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李秀成的供词,直到60年代才公开?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迪丽瓦拉
2025-07-02 11:03:38
0

众所周知,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她掌握着晚清时期的大部分权力。

慈禧太后不仅在政事上没有积极作为,还坚持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背负着“卖国贼”的称号遗臭万年。

渴望权力的慈禧登上权力的至高处后,并没有忧国忧民,反而一味地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在政治上鼠目寸光,丝毫不为清朝的趋向着想,当权者无德就注定了晚清逐渐腐败、最终走向覆灭的结局。

也就是在晚清政府面对外国列强忍气吞声、屡屡退让的时候,民间强烈的爱国意识被唤醒,太平天国就是从此时建立起来,他们积极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坚决守卫自己的国土。

但是在后期的时候,太平天国里面的领袖作风逐渐奢靡腐败起来,经历了一次次清政府的围剿,最终还是为清政府所攻克。

太平天国里面的将领大部分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们有勇有谋,也十分有能力。其中有一位将领名叫李秀成,他作战能力十分出色,但是后来却还是被曾国藩所抓获。

被抓获的李秀成受尽了酷刑,在他死前却写了数万字的亲笔供词,其中有几页被曾国藩撕下了,并且还未经朝廷允许,曾国藩就将李秀成杀了。

那几页的供词写的内容如果被清朝政府看见,恐怕将会牵连曾国藩一家老小的性命。直到六十年代时,才有所公开。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名将,清朝的重要官员对他的褒贬不一,但是可以从中得知李秀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死还是令很多人感到惋惜。

李秀成家境贫寒,幼年的时候就种地耕山,小小的年纪却能吃尽苦头。幼时艰苦的经历,给李秀成的终生都留下了影响,更加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勤劳质朴的可贵品质。

也许同为吃苦人,李秀成十分体恤农民百姓,他平日里总是用命散财,救助穷人。他善良公正,去维护最微贱的农民的权利。

所以李秀成所到的每一处都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他在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并且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曾经在李秀成麾下工作的英国人也给予他十分高的评价:“所有太平军首领都被认为比清军好得多,可是没有一个太平军首领像忠王这样为百姓所热爱。”

除此之外,被清政府称为“狡诈之人”的李秀成十分具有智谋,他作战能力出色,在太平天国的中后期,也是由于他和其他几位将领的苦苦支撑,才赢得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胜利。

他战功累累,所以被天王洪秀全赐名为“秀成”,又被称为“忠王”,万古忠义。

太平天国后期出现内部的权力斗争,逐渐走向奢靡落败的结局。

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的时候,天京被合围,天王洪秀全逝世,李秀成扶持幼天王洪天贵福嗣位,全心全意投入到守城的要事之中。

但是当时,兵力匮乏,军粮不足。湘军攻势愈发猛烈,最后炮轰城墙攻入城中,城池被攻陷。李秀成护送幼天王出逃躲避,自己又骑了一匹不得力的马,最终与大部队走散,停留在了方山。

李秀成十分受百姓的爱戴,当地百姓害怕李秀成陷于危险之中,就把他藏了起来。但是不幸被知悉,李秀成被献给了湘军的将领。

百姓痛心不已,为了给李秀成报仇,还将湘军将领的手下杀了投入水中。

李秀成被抓获以后,被送往曾国荃的兵营之中。这曾国荃的亲兄弟曾在与李秀成的作战中战死,曾国荃自是咬牙切齿,对李秀成痛恨不已。如今李秀成落到了他的手中,他恨不得扒了李秀成的皮。

于是他对李秀成用尽了酷刑,拿锥子在他身上用刑,还割下他的一半臀股,但是李秀成始终不为所动。这下更是引得曾国荃大怒,于是他亲自用刑,所刑之处无不血流如注。

纵使李秀成这样的铮铮铁骨也是痛苦不已,他对曾国荃说大家都是各为其主,你在这里发什么疯呢。曾国荃虽然心中愤恨,此时也是无话可说。

过了没多久,曾国藩亲自提审了他,二人还进行了几次的促膝长谈,谈话内容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只知道二人有问有答。

在李秀成死之前的这段日子里,他每日用颤颤巍巍的手写下七千字的供词,最后总计数万字,这就是著名的《李秀成自述》。李秀成在供词中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并且总结了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

