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者让位:为什么英国会衰落,美国会兴起?
迪丽瓦拉
2025-08-25 11:35:21
0

《经济史的趣味》,赖建诚 著,格致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

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史学界大致都同意,英国在1800年左右进入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而大约百年后,英国经济的领先地位就被美国取代了,更糟的是英国开始进入长期性的衰退。学界时常从科技、结构、生产率等角度来解释上述现象。另有一些学者从增长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有两个主要派别。

首先是传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特点是认为增长的动力来自外部力量,例如土地、资本、劳动力的增加。这个理论的背后假设,是技术会持续进步,资本累积会规模报酬递减。更重要的是,各国间的增长差距会愈来愈缩小,贫穷落后的国家会逐渐追上先进国家,但不会取而代之。这个理论很可以解释,为何英国不能永远当龙头老大。但这个理论不易解释:

(1)为什么英国在1800年左右会成为龙头?

(2)为什么美国会在一个世纪后超越英国?

另一种理论称为内生增长模型,该理论从经济个体(微观基础)来分析,认为新科技的发明、人力资源的培养,都是增长的来源。甚至质量的改善、激励性的制度、有利的法律规定、研究与开发(R&D)、教育投资,也是增长的来源。同样的道理,上述因素在各国的状况不一,所以就能解释为何英国会是增长龙头,为何非洲不易在短期内强大,为何美国在20世纪初期能取代英国。

从经济史的观点来看,英国之所以能成为龙头,其中还有些重要因素,是这两种理论都捕捉不到的,例如规模效应、无法转移的科技、海外殖民地,以及资源的发现。现在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哪些重要因素让英国在1800年左右成为世界经济龙头?

追赶者的脚步:英国的优势与隐忧

若你以为1800年左右进入工业革命后,各行各业就以相近的速度起飞,那你就错了。有可能是棉纺业的亮丽表现,让人误以为这是集体现象。英国从18世纪80年代起跑,到1850年的顶峰之间,GDP平均年增长率约为2.5%,这的确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就产业部门来说,只有几个行业表现特别突出,大部分行业还是保持了传统的缓慢增长。以下是几个代表性数字。

1.若用1990年的美元币值表示,英国的人均收入1780年约为1787美元,1820年约为2099美元,1870年约为3263美元(比同时期第二富裕的荷兰高20%,比法国和德国高70%,比美国高三分之一),1913年约为5032美元,确实很亮眼。

2.英国民众的平均寿命1780年约为34.7岁,1820年39.2岁,1870年41.3岁,1913年53.4岁,进步明显。

3.英国民众的识字率也有很大进步:1780年、1820年、1870年和1913年的识字率,分别为50%、54%、76%和96%。

4.英国农业部门的就业人口明显下滑:1780年、1820年、1870年和1913年的农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例,分别为45%、35%、22.7%和11.8%。这表示非农业部门迅速增长。

但有一则警惕性的讯息:美国制造业生产率迅速追赶,1820年已是英国的1.49倍,1870年2.04倍,1913年2.13倍。英国为什么这么快就被赶超?

1.英国的科技进步虽然快,但在各部门的分布很不平均。以服务业(如商店、银行)来说,其就业人口约占40%,但技术进步相对不显著。

2.关键性的科技(例如蒸汽机),大家误以为必然有非常大的产业效果。其实,蒸汽机带来的社会节省(节约成本的效果),在1800年只占GDP的0.2%。原因是蒸汽机并未立刻被广泛使用:1800年总共只提供了3.5万马力的动力。蒸汽机的重要性,要到1850年之后才显著,例如到1870年已增到200万马力,此时就有显著的社会节省,约占GDP的3.5%。

3.美国的生产率为什么追得这么快?就英国这方面来说,工厂的组织形态传统上都是中小型企业,不易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以棉纺业中心曼彻斯特为例,中型工厂的雇佣人数,1841年平均只有174人,只比最低效率规模的150人稍高。相对地,美国地广人稀,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一开始就以大规模作业、生产线为导向而设计,工厂规模平均比英国高许多,双方的生产效率与规模经济效应高低立判。

4.1800—1900年间,英国的科学与技术领先世界,是科技的净输出国。这当然很荣耀,但赚到的面子大于里子:落后国家引进英国技术后,运用较便宜的人力与较丰富的资源,很快就追上来。反过来看,英国很少从其他国家得到这种追赶的好处,没有后发优势与弯道超车效应。

现在我们把场景拉回1800年,对比英法两国,解说英国为何能胜出。法国人口较多,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但英国从16世纪60年代(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开始,猛力开拓海外贸易与殖民地,尤其是在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海权更是快速发展:海外市场与贸易大幅增长,刺激国内产业蓬勃进展。

英国最特殊的技术,是煤矿开采技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也就是说,英国在能源技术上领先世界。长期下来,英国劳动力中拥有高技能的比例相当高。相对地,当英国重商主义快速进展时,法国还停留在大陆型的农业生产形态,不像英国一样积极发展海权与开发殖民地市场。法国人把大部分精力耗在政治争夺与文化活动上,输掉了起跑点的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

