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世界分为黑白和善恶两方面,那么古代的朝廷也不例外。在朝政之上,既有正义的一方,也有邪恶的所在。正所谓“正邪较量、邪不胜正”,那些邪恶势力也最终被正义的力量给毁灭。
自古作恶多端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更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正义。在古代朝堂中出现过很多大奸臣,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秦桧、董卓、李林甫等等。
明朝的奸臣也有很多,但印象中比较深刻的就是魏忠贤。其实还有一个叫严世蕃的人,他跟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严世蕃也被称为“奸二代”,因为他有个大奸臣老爹严嵩。
步入仕途
《金瓶梅》是明代非常有名的一部小说,里面的主角西门庆就是作者以严世蕃为原型而创作的。因为严世蕃小名叫“庆儿”、号“东楼”。于是作者就把“东楼”化作“西门”,取了这个意味深长的名字。
作品中的西门庆有多荒淫无度,那么现实生活里的严世蕃也是半斤八两的货色。而且他跟西门庆还有许多共同之处,即妻妾成群、贪得无厌、生活糜烂、利欲熏心。总之这个形象简直烂成了一团泥。
听说过“富二代”和“星二代”,“奸二代”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称号也只有严世蕃才能担得起。在明世宗时期,他的父亲严嵩作为内阁首辅可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奸臣。
当时严氏父子将整个朝廷整得乌烟瘴气,百姓对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自古奸臣配昏君,明世宗在严氏父子祸乱朝纲的时候,不仅没有严令禁止,而且还对其听之任之。
不过这个明世宗也不是什么好鸟,他后期沉迷于炼制丹药,不惜从民间搜刮十三四岁的童女作为药引,搞得这些女孩通过刺杀来发起反抗。但这仍然无法让这个昏君惊醒。
因此严氏父子的逾矩行为其实跟明世宗的不理朝政有很大的关系,明世宗对严嵩的重用已经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在所有世家子弟都需要通过科举才能入朝为官的情况下,严世蕃凭借着老爹的身份直接跳过了科举入朝为官了。
而且他一上来就可以进去国子监读书,并且任尚宝司少卿。虽然严世蕃是凭借严嵩才入的仕途,但也并不代表他是个庸碌无为之人。其实严世蕃身怀三大绝技,正是这些成为了他立身朝堂的根本。
深受重用
严世蕃的这三项绝技是后人通过他的经历和作为整理而成的,第一便是他狡诘机智、博闻强记。
严世蕃有着“明朝第一鬼才”的称号,他本人是个有很多小聪明的人,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通晓国典和时事,并且记忆力超好。
据说有一次明世宗半夜三更给严嵩传圣旨,让他就某件要事进行票拟,而且在线等挺急的。当晚值班的除了严嵩之外,还有大学士徐阶和李本,他们反复商讨之后,删删减减还是不满意,所以一直不敢呈上去。
就这样一拖就到了四更天,明世宗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几次三番的让太监去催促。最后没办法,三人只能将最终稿交了上去。
不一会太监就把三人的票
拟
给拿了回来,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明世宗批改过的痕迹。没办法严嵩只能跟他们说:“等我回家跟儿子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随后严世蕃就帮父亲重新
票
拟了一下呈上去,结果明世宗看过后非常满意。此后只要严嵩有无法解决的难题都叫严世蕃来帮忙。他每每引经据典、参综陈说,得到了皇帝的褒奖。
久而久之严嵩干脆将票拟这个任务交给了严世蕃,票拟的意思就是对奏章作出批答之后再呈给皇帝审定,相当于内阁大臣们的参政实权。当时朝中就将严氏父子比喻为“大丞相和小丞相”。
严世蕃还有第二个绝技,那就是熟习典章制度,畅晓经济时务并善于揣度皇上的心思。明世宗喜欢读经史这一类的书籍,他经常摘抄一些喜欢的句子然后拿给严嵩他们翻译解读。
一天,
明世宗
又给严嵩他们下任务,他们看过之后都表示不懂,正着急上火的时候严嵩说:“不要担心”。于是让人把纸条快马加鞭地送回家里,让严世蕃帮忙翻译。
严世蕃不仅很好地解读了话语的意思,而且还把出处给写得明明白白。随后纸条又被送回宫中,严嵩于是将翻译好的拿给了明世宗,他看过之后高兴得不得了。
而严世蕃还有第三项绝技,那就是“精力旺盛,能任繁剧”。从这些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看出是与他的私生活有很大的关系,那么私底下的严世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荒淫爱财
严世蕃的私生活一直都是明朝年间的笑谈,据说他的府上有27个妻妾。他每天虽然公事繁忙,但还能抽出时间与妻妾们谈情说爱,并且夜夜笙歌从不间断。
除了荒淫无度,严世蕃在生活配置方面也极尽奢侈,甚至比明世宗还要奢华。当时严嵩作为内阁首辅掌握了朝政大权,父子俩便通过手中的权利大肆敛财。
严世蕃特别喜欢收藏古董珍玩,如玉器和书画这些,他让严嵩的义子赵文华出面到许多富贵人家或者达官贵人中去搜刮这些东西回来。
除此之外,他还通过买官进爵来敛财。当时要想入朝为官,就必须去贿赂严世蕃,只要钱给得多,那就能谋个好差事。通过这些方式严世蕃得到了钱已经富可敌国。
据说他有个专门储藏钱财和珍宝的地窖,数量的巨大已经超乎了想象。严氏父子不仅敛财,而且还害命。据说当时严氏父子已经激起民怨,许多朝廷官员便上奏弹劾严氏父子。
但明世宗非但没有调查他们,反而听信严嵩的话给那些弹劾的官员治罪。其中一个就是有着“明朝第一直谏之臣”之称的杨继盛。最后他被严嵩
反
诬陷逮捕下狱,两年后被处决。
类似的情形实在很多,许多忠臣都逃不过严氏父子的一手遮天。当时就连裕王朱载垕,也就是后来的明穆宗都要对严世蕃虚与委蛇,可见严世蕃的猖狂程度。
不过在官员们前仆后继的弹劾之下,明世宗也不可能坐视不理。在明嘉靖四十三年,明世宗将严世蕃下狱赐死。第二年严嵩也病死在了严世蕃的墓地旁边。
这对臭名昭著的奸臣父子终于被绳之以法,但他们的贪婪带给明朝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此后的明朝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