可是曾国藩拿到这份供词的时候,却把其中几页撕下来了。当时李秀成犯的是谋反罪,本该押送到京城听候朝廷处置,凌迟处死。但是曾国藩却没有这样做,反而不合常规地当即就地处死了李秀成。

曾国藩所提交的李秀成的供词中,不少语句都是在赞美曾国藩。李秀成是如此忠诚之人,往往是不会对处于敌对立场的清朝官员阿谀奉承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份供词被曾国藩本人改动过。

但是上个世纪60年代,被曾国藩保存的原稿才由后代公之于众。原稿上对曾国藩的溢美之词全部都是出于李秀成的亲笔,而撕掉的那几页的内容则是李秀成劝曾国藩脱离朝廷,自立为王。

曾国藩将李秀成劝自己自立为王的供词撕掉,并且就地处死李秀成,怕是担心李秀成达至京城时仍阐述这份言论,那到时候只怕自己有十张嘴也说不清了,还会被诛杀满门。

李秀成始终对曾国藩怀有惺惺相惜之情,他至死都在赞美曾国藩,许是真心希望曾国藩能够叛离昏庸迂腐的清政府,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最后一份曙光,他积极抵抗外来侵略,反对迂腐懦弱的清朝政府。

他关心百姓疾苦,爱护百姓,也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他于当时尚未觉醒的中国,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也无疑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潭... 前言:潭王之死,绝对是明初的一段悬案。朱梓是明朝第一个自杀的皇子亲王,而且还是以阖宫自焚的惨烈方式。...
原创 东... 当历史的车轮轰隆隆踏过春秋时代,来到战国乱世的时候,它就开始变得失控了。 为什么? 因为这个血与火的...
原创 左... 决定一场战事的胜败固然有许多因素,但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主帅的军事才能以及领导能力。正因为主帅...
原创 郭...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蒋介石传》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影射、不...
原创 赵... 宋太祖赵匡胤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先是利用喝醉酒的机会来了个黄袍加身,从而登上皇位。当上皇帝之后,为...
原创 明... 日本皇室很传统,吃饭说话都有各种繁文缛节,结婚更是如此。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的独女纪宫清子嫁给了平民...
原创 金... 金庸:明朝是中国最黑暗最无能的朝代,从朱元璋身上就能看出来 在我国的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是有它独特...
原创 张... 隆庆皇帝去世后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联合太监冯保斗倒了高拱,大权独揽,成为帝国首辅,打着的是恢复祖宗法...
原创 德... #火种计划#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节节败退,中国的命运已经危若累卵,此时作为和中日两国...
原创 赵... 自赵匡胤陈桥兵变,玩了把“黄袍加身”当了皇上后,公允来言他这个皇上,做得还相当不错。但无论皇上还是老...
原创 朱...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骤然去世,而太子朱瞻基远在南京。 朱瞻基和野心勃勃的汉王朱高煦展...
原创 关... 公元198年,关羽跟随曹操在下邺城外围攻吕布。在围攻的前一天,关羽得知吕布有一个部将的妻子长得异常美...
原创 相... 秦末汉初时天下大乱,正所谓乱世出豪杰,当时许多有名无名的人,都走出泽野期望打下一片江山,当时魏国的贵...
原创 清... 后宫绝色倾城的美人虽很多,但唐玄宗最宠幸的是武惠妃。虽然武惠妃工于心计,唐玄宗却仍对其宠爱有加。那时...
原创 为... 关羽在《三国演义》里,被赞为“义绝”,其忠勇之义前无古人!故而死后被帝王尊为武圣!但关羽的“义”,却...
原创 李... 诸子争立 上一文写道,汉武帝终于醒悟,知道了巫蛊之祸的真相,但嫡长子刘据毕竟已死。 太子一死,诸皇...
原创 圣...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提出的很多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都是有着深刻的意义。孔子那个...
原创 宋... 宋朝留给后人的背影,主要是花红柳绿中的文弱,文化昌盛至极,外战却总是外行。其实,宋朝是在北周的基础上...
原创 后...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在历史中,流传着数个精彩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它们...
原创 小... 提到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大家大多会联想到韩信、彭平、英步这三位。 乱世出英雄,其实当初追随刘邦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