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内忧外患之际,崇祯一天处决了36位大臣,他为何这么做?
迪丽瓦拉
2025-08-25 08:33:11
0

古诗中提到: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朝皇帝应该要以先帝为榜样,因为先帝在位期间通宵熬夜,只是为了治理好政治,让天下百姓能够过得更加幸福一些,要把百姓的忧愁当成自己的忧愁。

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我国就已经有了三皇五帝。然后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比三皇五帝还要高,所以就将三皇五帝放在一起,得到了一个统称,也就是皇帝。成为了2000多年来,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代称。直到1912年,封建帝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存在于我国历史中2000年之久。

有一位皇帝的名气也比较高,就是崇祯皇帝,他属于明朝后期的一位统治者。而在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明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但是崇祯皇帝却做出了一项令人惊讶的举动,一天内处死了36个大臣,要问其中背后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三十六个大臣统一害死了一个人,崇祯皇帝才不得而为之!

崇祯的皇帝名字叫做朱由俭,而崇祯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年号。朱由俭公元1628年登基,在公元1644年选择自杀。按照道理说,一位皇帝不能无缘无故的去杀大臣,就连是朱元璋在开国之后以蓝玉为核心的杀臣案,直到现在还是后人心中一段不堪的回忆。

而崇祯皇帝和朱元璋还并不是一个等级的皇帝,因为朱元璋属于自己打江山和守江山的皇帝,是由社会最底层,慢慢走向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再走向将军,最后成为了中央集权的统领者。大明王朝就是由朱元璋所统一下来的政权。崇祯皇帝只需要在守江山和打江山当中,负责守好江山就可以了。

如果拿成绩来说话,朱由俭还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任君王,看上去和朱元璋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朱元璋发动了蓝玉案,都遭人诟病了,崇祯皇帝一天杀三十六位大臣,怎么可能不招后人批评呢?这一背后的原因,首先要提到崇祯皇帝统治大明王朝时期内的国情。由于大明王朝中后期处于内忧外患,同时又加上了很多天灾人祸,导致大明王朝已经慢慢走向了衰落阶段。

而众多政权影响到了大明王朝的中央集权,其中代表清军方面的多尔衮,就是最大的威胁力量。而多尔衮又善于带兵打仗,带着几万铁骑一路南下,作为大明王朝的帝王,崇祯皇帝自然是想要保住祖宗的江山。这时候就想派出一员大将能够与多尔衮抗衡,可是放眼望去,似乎只有一位大将军可以与之媲美,那就是卢象升。

《明史中》就直接记载,由于崇祯皇帝派出去的一支军队又一支军队。全部被打的落败而逃,之后崇祯皇帝心里又着急又很生气,这时候气不打一处来便走了极端的路子。在崇祯十二年终于痛杀杀手,其中有孙茂林等一些文武大臣,全部被斩杀,人数达到三十六人。而这一些大臣都是与多尔衮对抗过的人,只不过都失败了。

那么卢象生到底是谁呢?卢象升出生于公元1600年,其实卢象生和朱由检的政治目的几近相同,两个人对于国家的危机情况也了如指掌,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能够挽回大明王朝和平的局势,恢复朱元璋当年的盛世局面。只不过明后期的政治景象,已经变得像一个大染缸,卢象升心有余而力不足。

公元1622年,卢象升考中进士。从这一资料当中可以看出,卢象升并不是最开始就是一名武将,最后不得不才弃笔从戎,其实有点辛弃疾的味道。公元1633年,卢象升就因为参加镇压起义军而获得了表彰,这是卢象升第1次在军事方面凸显自己的才能,后来就被明朝政府提升到了右副都御史,又担任明朝各个地方的巡抚,其中包括一些文职和军务方面的工作。

但是这时候大家也会发现,卢象升竟然可以在朝廷中大放光彩。但是中国人又比较忌讳树大招风。也就是说,卢象升在官场中走的越顺畅,其他的官员自然越不愿意看到卢象升过得这么好。于是,朝中百官就开始挤压卢象升。

