肯定会有所羡慕的,
只不过罗马人不知道跟他同时期的汉帝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武德可以与罗马相比的国家。
汉朝的军国体制比之罗马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后世的人一直觉得汉朝没跟罗马打一仗,真是个巨大的遗憾的。
整个秦汉历史两个王朝的武德都异常充沛,到了东汉后期国家对战争的狂热甚至达到了有些病态的程度。
汉朝的使者不是现在的外交官,他们去各地本着的态度是大国之臣当小国之主,与其说他们是初始,
不不如说他们就是去找茬的。
到了朝鲜的使者在回程路上杀梁茂公把送行的官员砍了,说自己杀了朝鲜的大将军,最过分的是出使大渊的使者,大渊产宝马使者代表汉武帝去找大渊国王要。
大渊国王说汗血宝马是国宝,不愿意给使者表示,我大汉愿意骑你的马是给你脸,老子在城里下馆子我不给钱,要你的几匹马,你敢不给?
汉使指大渊国王的鼻子骂国王难忍羞辱杀了汉使,于是他连人带马都没了。
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哪怕到了王朝末期,基本都对大多数的周边国家和民族保持着碾压级优势,所以国恒与若灭,不汉已强亡。
汉朝继承了战国的军国主义体制,每次打仗对于战争的参与者都是分田分地加官进爵,
比如穆南一战汉军大破匈奴,汉武帝拿出国库一半的积蓄赏赐将士。
攻伐大渊每个士兵赏赐4万钱,而且汉朝保持了战国的军工晋升体制,当兵打仗成为了普通人几乎唯一的上升空间,这就导致整个汉朝出现了从上到下的战争狂热。
全民尚武军人世家层出不穷,每次朝廷有动员令下来,如狼似虎的士兵们嗷嗷叫的往前冲,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而汉朝的大一统王朝体制下,可以把帝国的每一分资源都充分动员到战争中汉匈漠北之战。汉朝出动10万精锐骑兵,
光运辎重的马就有14万匹,攻伐大渊,光马就动员了10万匹,还有3万匹马和数万匹骆驼。
对于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汉朝能动员的物资都是天文数字,对于这种擅长总体战的超级帝国,罗马似乎没什么胜算。
其实还真不是作为西方文明的扛把子,罗马的战斗力也不是白给,首先古罗马文明横跨2000多年,军队的形态差异很大,欧洲最后的罗马军队应该是这样的。
言归正传,罗马的军事实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罗马在很多时代里都有一些领先时代的军事创新,让罗马军队对周边蛮族产生了巨大优势。
罗马军队跟汉朝的形态非常不同,骑兵很少,有些人认为马是骑兵的必要条件,实则不然,西汉没有完善的马兵,但骑兵部队已经相当庞大。
而罗马由于战争形势和自然条件的限制,骑兵很少提起罗马,人们想到的都是步兵的形象。罗马军队虽然是步兵,但他们把步兵玩出了新高度,罗马军队几乎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化军队。
结语
汉军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和超强的机动性,并且拥有非常先进的铠甲和武器,而罗马军队则几乎是世界上训练程度最好的士兵,
其阵法经过无数次锤炼而炉火纯青,但最大的缺点是缺乏机动性。
罗马军队不需骑兵,但几乎不太可能追杀骑兵,虽然是关公战秦琼,但对于汉朝和罗马的对比,不仅国内网友感兴趣,外国网友也很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