美国的优势:丰富资源与技术进步

明白了英国能在西欧领先的原因,我们现在转观美国为何能快速超越。把时间点拉到20世纪初期,对比的效果较明显。

1.1920年美国的GDP约为5944亿美元(以1990年的美元币值计),英国1913年的GDP只有2145亿美元。这是岛国和大陆型经济的规模差异。

2.同一时点,美国人口为1亿690万人,英国人口为4260万人,差2.5倍。

3.投资额占GDP比例,美国约为12.5%,英国为7.4%,表示年轻的国家在积极拼经济。

4.研发经费占GDP比例,美国约为0.25%,英国为0.02%,差10倍。

5.大学生占人口比例,美国为0.56%,英国为0.07%,相差更远。

6.土木工程师占就业人口的比例,美国为0.13%,英国为0.05%。

7.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美国为1.7%,英国为0.45%。

这7项数字宣告了英国的必然让位。英国衰退的劣势,到1929年就明显到无可争辩。美国的人均GDP是英国的131.4%;而在60年前的1870年,美国只有英国的75.3%。1929年,美国制造业工人的生产率,是英国的250%。

再换一种指标。1913年,英国前三名的行业是:铁路与船运、纺织、钢铁。1929年的前三名是:铁路与船运、烟酒、纺织。同年,美国前三名的行业是:非铁金属、农业设备、产业设备。1929年是农业设备、车辆与航空器、非铁金属。其实只要看1929年英国的第二大行业竟然是烟酒业,就知道有多沉沦了。

美国的制造业能在短期内成为龙头,关键是有地大物博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1940年之前美国的优势产业,几乎都是能源密集型的制造业:耗铝、耗铁或耗油的产业。这表示能源价格偏低、天然物资充沛,美国自然走向资本密集、原料密集、劳力节省型的工业。一方面这是得天独厚,但也在短期内快速耗竭非再生性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力节省型技术的发展,包括耕耘机、收割机、洗衣机和自动生产线。这两项优势吸引外国人力、资本涌入,形成滚雪球效应: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技术进步率、投资报酬率都遥遥领先。

相对地,英国早期的优势(例如蒸汽机、煤矿能源)很快就失去光彩。英国的社会阶级、精英统治、贵族气息、历史包袱、僵硬制度,这些特色进入20世纪后成为再度兴起的障碍。更糟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付出惨痛的代价,战后殖民地又逐渐独立。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本土没受影响,反而因为军需与武器的供应让经济急速兴盛。

若以21世纪初的眼光来看,英国产业的竞争力有几项严重缺点:缺乏生产线;规模不够大;经营不够多角化;水平与垂直的整合度不足;企业管理能力较弱;新科技的发明能力(如半导体研发)不足;科技人才外流。我们也无法预测,美国的这些优势还能维持多久才会被超越。

[本文摘自《经济史的趣味》(全新增订版),作者赖建诚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特邀教授,澎湃商学院获授权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四千多年前尧、舜、禹三代以天下为己任,以其崇高的个人品德,建立、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在夏朝时期终于...
曹操有多少个儿子 其中一些主要... 曹操共有25个儿子。他们分别由不同的后妃、夫人和姬妾所生,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才能。这些儿子中,一些...
刘备入蜀后收获一员大将,实力比... 刘备前半辈子过得挺坎坷,东奔西跑的,直到打下了益州,他的日子才算是好起来。接着,他又把汉中给平定了,...
《三国志·战棋版》PK5官渡之...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讲一下PK5官渡之战系统及战场环境变化,其中第一点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几个比...
原创 他... 导语: 这世上本来没有导航,因为某些公司不断用车辆为我们探路,所以也就有了导航。在三国时期,要想有个...
东西问丨王润泽:“刘平国治关亭... 中新社乌鲁木齐2月27日电 题:“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有何独特价值和意义? ——专访新疆社会科学院历...
宋明理学开山者之一胡瑗,“苏湖... 今明两晚21点20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胡瑗》将在江苏卫视首播,分上集《分斋教学》、下集《千年木铎...
原创 东... 导读:东吴在三国中有些属于小富即安型的特点。江东孙氏是三国君主中出身相对卑微,没有正统的合法性。三国...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长河中,清代可谓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时期。那些厚重的牢房墙壁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
总统就职演讲简史:从乔治·华盛... 2025年2月21日 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3月4日的首次就职典礼。/Bettmann/Gett...
原创 中...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十四年的抗战过程中,苏联对我国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也一样取...
原创 他... ###他是曹魏第二代中的第一武将,战功赫赫,却因伤病发作而去世 在三国历史的浩渺长河中,英雄辈出,...
吕布麾下有三大猛将,为何曹操只... 曹操把吕布打败后,却把张辽和臧霸给收了,这让大伙都挺纳闷——为啥曹操不留下更厉害的高顺,反而把他给杀...
原创 明... 既然世界分为黑白和善恶两方面,那么古代的朝廷也不例外。在朝政之上,既有正义的一方,也有邪恶的所在。正...
原创 一... 导言:一首奇诗,包含四句诗,八个“至”,诞生了一句爱情的至理名言。 提起唐朝,总是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
战国时期名将李牧是什么结局? 战国时期名将李牧是什么结局? (上图为影视剧图)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的时代,这个时...
原创 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977年,恢复高考,很多下乡知青纷纷报考,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
原创 随... 很多中年以上的人,经历过大集体时代。他们对大集体时代很怀念,毕竟他们的童年、青少年时代是在那样的环境...
原创 亚...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发展的恶最高目标,都是成为发达国家。因...
蜀汉如何步步实现“跨有荆益”?...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摄影 陈羽啸 坊间流行一句话,叫“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有人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