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非子:轻刑罚,为民设陷,是乱亡之术
迪丽瓦拉
2025-08-25 10:33:45
0

前言:独立思考是揭开历史真相的关键,要审慎地分析各种历史资料,辨别真伪,从而挖掘被掩盖的真相。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要敢于质疑权威,不被固有观念所束缚。

战国时期的依法治国,包含三类人:

法者、法官、法吏

。其中的法者是制定律法条文的领头人;法官是宣传律法条文的专职官员,民众可向其咨询各类的法律条文;法吏是遵循律法的执法人员,负责诉讼及调解。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法治其实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明法体系;二是礼刑体系。

明法体系的特点: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

明法体系的理论研究始自春秋末期,成型于战国时期,集大成者的典型人物——秦国的商鞅变法。“战时为兵,闲时为农”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色,故而明法体系涉及三项内容:

政令、军令、律令

所谓明法,即阳谋治国。

将政令、军令、律令对本国人民公开,让所有人知晓社会的运转规则,清楚了解晋升规则以及奖惩制度。政令主要涉及农耕、劳役、市场、税收及民生等各项事务;军令主要涉及军功爵制;律令则是公开律法条文。(特意说明:公开的内容并不涉及国家机密。)

各为尺六寸之符,明书年、月、日、时,所问法令之名,以告吏民。主法令之吏不告,及之罪,而法令之所谓也,皆以吏民之所问法令之罪,各罪主法令之吏。

遇民不修法,则问法官,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民即以法官之言正告之吏。吏知其如此,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

明法体系不避权贵: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明法体系为社会的安定繁荣构筑了三道防线:

其一是规则体系;其二是价值观体系;其三是文明体系。

规则体系的核心:轻罪重罚

“轻罪重罚”并不仅仅是单一的法治理念,其中还蕴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以及经济学的思想。具体好处有以下三种:

⑴违法的犯罪份子,无一例外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可当惩罚的力度超过罪犯的心理预期,那么就可以尽可能的实现“以刑去刑”的最终目的。

⑵当一个社会的犯罪活动越来越少时,社会便整体趋向于和谐发展,此时的社会大众便无须暗藏心眼与各种不可言说的猜忌,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便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在没有顾忌之后,也会变得简单与直接,亦会带动社会效率的极大改善。

⑶当人们意识到连轻罪都不可犯的时候,政府也就无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律法条文的修改与增订之时,整个社会的治理成本将极大的降低。(此处只说无须大量投入,而并非一点都不投入。)

价值观体系:国伦、人伦及社会价值观

国伦: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人伦:

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为人夫者,敦蒙以固;为人妻者,劝勉以贞。

社会价值观: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

文明体系:以农为本,以技为主

秦箭、秦剑、船舶、铜车马、兵马俑、秦陵,无一不在传达大秦先进的科技。翻阅历史,超越百年还能够让文明整体持续上升的王朝,也就大秦帝国了。

建国初期,毛主席采用的治国理念:以农业带动轻工业,以轻工业带动重工业,与此同时重点开发高尖军工系列的国之重器,这套思路与秦国基本一致。

明法体系的最强杀手锏:全民监督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想要落实“全民监督”的国策,就必须推行教育的普及化,让老百姓识字识数才能够让监管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黑夫的战地家书,证明秦国确实是这么做的。

墨学治国,道学治世,法家是具体的执行者。但儒家完全不同意以上的治国主张,儒家想要的是“礼刑之治”。

其礼刑体系可分为两种,一是法先王,主张繁礼暗刑,其代表人物孔子;二是法后王,主张简礼明刑,其代表人物荀子。

儒家亚圣孟子: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我的问题:

不遵循儒家的“礼刑之治”,是不是儒生认为的大过呢?不采取儒家的治国理念,是不是儒生认为的大过呢?

韩非子:

故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圣人权其轻重,出其大利,故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

韩非:轻刑罚,为民设陷,是乱亡之术

学者之言皆曰“轻刑”,此乱亡之术也……今取于轻刑者,其恶乱不甚也,其欲治又不甚也。此非特无术也,又乃无行。是故决贤、不肖、愚、知之策,在赏罚之轻重。

今不知治者皆曰:“重刑伤民,轻刑可以止奸,何必于重载?”此不察于治者也……所谓轻刑者,奸之所利者大,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慕其利而傲其罪,故奸不止也……今轻刑罚,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以上两段均摘自《韩非子

·

六反》

韩非以“慈母多败儿”来批判先秦儒家“轻刑”的主张:

母之爱子也倍父,父令之行于子者十母;吏之于民无爱,令之行于民也万父。母积爱而令穷,吏用威严而民听从,严爱之策亦可决矣。且父母之所以求于子也,动作则欲其安利也,行身则欲其远罪也。

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

秦国采用商鞅变法所取得的社会成效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

,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作者:毛泽东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他是项羽手下的大将,曾击败英布成名,却被韩信轻松斩杀 在历史的长河中,楚汉相争无疑是一场惊心...
原创 鲜... 引言 白奴贸易,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主题,是研究欧洲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黑奴贸易在历史上更为广...
原创 嫡...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的诞生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 然而,虽然它凭借强大...
原创 世... 说起黑人,我们知道在近代的时候,是处于被压迫的种族。欧洲率先进行资本主义革命,通过殖民扩张、贩卖人口...
歙县:传承文化根脉 释放文化产... 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26日电 (郭娟)作为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歙县依托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
原创 孝... 历史的玄妙之处,在于它并没有任何剧本,不会按人们理想的情节发展。就比方说,每个开国皇帝都想千秋万代,...
原创 世...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人们平时吃的食物就可以反映出其生活水平,虽说如今世界发展迅速,但很多贫...
原创 她... 文I人文视角 编辑I九歌 近些年来,以特工为题材的影视剧多了不少,其中军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军...
原创 1... 杨玉环在公元745年被册封为贵妃,到公元756年被赐死,11年间唐玄宗独宠杨玉环,为什么没有生下一儿...
原创 义... 拜关公 结善缘 学关公 行鸿运 你是否希望有一个下属,哪怕面对富贵功名的诱惑,依然心念旧主,为了共同...
原创 清... 清朝灭亡,留下7亿两赔款,孙中山如何应对? 清朝末期,腐朽的清王朝就干了两件事,一是到处打败仗,二是...
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部... 近日,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部分区域改造完成开始试运营,预计“五一”前全部开放。改造后的街区在...
原创 世... 说起世界地图,我们知道有七大洲、四大洋。很多国家只是在七大洲上有一部分的领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也只不...
原创 清... 说起清朝的历史,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是我们无法绕过去的,那就是康熙王朝时期的“三藩之乱”,以吴三桂...
原创 《... 鲁迅与陈独秀,这是一个初看似乎轻松,实则十分艰难的话题。在通常的认识中,鲁迅的主要角色是文学家,陈独...
原创 民... 前言 民国背景的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主人公手拿流通货币的画面,这可不是以往的银元,而是一块圆形货币。...
琉璃河遗址首次发现“两重城” 位于房山区的琉璃河遗址被誉为“北京城之源”,是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昨天,市文物局公布:考...
原创 契... 融入历史背景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里,虽不常见直面描绘“契丹”和“辽”,但总会穿插其中,如金庸大师的《天龙...
原创 慈... 如果要讨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覆灭,就一定会有人说起慈禧太后。这个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大权在握的...
隋唐:大隋朝的一帅一将四总兵,... 咱们先来瞧瞧大隋朝里那位统帅、那位将领,还有那四位总兵都是何方神圣? 【一帅:指的是兵马大元帅杨林。...