公元1634年,卢象升带兵击溃了一支农民军,这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叫做张献忠,也是一支作战能力超强的武装部队。卢象升镇压了这一支农民起义军,可见卢象升在背后受敌,同时又要上战场的局势下,还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成绩,其实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公元1635年,卢象升又带兵击溃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1638年,卢象升担任了兵部尚书,甚至被崇祯皇帝委以重任,想要用卢象升的军事力量去抵抗清军。但明后期太监的权力比较高,而在明后期有一位太监手中的权势也比较大。

这位太监的名字叫做高起潜,设计陷害卢象升,很快就将其给拉下了马,革去了尚书的职务,只能在1638年之后担任侍郎视事。1639年,卢象升就是在这一年去世的。卢象升被敌军包围,原本可以通过高起潜手中的军队势力,获得一次突围的机会。

但是高起潜却做出了一个决定,令崇祯皇帝也惊掉了下巴,那就是拥兵不救。最后卢象升在这样绝望的境地中战死沙场,从卢象升的局势当中,大家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命运,其实和明朝后期中央集权制度的走向,有着很大的相似度。卢象升最后是死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而明朝的政权其实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走向灭亡的。

崇祯皇帝最后在调查了卢象升的故事之后,当时也走向了最绝望的境地,甚至连精神上的朋友也惨遭杀害,这对于一个帝王而言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打击。他不仅仅只是想要维护祖宗的中央集权制度,同时也是对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一种惋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专家学者共聚“北京城之源” 热... 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尹星云)享有“北京城之源”美誉的琉璃河遗址,是燕山南麓地区目前已知面积...
原创 溥... 清朝,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是当今很多人进行研究的对象。清朝的灭亡十分迅速,而且不像其他...
原创 回...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胶东半岛三面环海,在古代就有鱼盐之利,海产品是当地一大生计。 当然,不同时期,海...
淮南武王墩遗址博物馆即将开工建... 淮南武王墩遗址博物馆即将开工建设 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武王墩墓发掘保护利用推进会上获悉,淮南...
原创 隆...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
原创 比... 中国古代的历代王朝中,汉朝以“强”而名,唐朝以“盛”而名,宋朝却有点尴尬,很多人在想到宋朝的时候,脑...
欧洲福利神话破灭,中国如何撬动... "每天工作5小时,年薪40万",欧洲人的躺平天堂为何沦为地狱? 当德国铁路工人第6次举起罢工牌,法国...
原创 永... 你能想象得到吗,曾经有一家日本的五百强企业竟然求着要到我们中国腾冲投资建厂最后却反遭拒绝,这究竟是怎...
原创 一... 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太平广记》 在世界各地的历史上,都纷纷出现了人鱼的传说...
原创 日... 近年,全球各地都出现了贫富加速不均、举国资源加速集中在少数大型跨国集团手中的现象。 在东亚诸国中,情...
原创 民... 相信每个男孩小时候都有过一段“武侠梦”,幻想着仗剑走天涯,扫清天下不平事,特别是后来读了金庸、古龙等...
溥仪特赦后上户口 工作人员认出... 大家好,我是史册千秋,每天给大家带来有趣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来讲溥仪的一生。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
德国人是什么人,为什么和英国人... 虽然都是白种人,但仔细看你会发现,作为欧洲三大国的英国、法国和德国人的长相有很大差异。之前我介绍过英...
三国二十四将新排序:典韦马超排... 说的是吕布第一,赵云第二,典韦第三,关羽第四,马超第五,张飞第六,但这只是小说和民间故事里的排名,并...
领跑者让位:为什么英国会衰落,... 《经济史的趣味》,赖建诚 著,格致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 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史学界大致都同...
原创 仔... “世界七大洲,欧洲最独特。”这句话听起来或许有些夸张,但当你仔细审视世界地图,你会发现,欧洲的存在,...
原创 清...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留下了许多争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清朝为中国现代...
原创 假...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在经历过改革开放的热潮之后迅猛发展了起来,将我国的政治、经济、...
打好政策组合拳 优化营商软环境 晋中市知名民营企业龙湖精密电子(山西)有限公司展厅一角。本报记者郝光明摄 历史上,晋中是晋商故里,书...
罗马共和国的最大败仗:特拉西梅... 特拉西梅内湖战役/维基共享资源 弗拉米尼乌斯急于抓住入侵者,却没有进行适当的侦察。 简介 特拉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