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灭亡后,皇族都去哪了?多数人从事了一个行业,如今依然吃香
迪丽瓦拉
2025-08-25 18:34:06
0

作为封建王朝最后的统治阶层,满清皇族也没想到自己的政治生涯结束来的这么快,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响,彻底击垮了腐朽的封建,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漫长的救国之路。曾经的满清皇族似乎在一夜之间便销声匿迹,他们去了哪里呢?

纵观历史,每次改朝换代,前朝的皇族基本都会被屠戮殆尽,清朝灭亡后,他们也是如此吗?实际上并没有,清朝灭亡之后,曾经的皇族和贵族还好端端地活着,而且其中大多数都有了正经工作,这个工作到现在都属于很吃香的职业。

满清皇族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清朝的皇族是哪些人,他们从何而来。这就不得不说到满清有名的八旗制度,

在我们的印象中,当时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纨绔子弟,整日不是遛鸟就是斗蛐蛐,似乎生活地无忧无虑。

其实到了满清后期,八旗子弟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了,除了在皇宫中的皇帝和皇子,还有几位王爷和儿子们。

大多数八旗子弟的生活已经相当窘迫,国家大部分的税收被列强瓜分,连皇帝自己都勒紧了裤腰带,更别说底下这群人了。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有许多特权。

最让人看不惯的就是这些人犯法之后,一般的衙门是无权审理该案件的,哪怕当时一个吃不起饭的八旗子弟抢了人家的钱财,而且人赃并获,当地县令也无权干涉,只能把人送到皇宫,由皇族专门的衙门也就是宗人府去给他定罪,而此时宗人府的官员一般会给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罪犯网开一面。

所以虽然当时很多八旗子弟过着拮据的生活,可是对自己的身份却很在意,走到哪都要带着自己身份象征的黄带子。据说曾经有一位作家到当时北京的英国大使馆去,见到了一位落魄的八旗子弟,他

已经流落到如此地步,身上的黄马褂已经赃得不像样子,他却引以为豪,可见多愚昧。

满清灭亡

清朝在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之后开始土崩瓦解,大家都逐渐对满清失去了信心,于是人们纷纷剪掉辫子,加入革命军。一九一二年,溥仪在袁世凯的逼迫下颁布了退位诏书。至此,清朝的统治终于落下帷幕,不过,溥仪被允许生活在紫禁城,可是他的那些居住在城外的皇族兄弟姐妹们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

当时八旗子弟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数量实在太庞大,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北京城的八旗子弟至少有十万人,这十万人在一夜之间失去生活来源,所以他们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隐患,而他们是满族,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安置也是一个民族问题,该怎么办呢?

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后,很多八旗子弟听到风声,根本没想着会有人忌惮他们人多势众,反而很多人跑到东北去了,东北对满清来说算是老家了,这一部分人的举动其实已经说明他们已经没有复辟的野心,只是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罢了。

还有一部分八旗子弟,他们属于家底殷实的,清政府被推翻后,他们家中或许曾有高官,以前私自收了很多文物古董之类的东西,所以有一些人在这时候拿着家中的古董开始变卖,并且还发了一笔横财,他们也靠着这笔钱开始做生意,

因此,八旗子弟中有一部分摇身一变成了生意人。

还有一类人就过得比较惨淡了,他们在清朝时期就属于八旗的老末,平时本来就没什么钱,每个月靠着身份领那么几个子度日,如今连这几个钱都领不到了,

于是他们隐姓埋名,拉起了黄包车,或者拿起扫把做清洁工,成了社会底层的人物。

然而这或许是最好的出路,靠着劳动养活自己,总比一心想要复辟的溥仪要好得多了。其实八旗子弟的大部分人都从事了另一个行业。

吃香的行业

当时北京城到处都有八旗子弟的影子,国民政府也在想办法让他们融入到新的社会中来,为了体现新政府的包容,国民政府给他们中一部分曾经有过从政经验的人安排了行政方面的工作,虽然并没有什么实权,可毕竟还是能够领固定的薪水,相当于是铁饭碗了。

