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嬴:传承文化比发掘汉陵更重要
迪丽瓦拉
2024-11-04 02:41:28
0

原标题:马永嬴:传承文化比发掘汉陵更重要

“上”通人事“下”懂礼制

马永嬴:传承文化比发掘汉陵更重要

汉陵考古队队长马永嬴在整理文物。 梁家旗摄

世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江村大墓K15出土的部分彩绘着衣式陶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霸上无高丘 鹿原有遗珍》这是今年3月1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汉陵考古队队长马永嬴在西北工业大学分享汉文帝霸陵考古收获时的题目。

去年12月6日,霸陵发现动物殉葬坑的考古成果成功入选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是当年中国唯一入选的考古发掘项目。身为汉陵考古队队长的马永嬴,虽然内心充满欣喜,但依然保持冷静。他深知,霸陵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持续进行,如何更为妥善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如何做好资料整理、阐释工作,更好地传承汉陵考古队的精神,才是当前更为紧迫的挑战。

滴水穿石 考古人接力解开历史谜题

对外行来说,一个帝陵的发现,一个千年谬误的修正,自然是“惊人”的。但对于马永嬴等在汉陵考古队长期工作的考古人来说,花了几十年时间来“滴水穿石”,当石头被击穿的那一天,惊喜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大。

霸陵的考古工作始于1966年,直到2006年,才开启对霸陵具体位置的讨论。2011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成立的汉陵考古队(时任队长为焦南峰),在推进西汉帝陵大遗址考古工作时,迎来了在霸陵、南陵的工作安排。在此之前,已有王学理、刘庆柱、李毓芳等多位考古专家在此开展过工作。从2011年到2013年,为了明确陵区的范围和主要遗址的分布情况,汉陵考古队对霸陵和南陵陵区范围内的遗存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

纵然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周围有72座帝王陵墓,霸陵,却是马永嬴第一次带队主动发掘的重点项目,也是唯一一个。2017年开始,他正式以汉陵考古队队长的身份主持考古工作。在前辈所奠定的扎实的工作基础之上,汉陵考古队确认了汉文帝霸陵真正的位置,解开了历史留下的谜题。

“我们做西汉帝陵考古的人,其实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考古是一门科学,要有科学的态度,必须要有一系列的证据,而不是靠主观的感受。”纵然没有直接出土带有文字的证据,但是50余年的考古成果已然形成了一系列缜密的证据链。汉陵考古队在2021年经过勘探、试掘发现的将窦皇后陵和江村大墓围合在一起的外陵园墙,成为了最关键的证据。2021年12月14日,江村大墓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汉文帝霸陵。

老师接活 逼着他熟悉西汉历史

“很遗憾的是,我并非考古专业出身。”1987年,马永嬴从法律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此之前,何为考古,他一概不知。

“有机会从事历史研究,我很愿意去做。”陕西省文物局与西北大学合作办了一期文博单位的干部进修班,马永嬴得到机会进修两年,学习到了考古与文博专业的基本理论。回到单位后,他开始接触考古相关的工作,时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呼林贵先生,成为了他的第一任老师,带领他走上了秦汉考古之路。

当时马永嬴的主要工作是配合陕西省内城市基建而进行的考古勘测和发掘,在跟咸阳市文物局对接的过程中,呼林贵先生给马永嬴揽了一个活儿:配合五陵原(即咸阳原)的旅游开发,策划一本通俗的、面向大众介绍五陵原历史文化的书。

“那个时候网络还没有这么普及,所有的资料都得翻纸质书看。《汉书》十二册,《史记》十册,得慢慢去翻这些史料,‘逼’着我熟悉西汉历史。”1995年,阳陵考古队重新组建,队长焦南峰将马永嬴吸收进队伍中。从此,马永嬴开始了“一辈子的西汉帝陵考古”生涯。

古人智慧 唐墓中设“防盗密室”

虽然一直从事的都是西汉帝陵考古,但让马永嬴印象深的,却是刚开始工作时对一座唐墓的抢救性发掘。

那是初唐名臣李晦的墓。因为渭河北岸垮塌,墓里的壁画露了出来,阳陵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马永嬴回忆起当年的发掘,仍历历在目:“这个墓主很聪明!除了唐代关中高级贵族墓葬常见的前后室以外,他在旁边设置了一个防盗的密室,棺椁、陪葬品都在里面!当时看到这个侧室,我们都非常兴奋。”这一次的发掘,首次发现了三室的唐墓,唐墓的形制由此增加一种;其次,出土了目前有纪年的最早的一批三彩俑,为唐三彩的起源、产地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

之所以对这个唐墓印象深刻,不单单因为其学术价值。在发掘这个唐墓之前,马永嬴对于考古的认识都停留于理论上。这是他第一次真正走进一个古人的墓葬。阳陵考古队到达的时候,这座墓葬的前后室已被盗空。焦南峰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墓葬中甚至还留有盗墓贼的衣服和工具。究竟要不要挖下去?也曾有过这样的争论。但在焦南峰的坚持下,“防盗密室”终于露了出来,这一次发掘,也相当于从盗墓贼手中抢救了一批珍贵文物。

在与帝陵打交道的几十年里,文物保护相关的工作,让马永嬴感触更深。“帝王陵墓是我们继承下来的一笔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代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物质和文化。霸陵最早确认的时候,有人希望能够发掘,但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保护手段并不完善。我作为这个项目的领队,觉得传承汉文帝身上优秀的文化,比如勤俭孝道、行仁政,比发掘他的墓葬更重要。”

当好队长 赤诚相待、心无芥蒂

讲着与盗墓贼斗智斗勇的故事,马永嬴的健谈和幽默让人印象深刻。在进入挖了两个月的唐墓后,他形容自己有两个感觉,“首先感叹古人的墓葬修得真好。再就是正当七月的炎热天气,墓里头是真凉快啊!”

