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时期的唐朝,大米“四钱贱卖”,不过是上位者的舆论手段
迪丽瓦拉
2024-11-03 15:39:44
0

原标题:鼎盛时期的唐朝,大米“四钱贱卖”,不过是上位者的舆论手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天下无闲地,农民还饿死”。唐朝存在了289年。现存史籍中,写得最多的就是国泰民安、国泰民安。虽然最终落下了帷幕,但是很多人对这个王朝,尤其是李世民统治下的贞观统治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经历了隋末的混乱,短短几十年,王朝就恢复了。到稳定期。

很多人对唐朝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在那个时代,大米四块钱就可以买到。这个数据相当令人震惊。唐朝的米价是如此之低。真的是李唐统治得好吗?

繁华长安,大米丰沛,低价出售4元

李世民统治的贞观年间,国民生活极其理想化。有关唐朝的书籍记载,唐朝初年,米每斗的价格在4元左右。 4钱就是0.4两。与其他朝代相比,大米的价格很低,甚至略显夸张。如果唐朝的米价真有这么低的话,可见当时百姓的生活还是相当滋润的,根本不用担心米不够吃的问题。

但低廉的价格有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人们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汗水才能把它们种好。只有天气好,才能收获足够的粮食,但市场价格却在四元左右,这无疑是“低价出售”,与农民的辛劳不成正比。种植粮食的人数将大大减少,他们将转向其他行业工作。种植粮食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大米的价格应该会上涨。为什么一直维持在4元左右?

隋朝留下的“宝物”喂饱了李唐

如果唐朝的米价真的这么低,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主要是隋朝造成的。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朝灭亡前,对粮食特别重视,各地都会修建能够储存百吨以上粮食的建筑物。比较有名的有溧阳粮仓、广通粮仓等,这些粮仓是经历混乱后遗留下来的。李世民能够巧妙地利用这部分粮食,改善了战乱刚刚平息、还在建设中的初唐。

当然,隋朝也实行了科举考试等相关政策,整个发展蓬勃发展。然而,大运河事件不得人心地引发了战争。隋朝在战乱中人口锐减,留下了大量的土地和大量的粮食,但人口却很少。这种情况让初唐在唐朝建立后迅速进入盛世贞观时代。

这只是一些人的猜测。直到1969年,洛阳韩家仓遗址才被世人曝光。这是隋朝遗留下来的粮仓。其内有粮窖259间,其中一间尚存粮食50万公斤。小米。这可以说明隋朝的粮食非常丰富,也间接证实了很多人的猜测。李世民承担了一项巨大的工作。

物流贵,一桶70块钱,完全没有隋朝的繁荣。

有人查阅许多古籍进行详细了解,从中发现大贞观统治的发展并不像推测的那么理想,所谓的四钱一斗只是一个幌子。 《游贤倡导》中说,白居易初到长安时,被考官嘲笑“米价甚贵,生活不易”。简单来说,就是说长安城的米非常贵,而且不是什么好居住的地方。

由此可见,长安城的米价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有古书说,唐朝的很多粮食都是从东南地区经过山水运输到长安城的。这就涉及到运费的问题。通常食品的运费约为普通商品价值的20?右,有时甚至更高。商店卖食物肯定会加运费,所以米价永远不会是四毛钱。

补贴可能导致大米价格如此之低。李世民时期粮价确实有所下降,但收购后加上运费的价格在70元左右,所以米价想降到4元还是困难的。其次,通过对外访问,我们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贞观统治的信息。高昌国国王访问唐朝,回来后公开表示唐朝距离隋朝还很远。这与隋末的混乱密切相关。人们打仗、修建运河。太乱的话,唐初就很难建立稳定的局面。

在《资治通鉴》中,李贽与工部尚书有过这样一段对话。李治问了唐朝的人口,也问了隋朝的人口。户部尚书说,唐朝有380万户,而隋朝最盛时有870万户。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唐朝到李治这一代的发展不如隋朝。这也直接说明了所谓的贞观统治的繁荣只是一种幻想。

之所以发明了盛世繁华的贞观时代,很可能是上级用舆论手段安抚人心的结果。

回顾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唐朝是一个很多人向往的时代。这个王朝,不仅有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还有令人流连忘返的繁华景象。只有真正深入了解,才能找出古代王朝的辛酸发展史。任何王朝的建立都需要长期的沉淀。李世民的贞观统治虽然没有史书上描述的那样繁荣,也没有所谓的“一斗米四钱”,但他也为后唐建立了一个王朝。为了给稳定局势打下基础,他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参考:

《新唐书食火志》

《资治通鉴》

《休闲倡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建...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武将的忠诚问题。在建文帝的时期,他没有一个绝对忠诚的嫡系势力!实际上,如果李景隆...
原创 慈...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势如日中天。在慈禧去世的那一年,虽然末代皇帝溥仪仅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原创 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屡次主动发动攻打魏国的战争,蜀国就算不立刻灭亡,也几乎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原创 穿... 古代要是有人考上秀才,算不算“光宗耀祖”?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读书人”嘛,又不是当大官,能有多厉...
原创 中...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句破梗刚被高市早苗翻出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甩了句日语:敢伸手,就砍...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
原创 “...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自唐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步确立,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巩固了...
原创 嘉...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几千年的岁月留下了众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还散发着独特的...
庆阳周祖传说,穿越四千年的农耕... ▲“华夏周祖第一陵”的周先祖不窋陵 黄土高原的千年传承,如今被赋予了新生命。在陇东庆阳的黄土高原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