对于他们中间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人员,国民政府则把他们组织起来,经过专业的培训,让他们负责北京的安保工作,平时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街上巡逻,有点像香港的巡警。

由八旗子弟组成的这支“警队”就这样在北京城的各个街道穿梭。

无论是行政工作还是巡逻队,这放在今天也算是公务员级别了的,这些岗位哪怕放在现在,依旧十分吃香,而当时他们作为人们口中的前朝余孽,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被分配了铁饭碗,他们真该感到幸运。

结语

一九二四年,冯玉祥带兵冲进紫禁城,他给溥仪三个小时的时间收拾行李,让他从皇宫中搬出去,或许溥仪早就做好了准备,三个小时后,他就带人抬着七十多个箱子离开了紫禁城,这里面随便打开一个箱子拿出一件物品,都是价值连城的文物。所以溥仪在被抓之前,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就这样,一九二四年之后,曾经的满清皇族终于支离破碎,

他们有的种地,有的拉黄包车做清洁工,有的成为了警察,虽然自己的统治被推翻,可他们还是保住了一条命,并且在各个职业岗位上劳动,这不失为他们最好的归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如果把张勋看作一个开历史倒车的跳梁小丑,未免有刻意贬低之嫌;可如果把他看作一个坚定的保皇党,事实又并...
原创 隐... 相信对于古代四大美女,大多数人都是有所了解的,比如说杨玉环,在唐朝历史发展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创 非... 引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原创 诸... 东汉末年,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中以魏国最强,蜀吴不得已,只能联手对抗强魏。而关于同吴...
首次发现3000年前“北二环”... 位于房山区的琉璃河遗址被誉为“北京城之源”,是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2月28日,市文物局公...
柳漫时代:披帛与唐代女性的审美... 在中国古代服饰的长河中,有一种独特的配饰以其飘逸灵动之美,成为了女性风姿绰约的象征——披帛。这不仅是...
原创 令... 开国将帅中,许世友几乎是“勇猛”的代名词,他称第二,没人敢站上前称第一。可就是这么一位猛将,却对一位...
原创 历... 无论是建国后拍摄的电影《英雄儿女》、《上甘岭》、《奇袭白虎团》,还是近些年来拍摄的《长津湖》、《金刚...
考古人员在土耳其发现罗马帝国时... 北京3月4日电 安卡拉消息:据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3日宣布,考古人员在土耳其古城阿...
原创 诸... #三国风云录#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第一个军师不是诸葛亮,而是徐庶。在刘备去寻访贤才的路上,听到...
敖姓:传承千年的姓氏文化脉络 敖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其来源与历史可总结如下: 一、起源与主要来源 1. 上古太敖后裔 敖姓最早...
原创 司... 文/纪布 老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在我中华历史上的乱世,造就了诸多英雄好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时期非...
原创 都... 于华夏悠悠历史长河之中,北宋的轰然崩塌,好似一记震耳欲聋的丧钟,无情撞碎那个时代的盛世绮梦。提及北宋...
瞿秋白在哈尔滨的51天 何伟志 从1920年10月20日晚八九点抵达哈尔滨车站,至12月10日离开,瞿秋白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
解码“大明宣德年制”款识:探寻... 解码“大明宣德年制”款识:探寻真品奥秘 大明宣德年制款识,作为中国古代文物中的重要标识,承载着深厚...
是那年夏日的午后.内容启发搜索 是那年夏日的午后. 内容启发搜索
原创 河... 河南洛阳发现“天下第一粮仓”,内存粮50万斤,千年后还能发芽 历史上有一篇很著名的奏文,名为《论积贮...
原创 各... “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来致力于我们的任务,就好象我们处在战争...
文化中国行·河海津韵:津门故里... 天津北方网讯:文化中国行,2日来看古文化街,时代与历史结合,让津门故里岁月常新。 刚刚上市的《故里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