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如果提到武士的话,相信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个职业。但是在日本,武士却是一个社会阶层。
近代日本发生过明治维新。在明治维新过程中,部分开明武士参与到了倒幕运动中,并推动德川幕府垮台,为明治朝廷掌权创造了基础和条件。但是,明治朝廷随后不久推动的革新中,就包括废除武士阶层。这导致很多原本支持明治朝廷的武士成为了明治朝廷的对立面。日本电影《最后的武士》就是这个背景下的故事。
其实在全世界,改革必然会触犯很多人的利益,并为此爆发大规模的冲突。比英国当初为了确立君主立宪制,国王都被砍了脑袋,因此日本想要改革,并非明治朝廷一纸政令就能轻松办到的。比如对于武士阶层的处理,就是典型的例子。
1、明治朝廷与武士的冲突
在日本历史上,武士是封建主的组成部分,并且对于日本的革新来说,武士已经成为了一股社会阻力的来源。所以明治朝廷需要废除武士阶层,并宣布武士和其他平民都是平等的。而这让武士无疑很不爽。
因为在日本的幕府时代,武士拥有很多特权:普通老百姓看见武士,必须低头让路,否则武士可以挥刀砍人,而不受追究,至于日本的贱民——秽多和非人,武士即便心情不好砍死这样的人,也是不受追究的。所以明治朝廷宣布废掉武士阶层的特权,甚至取消整个武士阶层,这无疑是对武士最大的冒犯。
其实倒幕运动过程里,很多武士选择支持天皇夺权,其动机和出发点也是不同的。很多武士认为德川幕府在美国人的恐吓下打开国门,导出卖了武士阶层的利益——因为西洋列强对日本的掠夺,也让武士阶层的收益缩水。所以有的武士的主张是推翻幕府,让天皇亲政,而后朝廷否定幕府和美国签订的条约,继续恢复之前的状态。当然明治朝廷的主张是学习西洋进行革新。所以,一部分武士觉得:幕府需要被推翻,明治朝廷也需要被推翻。
2、明治朝廷的应对
对于武士阶层的反扑,明治朝廷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瓦解武士阶层,达到消灭这个阶层的目的。
首先明治朝廷为了争取平民支持,宣布非但武士可以有姓氏,以后平民也可以有姓氏。同时,推行户籍制度:当然这个户籍制度指的是不论是原本的贵族(公卿)还是武士、平民,都要做户口登记,当然这个制度可以为民众树立平民和武士法律地位平等的思想。
当然,在幕府时代的日本,从军是武士的特权。这就意味着,武装力量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所以天皇主导下的朝廷处于被架空状态。明治朝廷想要推行改革,如果不掌握真正属于自己的武装也是不行的。所以,明治朝廷又在推动户籍改革的同时,又宣布军事改革:即以后凡是到20岁的男丁,都有义务参加军队——不论是出身平民还是武士。这等于把当兵的特权下放给平民,当然换个角度理解就是,武士的这个特权没有了。这等于拉拢了平民支持革新的同时,又让明治朝廷掌握了武装。
最后,明治朝廷宣布剥夺武士平日里配刀的特权。
3、安抚
明治朝廷的一系列改革引起了武士阶层的反弹。于是很多不满改革的武士发动叛乱。但是这些叛乱都在明治朝廷的武装下被镇压了下去。
当然,对于中间派的武士,明治朝廷也在实际行动上给予了优待。比如武士多少都接受过教育。所以,明治朝廷成立的很多新单位——比如警察局,在录用新职员的时候,武士往往就比平民有竞争力。所以对于武士来说,虽然朝廷的改革只是剥夺了一些虚名,但自己还是做到了公务员这些工作,仔细算算也不是很亏,所以他们也就没有闹事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