内向、身材不够魁梧,这是马永嬴对自己的评价。但当他绘声绘色讲完这些故事后,大家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实际上,这也是考古工作带给他的变化:从一个内向的人,成长为一名无所不能的考古队长。

马永嬴开始明白,田野发掘和文献书本以外的工作,一样难搞定。申报工作、组织考古队成员、如何分工、如何用人、发掘期间队员的生活安排、圈地发掘后的补偿沟通……“队长”两个字背后的工作和责任,马永嬴深有感悟。

即便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拿到了陕西省文物局的介绍信,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考古工作可能还是困难重重。通常情况下,考古执照都是一年一批,过了规定的期限,便需要重新报批。时间,对于每一个考古队来说都珍贵无比。如若当地单位和民众配合工作,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推进困难,“马队长”就需要变身“万事通”,想尽办法让考古发掘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推进。“刚当上队长那时候,我70%的精力都放在这些事情上,剩下的时间才能用来做考古发掘和研究。”

1990年初,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组建了以王学理为队长、尚志儒为副队长的汉陵考古队。传承至马永嬴,已经是第三位队长。在马永嬴看来,汉陵考古队先谈做人再论学术的传统,是极为珍贵的。“不论社会风气如何,我们的队伍始终堂堂正正。”这种“堂堂正正做人,本本分分做事”的态度,让汉陵考古队形成了“赤诚相待、心无芥蒂”的氛围。50多岁的马永嬴做错了事情,一样可以被批评。他会用“老师、朋友、兄弟”来形容团队里的同事、伙伴,“这是我们传承得最好的地方”。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梁家旗荀超陕西西安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王莽为什么这几年狂吸流量?一是穿越,二是杀子。 虎毒不食子,王莽为什么杀子?不假思索的话,一个很明显...
原创 清... 满族在清朝时曾是政治地位最高的民族。据有关史料统计,满族共有六百多个姓氏,其中有八个姓氏的家族力量和...
原创 蒋... 我们都都知道在国民党军队中,一直以来都有着派系之分,因为自从大革命以来,国民党吸收了各地的军阀,从此...
原创 圣... 王阳明的“圣人”认证,无可厚非 何为圣人?司马光在《资政通鉴》中这样下了定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原创 刘... 刘表临死留下3名猛将,曹操刘备孙权各得一名,其中刘备最占便宜 导语: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方势力纷纷...
“诗家董”百货传奇:由饶平独闯... 来源:一波说传承有道 在新加坡繁华的乌节路上,一座仿照北京紫禁城屋顶设计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建筑...
从鲁迅故乡到产业高地 一座古城... “结合人文和AR技术的推介方式特别接年轻人的‘地气’!”来自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黄同学在亲身体验“V...
原创 朱...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问桌上猪蹄叫什么名字,沈万三说3个字保住命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他们也是因为自...
当AI让古人“贴脸开大”,该如... □闻仃 “早上被王羲之骂,中午被赵孟頫骂,下午被宋徽宗骂,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骂……”最近,“回答...
原创 刘... 刘备为何放弃赵云,而重用魏廷?临死前,刘备才说出真实原因 说到赵云,大家脑海里马上出现的词可能就是武...
原创 开... 1942年的秋天,延安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都来参加了,在同志们的见证下,...
谁把英国尼达姆,变成深爱中国的... 1995年3月24日,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英国剑桥家...
原创 看... 中国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宣统帝溥仪。溥仪三岁的时候登基成为清朝的皇帝,但是自己并没有能力做任何事,...
原创 清... 清末时期,整个国家都陷入动荡,为了保家卫国,很多人都开始习武,因而在清朝末年,出现了很多武林高手;但...
原创 古... 在很多的影视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夫妻双方出现了矛盾,这时候男方就会写一封休书,然后就把...
探源溯流:从文字起源认识中华文... 探源溯流:从文字起源认识中华文明 演讲人:冯时 演讲地点: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
原创 夏... 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国家决定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时代之问。 我国古代史籍把三皇五帝时代作为...
原创 皇... 三国时期的东吴人才荟萃,其中会稽余姚有一位虞翻,聪明绝顶,精通经学,但因为他性格古怪,有些不解人情世...
原创 桃... 公元616年,刚投奔瓦岗军的李密,向寨主翟让献了“苦肉计”,结果翟让采纳后,将隋朝第一悍将张须陀彻底...
原创 遵... 扬州文峰塔的脚手架已然搭起,这座矗立于古运河畔四百四十三年的古塔,即将迎来一次精心呵护。始建于明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