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歼灭五国后,最后独自面对秦国的齐国,当时是怎样的心态?
迪丽瓦拉
2024-11-04 07:15:58
0

原标题:秦国歼灭五国后,最后独自面对秦国的齐国,当时是怎样的心态?

《秦始皇本纪》中,齐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齐国出兵防守:

“二十六年,齐建王与丞相盛出兵守西境,阻击秦国。秦派大将王弼从燕南攻齐,俘获了齐建王。”

《田万中万世家》中,齐国被主动出兵进攻的秦国所灭:

“四十四年,秦兵攻齐,齐王听相之谋,不战而降秦,秦王俘虏同筑而迁。”

即:秦国认为齐国灭亡的责任在于齐国,而不是秦国;齐国认为,齐国灭亡的责任在于秦国,而不在于齐国。

只有明确了齐国的灭亡到底是秦国主动还是齐国主动,才能真正理解齐国被灭时的心情。

齐国的灭亡是谁的责任?

公元前237年,即秦始皇亲政元年,即秦朝十年,昭王、齐王前往秦国“买酒”,有臣服的意思。正是因为齐王来咸阳买酒,秦始皇在随齐王一起来的毛角的劝说下,劝说赵姬回到甘泉宫。

齐建王知道,去咸阳买酒之前,就公开了。这是为了齐的利益:

从秦灭六国的过程来看,秦无意灭齐:

公元前230年,汉灭;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公元前222年灭赵,参与代、燕余部;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

从灭国的重要性来看,秦国要想灭齐,就应该在灭了楚国之后灭齐,而不是继续追击赵、燕的残部。先灭赵、燕余部,再灭齐,似乎不明朗。齐国的领土、人口、经济都比代、辽东重要得多。

秦始皇如果真想吞并齐国,不可能在灭掉楚国之后,先攻打代、辽东两处荒地,放弃齐国这个经济强国。

戴和、辽东之后灭齐,说明秦始皇不必灭齐——,只要齐国听从。卫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 如此顺服,秦始皇不朽。

但齐国的现实情况是,齐简王愿意臣服,但齐国贵族和居住在齐国的三晋贵族却不愿意臣服。 《战国策》中勇门司马的话,充分表达了齐国贵族无意臣服秦国的意思:

“齐国千里之外,甲胄之人百万,三晋诸臣皆不便秦,而甲、娟之间者数百,大王以百万收之。”遣其三晋故土,今可入晋燕、郢关,臣不欲入秦,而南有数百人。王将率领百万大军,夺取楚国旧地,即能入武关,则齐国可立,秦国可灭。”

甲、娟有百余贵族,韩、赵、魏灭亡后流离失所,欲借齐攻秦复国;

居住在齐国的百余名楚国贵族,也一心想利用齐国攻打秦国,恢复秦国。

齐国云集韩、赵、魏、楚诸国贵族,由此可见雍门司马谏齐王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22年、前221年。

韩、赵、魏、楚诸国贵族齐聚,攻秦复国。这表明齐国成为反秦复辟的中心和根据地。这是秦国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秦国使节被拒绝进入齐国后,秦始皇决定灭齐齐国。

齐国最终面对秦国时的心态

总的来说,很多人都觉得齐国最终面对秦国时感到孤独和无力。但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齐王全心全意投降,没有反抗的意思,也没有凄凉的感觉,就像蜀汉刘禅不思蜀;

齐国贵族意气风发,想利用韩、赵、魏、楚等亡国贵族的志向来对抗秦国。这和乐毅打败齐国,以两座城池恢复时的情况是一样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士气和舆论都在,但唯一的麻烦是,自公元前264年皇后上台以来,齐国基本上没有发生过战争。到公元前221年,齐国已有43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他能抵挡秦军吗?

这就是为什么秦末汉初,六国之中,只有齐国长期被原齐贵族控制,其他韩、赵、魏、楚、及颜皆短寿。

齐王简为了保存齐国贵族的实力而投降。

概述

从秦国先攻戴河、辽东而不是齐国的事实来看,秦始皇可以容忍齐国投降。但齐国贵族和流亡齐国的韩、赵、魏、楚等国贵族,急于以齐国为根据地反秦,迫使秦始皇灭齐。

齐建王以社稷为借口,到咸阳买酒;当面对秦军的进攻时,他为了保全齐国的力量而投降,并被饿死。齐国百姓对此评价齐王无知,却忘记了齐国已经43年没有打过仗了。怎能与作战经验丰富的秦军抗衡呢?

齐王牺牲自己,保全了齐国的实力,这也是田氏在秦末汉初仍能控制齐国的根本原因。原来被秦灭的韩、赵、魏、楚、燕六国的其他贵族,即使复辟,也无法左右。

这就是崇祯皇帝和齐建王的区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除... 根据我国外交部网站信息,世界上共有196个国家,其中亚洲有46个国家,非洲有54个国家,欧洲有45个...
原创 “... 唐朝距离现在已经有差不多1000多年的历史了,提起这个朝代,想必大家想到的人也不少,李世民、武则天、...
一根石柱子也可以这么讲究! 在渭南,或许你见的最多的“老物件”是木头箱子、织布机子、轱辘碾子和灶火台子……但你要说历史悠久、家喻...
有趣的古代“高考录取通知书” 自古以来,科举制度便是中国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如追溯其历史,可说是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善于宋朝...
原创 他...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帝为收复台湾,启用两位人才,一个是姚启圣,另一个是施琅。两人通力合作,然...
原创 太... 引言: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晚期一场最大的农民起义,也是两千多年来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的一起,为什么清朝...
原创 朱...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开创了明朝的历史。然而,他在位近30年后却做出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决定—...
原创 刘... 刘备夺取西川,这场战役的背后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策略和角力。一开始,我们面临的选择就是:是狡虏,还是刘...
原创 这... 导言:历史长河中,我国总是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从周朝开始,这一现象就屡见不鲜。北方的少数民族往...
原创 南... 说起史弥远,其罪恶尤在奸相秦桧之上。秦桧在宋高宗朝,两度为相十九年,辅佐高宗赵构一心对金屈辱求和,把...
原创 雍...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其千年传承的风俗习惯至今犹存,其中抓周礼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不仅体现了...
原创 同... 众所周知,马谡可以说是在演义当中被诸葛亮非常看重的一名武将。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当中,直接就把他派遣到...
原创 明... 《大明风华》的播放,展示明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明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等领域占据...
原创 历... 历史惊人的相似,现在的美国像极了灭亡前的明朝,有3点可以印证 历史的车轮在不同国家和时代间不停旋转,...
原创 在... 在非洲马里,俄罗斯人遭受“重大伤亡”,去年那场坠机,带来了太多变数。谁能想到呢,大名鼎鼎的瓦格纳雇佣...
原创 公... 魏惠王不用商鞅,其实也算正常:当时商鞅只是宰相公叔痤府里的中庶子,类似于现在的秘书角色,让一个不起眼...
原创 后... 魏延和张郃,在名将辈出的前三国时代,可以说处于天下名将的中游,和绝世名将,顶级武将之类的称号是丝毫不...
原创 乐... 上回说到,燕国大将乐毅率领燕韩赵魏秦五国联军共同讨伐齐国,在经历了济水大战、济西之战之后,势如破竹,...
原创 不... 朝廷中的权谋如同深渊,时刻提醒着人们小心行事,因为在这里,你永远不知道何时会成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回...
原创 六... 六万边民叛逃苏联,赫鲁晓夫开绿灯的背后,为啥中国才是赢家? 1962年4月,新疆伊犁地区发生了一场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